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南朝佛像修复将完工 古今工匠跨时空"相会"

21.07.2015  12:34

精美的佛像。

国内罕见的倚坐式天王。

石刻残件。

佛头残件。

只有几厘米的佛头残件。

  历时半年多的修复,成都下同仁路去年11月出土的140多件佛造像,即将一展芳颜。记者7月20日在成都市考古研究所文保中心看到,出土佛像构件已接近修复尾声,预计10月将全部完工。而修复完成的佛像经过清理、脱盐等程序,已经可以看出宝相庄严、曹衣出水的风姿。这批造像未来将在成都博物馆新馆展出。

  保鲜膜、竹签、宣纸齐上阵,佛像这样揭开面纱

  去年11月底,成都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下同仁路的原成都市水表厂内,陆续发掘了140多件石刻佛像及残件,这批石刻文物,被确定为南北朝到唐代之间的作品。由于历史上南朝时期的佛造像存世实物极少,因而这批佛造像弥足珍贵。

  记者在文保中心看到,所有出土石刻全部被放在十几个塑料箱里,有的仍裹着宣纸,有的已经一展芳容。工作人员杨盛告诉记者,文物在地底所处环境稳定,一旦出土,往往会遭遇风化加剧、盐析出等危险。因此,这批带着泥土的石刻残件,刚出土时就被裹上厚厚的保鲜膜,以免成都干燥的冬季加快水分流失,导致石刻表面开裂。待送到文保中心,才开始初步清理和修复:首先要用超纯水清洗浮土,沾上泥块的部位要用竹签仔细剔除。仅清洗的时间,便长达近两个月。记者看到,清洗出的石刻残件,有的还能看到残缺的彩绘。而为了保存这些残留的彩绘,修复人员不仅清洗时格外小心,清理完成后还要对彩绘进行局部加固。

  但是,石刻修复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脱盐和风化加固。杨盛说,用宣纸包裹佛像就是脱盐。因为宣纸既可以使文物保湿,其特殊的材质又能让石刻缓慢干燥以免爆裂。与此同时,石刻内部的盐分能够慢慢析出,直至内外稳定。否则,盐分析出过快在表面迅速结晶,便会撑破表面。而严谨的风化加固,将使石刻表面更加坚固。

  杨盛透露,这批石刻大多已完成上述修复工序。未来,它们将进行拼对、粘接以及谐色等工序,力争再展往日风采。

  有佛像数百年前曾被修复过

  然而,下同仁路出土的这批佛像究竟有何价值,似乎很难用肉眼判断。保存在塑料箱里的佛像残件,最大的约1尺高,最小的只有四五厘米。历经成百上千年,大多数佛像已经面部风化模糊。但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佛教考古的张雪芬介绍,这批出土石刻的价值在于:出现了有南朝题记的石刻,并且还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和层位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南朝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

  记者发现,这批石刻佛像包括单体佛、菩萨、天王像,也有背屏式组合造像。其中一件背屏式造像上有南朝“梁天监十五年”发愿文题记,是1498年前,造像者为他的亡父亡母所造。还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被成都市考古队工作人员评价为“在国内极为少见”。

  有意思的是,石刻文物的珍贵,似乎并不只有现在才得到重视。这次出土的佛像中,有一尊竟然在数百年前就曾经修复过。由于佛像齐胸断裂,古代的工匠在石像中各打一个榫孔,然后采用了有粘接性的大漆进行修复。只是石像最终被毁时,修复处再次断裂。未来,工作人员将采用更科学的技术对其进行粘接,古今文物工作者,将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相会。此外,文物工作者还对现存石刻进行了3D扫描。这些有残缺的佛像,通过建模分析,有望完整还原。

  链接

  石刻文物修复流程

  1、清理:用超纯水清洗浮土,沾上泥块的部位要用竹签仔细剔除。仅清洗时间,便长达近两个月。

  2、彩绘饰金处局部加固:清洗时格外小心保留残存的彩绘,清理完成后进行局部加固。

  3、脱盐:用宣纸包裹,既可以使文物保湿,其特殊的材质又能让石刻缓慢干燥以免爆裂,使内部的盐分慢慢析出,直至内外稳定。

  4、风化加固:在“不影响文物原貌,不降低文物价值”的大前提下,选用石灰水、环氧树脂类材料,甚至纳米级材料对风化石刻进行加固。

  5、拼对:先将口、腹、底、耳、足等不同部位残块相对集中,而后依据口径等尺寸的大小、器壁的厚薄、纹饰特点、颜色差别,火候高低等情形一一对比来进行拼对。

  6、粘接:对于残缺、断裂的文物部件进行粘接,粘接的每一个部件都要严丝合缝。  □殷丽君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