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优专家”聚焦本土精英 5年管理期津贴20万

16.04.2015  18:03

    新华网四川频道4月16日电(吴俊凡)16日,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优专家’选拔管理”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对该市激励本土精英的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

    【选拔导向】

    紧扣战略发展需求 重点选拔八大领域专家人才

    “与以往选拔市优专家不同的是,新办法紧扣市委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五大兴市战略’的用才需求,对市优专家的选拔重点领域和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成都市人才办负责人介绍说,

    本次选拔市优专家牢固树立“大人才观”,既面向成都“本土人才”,也面向驻蓉人才,同时更加青睐创新驱动、依法治市、城乡统筹、改善民生、城市管理、文化强市、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等八大重点领域的专家人才。

    “哪一类人才可以成为市优专家呢?”新办法规定,申报“门槛”是创新或者专业技术水平达到“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并为成都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激励保障】

    5年管理期获20万元津贴 标准位居全国前列

    按照《办法》规定,“市优专家”是一项人才荣誉制度,由成都市委、市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进行表彰激励。

    除精神激励外,市优专家还可至少获得“四重特优待遇”。

    一是津贴激励。《办法》将大幅度提升专家津贴标准,5年管理期内给予每位市优专家20万元津贴,金额标准高居全国前列。

    二是生活待遇。市优专家可以享受成都市委、市政府定期组织的医疗体检、休假疗养等优厚待遇,同时开通子女入学等“绿色通道”,解决专家人才后顾之忧。

    三是“参政议政”。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市优专家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候选人和政协委员人选,开辟建言献策“直通车”。

    四是配套奖励。《办法》明确市优专家所在区(市)县和市级部门出台配套激励措施,所在单位给予重点支持,改善专家人才工作生活条件,切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选拔程序】

    调整推荐方式和公示环节 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

    “市优专家如何产生呢?”成都市人才办负责人指出,此次新规充分展示“阳光选拔”。与以往相比,《办法》在市优专家选拔程序上进行了调整。主要有两个亮点。

    一是推荐方式灵活。选拔按照“依靠专家、发扬民主”的原则,除了单位推荐、专家举荐外,新办法还鼓励“毛遂自荐”,进一步拓宽了选拔渠道,增强了专家来源的广泛性,提高了专家构成的科学性。

    二是增加公示环节。《办法》将原来的一次公示调整为两次,分别在初始推荐和最终审批这两个环节。任何一个公示环节有异议,都将影响专家评选。两次公示使得整个选拔过程更加严谨、透明,确保了公开、公平、公正。

    【考核管理】

    建立退出机制 实行动态管理

    “市优专家一旦入选,如何既继续保持自身的引领性,并激励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办法》在制度设计时突出“实绩实效”,要求市优专家在管理期内,应积极主动服务成都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主动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主动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基层,多种形式服务和改善民生,其服务项目和效果纳入年度考核。

    据介绍,“市优专家”荣誉称号及其待遇并非一劳永逸。《办法》对市优专家选拔周期和管理期进行了调整,明确市优专家选拔由原来的3年一次调整为5年一次,每次选拔100名左右,管理期限为5年。管理期满后不再享受相关待遇,确有突出贡献的,可再次申报。

    《办法》规定,在5年管理期内,成都市委、市政府将对专家进行日常考核和中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和再次申报的依据。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严重违纪违法的,或者其他重大原因不再胜任市优专家荣誉称号的,将终止享受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