今后 成都新建项目将全部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实施

25.05.2016  10:33

  本报制图/李梅

  5月22日,持续一整天的大雨将成都浇了个透。这场大雨,对成都市建工集团工程师张雪立来说,却是一场夹杂着期待与担心的“及时雨”:就在前几日,成都市中环路以成都第一条按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设计的城市道路身份正式亮相。这场大雨,无疑是一场考验。

  通过强化路面对雨水快速渗透、存储的功能,达到“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功效——这是成都中环路“变身”海绵体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但在大雨天中,要让整座城市像海绵样吸水,让老百姓不再“看海”,道路改造显然只是其中一环。

  近日,随着《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在蓉酝酿,一场全域提升城市“韧性”的工作即将拉开。未来的成都,不只是道路,公园、绿地、社区、湖泊等都将成为海绵体。

  首个海绵体项目长啥样

  将满满一桶水快速地倾倒在地面上,顷刻间,水顺沿着地砖间的缝隙快速流下,不到半分钟,地面已经没有明显的积水或水洼。而地面下,这些水正悄然流向街沿草地。快速吸收雨水并加以循环利用——5月21日,记者在张雪立带领下,见证了中环路“变身”海绵体后的成效。

  作为成都市第一条按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设计的城市道路,究竟与普通道路有什么不同?

  细看发现:人行道地砖没有进行填缝处理,其缝隙呈上窄下宽的“喇叭状”,这样就能更好地将路面水吸入。打开一块地砖,地面下特殊的海绵体构造即刻显现:在由五层不同材料铺装的地下结构中,从上往下依次铺排了碎石层、渗水土工布、透水混凝土、级配碎石层等不同材料。雨水一旦流入地下,将快速渗漏。与普通道路相比,雨水吸收能力将至少提升20%-30%。“中环路全部按照‘人行道透水+部分集中绿地下凹改造’的方式进行铺装。”张雪立说,目前成都中环路两段“海绵人行道示范段”已建设完毕,6月底前将完成80%的建设工程。

  一场“返璞归真”的城市改造

  自去年以来,成都就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但何为海绵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依旧是个模糊概念。“海绵城市,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建设体系。”成都市建委景观处负责人解读说,其实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发之前,城市本身就是一块“海绵体”,在自然地形地貌的下垫面条件下,70%—80%的降雨可以通过自然渗透进入地下;而城市建设导致包括路面等在内的下垫面过度硬化,渗透和外排的雨水比例恰好来了个颠倒。“与其说是建设海绵城市,不如说是一座城市的返璞归真。

  在去年的规划重点中,成都首次开出了建设全国试点海绵城市、建综合管廊和城市小街区等药方,避免雨水“齐步走”。今年成都将全面推进“5+2”工程。“5”即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工程、海绵型城市水生态工程、海绵型绿地工程、海绵型小区建设工程、海绵型道路工程,“2”即示范区工程和示范点工程。

  未来70%的降雨 将就地吸纳和利用

  近日,成都市首个以海绵体理念设计的城市公园——杉板桥公园规划方案出炉。与中环路海绵体项目不同的是,该公园将不仅具备对雨水渗透、储存的功能,同时还兼具防御、延迟、储存、排出的防洪策略。根据公布的设计方案,该公园将植被、土壤、湿地调节池、路边停车位等巧妙地设计成了海绵体,降雨将可实现就地吸纳和利用。

  从“快排”模式转化为“渗、滞、蓄、净、用、排”模式,成都全域进入了提升城市韧性的海绵体建设进行时:针对绿地与广场,在满足自身雨水收集利用同时,结合周边市政路网和管线截存周边汇水区域径流改造,以达到雨水总量与内涝控制要求;针对街旁绿地,将尽可能截存周边汇水区域径流,并通过植被缓冲带等海绵设施削减雨水径流流速和污染负荷;针对环城生态区,将通过实施水库水利设施、农田湿地、中小河流整治、森林涵养保护区等建设,强化环城生态区及周边区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增加城市环境生态用水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经过建设,未来成都全域70%的降雨将就地消纳和利用。”该负责人说,到2020年,全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将达到目标;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