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立下脱贫军令状 攻坚克难拔穷根

24.03.2017  11:08

 

 

群乐镇新河村新村。

 

党建扶贫交流学习。

 

第一书记”与村民算收入账。


        □苟忠 文/图
    2016年,巴中恩阳的脱贫攻坚工作,为全区62.8万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一年,该区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大力推进17个专项扶贫,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14户12856人。这一年,36个贫困村销号,1.5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实现了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春风拂来,号角吹响。2017年,如何确保脱贫攻坚连战连胜?
    恩阳立下“军令状”: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4480户16110人,实现13211名贫困群众依靠生产就业致富,让11508名 “两线合一”兜底对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让7010名病患者获得医疗救助……确保全年退出贫困村55个、脱贫27119人,全区如期摘帽。
挂“作战图” 锁定脱贫时限
    2016年,恩阳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和区长为双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向全区党员干部发出“提早发力,抢占先机,把恩阳建成‘全国扶贫攻坚新示范’”的动员令。全区党员干部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 “军令状”,全身心扑在了脱贫攻坚第一线。
    同时,区委、区政府编制了 《巴中市恩阳区2016年贫困村摘帽进度监测图》,列出“推进表”,倒排工期,挂图督办,逐项销号。各乡镇(街道)制定《贫困户脱贫工作推进表》,将具体任务、完成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公布在村民广场和农家小院。一月一汇报,一季一公示,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评比,按时间节点层层考核,确保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村里的易地搬迁点提前一年完工,必须点赞!”今年1月,义兴镇红岭村村民游耳洪在区里的脱贫攻坚抽样考核表中,在“非常满意”栏中郑重划勾。
    计划易地扶贫搬迁新居2017年初开建,如今全面完工,建成15户,全村发展核桃产业500亩,巴山土鸡1万余只……红岭村是恩阳区所有贫困村在脱贫攻坚上及早谋划、挂图作战、提前加快的缩影。
    “全区上下必须把‘摘掉贫困区的帽子’作为头等大事,振奋精神,铆足干劲,不胜不休。”恩阳区委书记梁津华对2017年脱贫攻坚提出要求。
    对照贫困县(区)“一低三有”标准,恩阳要求各乡镇(街道)务必在年内实现有标准中心校、有达标卫生院、有便民服务中心;对照贫困村“一低七有”标准,逐项落实达标措施,建成省级“四好村”65个、市级“四好村”70个、区级“四好村”75个;对照贫困户“一超七有”标准,落实精准扶贫措施,对标达标,逐项销号……
    目标明确,何时实现?全区制定了锁定攻坚时限责任书:2月底前,完成区脱贫摘帽相关年度专项规划,完善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已启动的2017年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年度计划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开工率达到100%。3月底前,全面完成主导产业作物栽植。6月底前,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房屋主体完工;区“三有”、乡“三有”、村“七有”、户“七有”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9月底前,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搬迁入住;区摘帽、村退出、户脱贫的硬件、软件全部达标。10月底前,完成区、乡、村、户对标自查工作,及时查漏补缺,打好扫尾战。
打“组合拳” 下沉攻坚力量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恩阳区为做到识别精准,全面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将不符合贫困户标准人员清除出列。同时,全区还启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区有档、一个不漏,一户不少。
    打开恩阳区 “精准扶贫数字管理系统”,全区119个贫困村7.04万户贫困户家庭状况、贫困原因、收入来源、帮扶状况以及扶贫资金入村到户情况一目了然。
    完成精准识别工作以后,恩阳因地制宜,精细决策,打出了一组脱贫攻坚组合拳。一是定位施策,先后编制了20多个专项和综合脱贫方案,出台了脱贫工作考核办法,走科学治贫之路。二是连片开发,整合各类资金,投向连片扶贫开发区。三是全程管理,开发精准扶贫区域网,手机APP对扶贫工作扶贫项目扶贫人员进行全程监督,打通脱贫监管工作“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精准识别和脱贫攻坚组合拳是恩阳取得脱贫攻坚阶段胜利的法宝,那么选贤任能无疑就是恩阳锁定脱贫攻坚连战连胜的秘诀。
    “我现在常备3双鞋,一双胶鞋,一双雨鞋,一双皮鞋。到工地监督工程就穿胶鞋,碰到下雨天就穿雨鞋,皮鞋是到区里开会时穿的。我签了按期脱贫责任书,立了军令状,不下点苦功夫是完不成任务的。”群乐镇党委书记屈富民说。在恩阳,像屈富民这样把 “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目标任务记在心上”的不在少数。
    与此同时,为强力助推脱贫攻坚,去年,在乡镇换届工作中,恩阳区把一大批有担当、能力强的机关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同时,恩阳区还有119名优秀机关干部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活跃在扶贫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在强化人才保障上,对选派第一书记坚持人岗相适,同时开展全员培训,并制定了细化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
    “要把能在脱贫攻坚战中打硬仗的能人选出来!要在项目一线、招商一线、基层一线,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锻炼干部、锤炼队伍,切实增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活力!”梁津华表示。
增“新能量” 凝聚决胜合力
    新河村是恩阳区最偏远的乡村。过去,新河村与周边几个非贫困村发展明显脱节,全村455户1829人,贫困户就多达86户391人。如今,村里产业路蜿蜒盘旋,莲藕等果蔬产业900余亩,易地扶贫搬迁户住进了新居……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新河村如何甩掉贫困村帽子?“还得感谢连片扶贫开发。”新河村第一书记郭崇显告诉笔者。
    恩阳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探索出了“一融二带三一体”工作机制。“一融”即采取“强村+弱村”“富村+穷村”的方式,组建区域性联合党总支;“二带”即带组织建设促能力提升,带经济发展促同步小康;“三一体”即发展规划一体、基础建设一体、产业培育一体。新河村在周边南江村和石龙寺村等非贫困村的带动下,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
    “一融二带三一体”工作机制只是恩阳区增添脱贫攻坚“新能量”的一种。如今,恩阳区脱贫攻坚政策“组合拳”打出自己的套路:“五个一批”到户到人和“六类六策”促安居等做法得到省领导肯定,“先诊疗后结算”健康扶贫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国土资源部土地政策助推脱贫攻坚、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万企帮万村”、人大扶贫工作会和秦巴山片区贫困村摘帽现场推进会等全国性、全省性现场会议先后在恩阳举行……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扶贫投入预算管理,分村分户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整合政府投入、创新金融投入、引导社会投入、激发群众投入……全区形成扶贫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恩阳区把落实“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和“五个一批”政策措施、“24个扶贫专项规划”相结合,推进连片扶贫开发,把政策、资源和力量汇聚到脱贫攻坚,形成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氛围和合力。
    2017年,恩阳区突出脱贫攻坚头等大事,聚焦“摘掉贫困县帽子”目标,多措并举形成强大合力,连战连胜已成为恩阳人的共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