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限流是为了让乘客“上得来、下得去”

13.01.2016  14:30

  昨天,成都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做客“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就地铁规划、建设、运营以及现代有轨电车建设等热点问题和大家进行了交流讨论。

  “人流从车站排到街上了!”这是最近不少网友在网上转发的关于成都地铁高峰时段排队的消息。那么,为什么会让乘客在大街上等车呢?昨天,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徐安雄在节目中向市民解释:这正是为了确保乘客在高峰时段可以在地铁车站“上得来、下得去”。

  据介绍,随着4号线一期的开通,成都地铁进入了三线运营模式,运营长度达到88公里;现有日均客流也从之前的100万人次上升到120万人次,增长了20%。元旦节前一天客流创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57.7万人次。4号线一期开通之后,客流量分布也呈现了新的特点--换乘站增加到三个:天府广场站、骡马市和中医大省医院站。线路间的客流联动更加明显,尤其是1号线早晚高峰更呈现出了潮流式的特点:早高峰从2号线、4号线往1号线换乘到南面的乘客急剧增加,而且主要集中在8点10分到8点40分,造成该时段1号线客流压力很大。在客流集中时,车站就采取了措施,让乘客分时段进站,“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客流控制措施,大客流连续性进站,就会造成乘客拥堵滞留,容易引发踩踏。而如果站台上的乘客太多,列车到达之后,想下车的乘客下不来,想上车的乘客上不去,车门关不上,整个列车也就无法发车,还可能影响后续列车的运营。所以我们采取了成熟的客流控制办法。这表面上看是让乘客排队了,但实际上这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确保了乘客乘车安全,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整个站点客运组织的有序。”徐安雄表示,这也是其他城市地铁采用的比较成熟的做法。而与此同时,车站也会采取其他一些辅助措施,如增加售票点,在安检过程中设置无包通道等。

  3号线一期

  预计今年下半年开通

  昨天,就市民关心的3号线一期的开通时间,徐安雄介绍,3号线一期工程已正式进入到运营筹备阶段,目前已经启动了人员上岗培训等相关工作;运营公司完成了北郊车辆段轨行区等关键行车区域的接管,目前正在进行进站调试等工作,后面还将按照进度配合开展动车的调试、设备单体调试以及系统联调联试;接下来还有为期三个月的空载试运行。而到今年10月份之前,整个运营的筹备工作将会完成。具体开通时间还要等开通试运行基本条件评审结束后才能确定。

  成都地铁建设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彭宝富昨天在节目中介绍,目前成都地铁在建的项目一共涉及七条线,分别是3号线一期、4号线二期、7号线、10号线、1号线三期、3号线二和三期、5号线一期和二期,总建设里程是189公里。

  今年还会开工哪些新线路呢?据成都地铁公司总工办主任郑永平介绍,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还将开工地铁6号线的一、二期工程,全长49公里,从郫县到天府新区;还将全面建设地铁18号线,也就是新机场线,从火车南站到天府国际新机场,全长约60公里。

  IT大道有轨电车

  系国内单线最长

  昨天,成都现代有轨电车公司副总经理连逢逾介绍,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去年12月29日启动前期工程建设,目前沿线正在进行绿化迁移和管线迁改施工。该线路全长39公里,总共设了48个车站,是国内单线最长的有轨电车项目。整个线路呈“Y”字形布局,起于西客站,终点分别是红光站和郫县西站,这条线还可以和地铁2、4号线换乘,同时还连接成灌铁路。IT大道有轨电车示范线主体工程将在今年4月份正式开工,预计2018年年内建成通车。记者从节目中获悉,都江堰万达有轨电车项目也将在今年8月启动建设,线路全长11公里,设14个车站。

  本报记者 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