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

04.05.2017  11:52

 

  “以前房子没修好的时候,总爱到安置点来看进度。现在住进来了,心里很舒坦。”恩阳区花丛镇矿石村村民周良,在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出资5000元就搬进了新居,“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日子一去不返。“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还有新房住,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周良说。

  在恩阳区,截至2016年底,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16户、7148人先后住上了新房,走上了脱贫奔康的幸福路。今年,该区规划中的7114户、26023人也将全部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好日子。

   征求民意 科学规划 为易地搬迁绘好蓝图

  2014年末,恩阳区仍有贫困人口8.44万人。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导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当‘第一书记’来问我,怎么样才算脱贫时,我毫不犹豫地说,住上好房子才算脱了贫。”观音井镇万寿村村民何林说。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恩阳区有95%的贫困户像何林一样,把住房排在需求首位。

  征求了民意,找准了方向,科学谋划,才能为易地搬迁绘好蓝图。

  何林未婚,与母亲同住。日前,记者在他的新家看到,他的卧室要宽敞些,母亲的相对小点。房屋还专门预留了上二楼的楼梯,方便以后再加盖两间卧室。“房子留出空间,准备以后娶媳妇。”何林笑着说。

  “在满足房屋外观基本统一的情况下,恩阳全区各村针对每户家庭成员不同组成情况进行了‘量身订制’的设计。”恩阳区发改局副局长杜政说,在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时,恩阳区注重凸显地域风格,住房设计上充分尊重民情风俗和群众意愿,避免“千村一面”。

  此外,在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中,恩阳区兼顾完善配套设施,把山、水、田、林、路纳入规划“大盘子”,把安置房建设与“村七有”结合,让安置点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地方。

  精准识别 高标推进 “三统一四自主”建新居

  按照“三看三评三审”精准识别原则,恩阳区共有易地扶贫搬迁户9030户33171人,截至2016年底已完成搬迁1916户7148人。2017年,恩阳区要实现脱贫摘帽,首要就是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啃下易地扶贫搬迁“硬骨头”?

  2015年,柳林镇罐子沟村启动巴山新居工程。当年,60户建房户投票选出了常年在家的7名业主村民组成业主委员会,王强益是组成人员。自从安置点实施场地平整以来,他就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每天工资110元。“一边打工一边还可以监督施工单位建设进度与质量。我也在聚居点购买了房子,我们自己的房子,肯定会严格把关。”王强益说,“除了新居,我们村在山上种植葡萄,在山下种植莲藕,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土地协调、统一工程建设,自主选址定点、自主选择户型、自主确定施工队伍、自主参与工程管理的‘三统一四自主’模式建新房,极大调动了群众积极性。”罐子沟村村支书李兰说。

  恩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负责人郑贵琼介绍,通过“三统一四自主”模式,恩阳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群众满意率达100%。

  此外,为压实责任促推进,恩阳将全区划为六大片区,领导干部每周在村里的时间达3天以上。项目平均审批时间由过去的20天缩短至7天。

   挪了穷窝 换掉穷业 群众致富有好出路

  群众挪了穷窝,又该如何换掉穷业,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绝大部分还是搬在农村。“在产业园打工,60元一天。流转土地的收入加上打工,一年下来有好几万。”青木镇花包村村民李玉芳说,产业园区进村以后,不仅硬化了村道路,自来水也安装到户。

  青木镇党委书记韩君才说,目前花包村水果产业园和苗木产业园流转土地1500多亩,同时发动村民入股搞养殖业,村上80%的劳动力在园区打工。

  易地扶贫搬迁与股权量化结合。将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支农资金等以股本金方式入股到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再配股给个人,进行收益保底分红,让老百姓家门前就业致富。

  此外,恩阳区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旅游结合,让群众吃上“旅游饭”。目前,全区已建起恩阳古镇—柳林—下八庙—观音井等7条乡村旅游环线。2016年,全区共接待游客70余万人,旅游收入近2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巴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