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降杯具”庭审时间超长 原告:有点来不起

29.04.2014  13:03

原告陈涛在庭审现场。

漫长的庭审让不少被告及代理人感到疲惫。

  4月28日,原本不认识的双方坐上了成都市锦江法院的原被告席。陈涛,被杯子砸中的受害者,历时近三年才找齐这些商家;而在他的对面,几乎挤爆被告席的商家也满是委屈,因为他们跟陈涛素不相识,但一个溅血的杯子将他们拉向了对立面。

  28日,陈涛诉成都锦阳商厦144户商家一案在锦江法院开庭审理。尽管同情陈涛的遭遇,但到庭的24位被告和代理人无一例外地将陈涛的诉求挡了回去。

   庭审

  “庞大”被告团

  加了长凳勉强坐下

  4月28日早上9点半是原计划开庭时间,但是一直到9点55分才开始。考虑到参庭的人数较多,庭审选择在了法院较大的审判庭举行,能容纳四五十人的旁听席很快座无虚席。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告席上仅有四五个代理人,许多商家都不约而同坐在了旁听席上,直到法院工作人员不断要求,这些商家才纷纷坐上被告席。随着不少被告和代理人的姗姗来迟,被告席变得更加拥挤,法院工作人员不得不搬来长条凳和多把椅子,大家才勉强紧凑地坐下。法庭现场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一边是陈涛和两位代理律师,一边则是“庞大”的被告团队。不过在随后的庭审中,有2人因没有委托代理书被请回了旁听席。

   “超多”被告人

  审判长念了40分钟

  9点55分,法院开始核对到庭的原被告主体身份。原告陈涛的信息核实用了两分钟,接下来要对被告及代理人信息进行逐一核实。审判长按照楼层从低到高逐一念出被告人的信息。

  起初,审判长会时常停顿,因为从1楼到3楼的大部分商家都到庭了,个别没来的聘请了代理人,审判长必须对代理人的信息和权限进行核对。但从6楼开始,停顿的次数就少了,而“未到庭”三个字的频率就逐渐多了起来。

  10点42分,当核对完144名商家后,被告席中就有人喊“休息下嘛”,法院也决定休庭五分钟。

   超长”庭审时长

  原告:有点来不起了

  早上8点50分,锦江法院还未开,大门外就聚集了很多参庭的人,大家还半开玩笑地议论着案子,隐约觉着庭审将会是个长时间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原被告信息核对完毕后,正式的庭审才开始,而这时已是10点50分,再经过双方的各自陈述诉求已是中午12点过,法院宣布了短暂的休庭,这时被告席中有人已经不耐烦了,“我还有事,这多久能完啊!”这时,其中一名被告律师转身离开法庭,“我马上还要到重庆去,搞不赢了。

  大约一根烟的工夫,庭审继续,有的人匆匆吃了几口饭,抹着嘴跑回了法庭,而大多数人连饭都没来得及吃。这时,原本满当当的旁听席空了不少位置出来。

  下午3点,随着法庭槌音落下,庭审暂告结束。许多被告签字确认后便匆匆离去。陈涛来到旁听席第一排,一屁股坐下去,脸色发白,神色有些发呆,缓了好一阵,他才长舒一口气,“时间太长了,我都有点来不起了。”为了不影响庭审,他半步都没离开法庭。

   变化

  增加6名被告律师:流动性大都在变

  这3年来,陈涛和律师手中掌握的被告人数量一直发生着变化。最初准备起诉书,30多家公司和商户列为被告,可法院立案时发现,其中多家已经搬迁或注销了工商信息,立案时,陈涛诉状上的被告减到了29个。后来,法院送达传票时发现大厦6楼以上的商户和公司其实有上百家,需要追加的被告多达150多家。到2012年底,确定的被告名单拉长到125家。2013年9月,陈涛的律师再次向法院提交了一份被告名单,数量超过150家企业和个体商户。去年11月,被告名单变成了138家。而在昨日的法庭上,法院最终认定的被告共有144家。

  原告律师王黎明说,这个案件的特殊性在于被告人数众多,流动性大,核实公司和商家的主体身份十分困难,而法院一直在做核实被告身份的工作,数目也一直有增有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