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再添"国字军"高校 国科大成都学院选址天府科学城

08.05.2018  22:17

制图/杨仕成

签约仪式现场。

海外高层次人才将成都作为成果转化首选之地。

成都京东方第六代柔性AMOLED系列产品。

  科技强,产业强。瞄准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聚焦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和构建创新生态链“两大方向”,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校院企地发展共同体、创新源头供给改革、高新技术服务业“三大重点”,成都已经在路上。

  5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签署共建新型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国科大成都学院。这家“国字军”高校的落户,将围绕成都重大战略需求,建立多元化研究生培养体系,2030年在校学生规模达3000人,为成都建设全国科技中心,输送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

  力争2020年完成建设

  “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的核心载体,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国科大相关负责人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此次国科大成都学院选址天府新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功能区,位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项目附近,首期将新建综合教学大楼、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教育管理楼等基础教学设施和学生公寓、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共计约8万平方米。“该项目力争至2020年完成基础教学园区建设,至2025年在校学生规模达1500人,至2030年在校学生规模达3000人。”该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以来,成都市与中国科学院以天府新区为重点区域,积极拓展合作,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创新发展的深度对接。同时,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本部、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有机所、成都计算所、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七家单位将整体迁建至天府科学城,打造中国科学院成果转移转化大平台。

  “国字军”高校能给成都带来什么?

  围绕成都重大战略需求培养人才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国科大成都学院将遵循国科大“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围绕成都市重大战略需求,以中国科学院院属成都地区科研机构的光电技术、生物、山地灾害与生态环境、化学、计算机科学、图书情报等优势学科为基础,探索学研产协同创新和军民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定位为一所多学科交叉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教融合学院。

  国科大成都学院项目的签约,将有力提升成都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吸引更多高教资源、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在成都聚集,让创新要素聚合裂变,激发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助推成都高质量发展。

  “国科大成都学院由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牵头承办,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有机所、成都计算所、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联合承办,为国科大直属二级学院,同时也是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一期将依托光电所和成都计算所建设光电学院,依托成都生物所和成都有机所建设生命科学学院,依托成都山地所建设资源与环境学院,建设为中国科学院在蓉研发机构服务的创新创业学院和为社会服务的继续教育学院。同时,为助力天府新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功能区建设,结合天府新区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建设人工智能学院。

  下一步该学院将积极整合中国科学院及国科大科研资源,结合成都产业发展方向,建设集成电路学院等特色院系。

  成都科技优势

  创新研发活跃度居同类城市首位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导航成都创新发展质量分析评议报告》,成都创新研发活跃度居同类城市首位,平均每位研发人员一年参与两次发明创造。此外,创新发展竞争力指数在同类城市中排名第二。

  今年1月,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成都斩获颇丰。由成都市主持和参与完成的27个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人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数量占四川省总获奖数量的90%。

  紧盯世界科技前沿,扎实开展创新创造。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成都创新创造”成果绽放,仅仅是成都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的一个聚像。去年,成都市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42%,达到46.4万家;科技型企业数量2万家,同比增长55%,准独角兽企业31家。

  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再创新高达523亿

  激活创新源泉。成都通过召开系列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会,让多个校院企地合作项目在蓉落地落实。由此,成都的校院企地合作迎来了一种全新的伙伴关系——涉及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运营管理、招商引资等更深层次合作,初步构建形成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校院企地成为“城市创新合伙人”。

  激活创新主体,成都市还统筹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达到8家。同时细化落实在蓉“双一流”大学“2+6”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引进北大、清华、哈工大等高校在蓉发展,构建校院地协同创新体系。成都市还布局规划建设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主承接区,“环川大知识经济圈”“电子科大一校一带”“环交大智慧城”加快建设,带动高校及社会资本投入超8.75亿元,总面积超50万平方米。

  去年,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实质性突破,技术交易额再创新高,达到523亿元,增长12%。显然,成都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已为未来经济发展积蓄起强劲动力。

  成都构建创新生态链

  专利申请量位列副省级城市前三

  创新驱动的核心,来自知识产权的助推。去年,成都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聚力创新发展,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专利申请量位列副省级城市前三,知识产权发展取得新突破。

  同时,成都出台《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提出设立不低于2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等十条具体政策措施,覆盖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服务全链条,支持力度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稳中有进。

  除了系统化的创业创新政策构成的“软件”,众创空间和双创基地这样的“硬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创业的各种奇思妙想,只能来自市场主体,来自创客们的实践。去年,全市新增创新创业载体36家、面积51万平方米,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60家、总面积1654万平方米。其中科技创新创业载体为171家,面积540万平方米。天府新区、新希望集团入选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到5家。

  推动科技成果转换,成都不断创新。去年9月,成都举行的2017年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现场上,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的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联盟在成都成立。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等12家在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成为其首批成员。联盟通过搭建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交流平台与服务平台,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创新驱动发展

  “智造”产业生态圈加速构建

  技术市场的火热程度,往往折射出一个地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程度。创新要素供给,融入产业生态圈“大循环”,重塑产业生态体系,科技才能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融入产业生态圈“大循环”,加速带动新型产业形成。去年,成都市制定实施《成都市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启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都创造”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三大工程。同时编制《成都市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2017-2022年)》,推动高新技术服务业在天府新区鹿溪智谷、成都高新区聚集发展,在大数据、石墨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领域组建了10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融入产业生态圈“大循环”,加速带动新经济新业态形成。成都市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委,提出发展“六大新经济形态”、培育“七大应用场景”,推动工艺流程、产业场景、创意设计和生产要素组合再造,着力打造一批新经济聚集区。同时编制虚拟现实、大数据、地理信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5个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成都技术比较优势和产业升级主攻方向。格罗方德晶圆制造基地、紫光IC国际城、京东方6代线等一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

  数据显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473家,同比增长17.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374.77亿元,同比增长11.8%。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成都“智造”产业生态圈正加速构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