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贫困村 真帮见实效

20.03.2015  11:41

——德阳经开区三年“挂帮包”服务缩影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肖萍 刘蓉

    “新年到了,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村上怎么发展?……”这一切,始终牵挂着德阳经开区管委会领导班子的心。 羊年伊始,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成金率领相关人员深入中江县仓山镇园山村、洪恩村看望乡亲们。经开区管委会一行所到之处与村委会干部详细了解近年来村经济发展情况,并到村民家中摆家常,了解他们的意愿和诉求。

    深入村户谈心 破解致富难题

    中江县仓山镇园山村、洪恩村地处丘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了帮助这些贫困村镇脱贫致富,2012年以来,这两个村被确定为德阳经开区“挂包帮”的联系点。

    园山村、洪恩村地处丘陵,基础设施薄弱,自然条件差,无任何集体经济收入,经济发展缓慢。这两个村与仓山镇、太安镇及会龙镇交界,信息闭塞,都是“偏远村”。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的薄弱环节是哪些?破解园山村、洪恩村发展的重点突破口在哪里?

    “过去我们村交通极不便利,天晴一身尘,下雨一身泥,农产品运不出去,所购商品拉不进来,就连村民建房所需材料的转运费都比其他地方的收费要贵1到2万元。” 听到这, 德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德阳经开区党委书记杨建明坚定地说:“我们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困难群众作为‘挂包帮’的重点来突破。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帮出实效!”相关数据显示,三年中,德阳经开区领导连续奔赴联系点调研30余次,帮助两村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60多条。

    李成金率领德阳经开区党支部党员到园山村与村民的一次座谈中,无意中发现两个适学年龄的小姑娘也在其中,一问才知道,何小蓉、何春秀两姐妹一个10岁、一个8岁,因为家庭困难,一直没能上学。据了解,何小蓉、何春秀姐妹俩由于父亲残疾,母亲多年外出下落不明,一直跟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年迈的两位老人根本无法解决读书问题。座谈回来,他们立即动员全体干部职工捐款24755元,德阳市二人民医院职工也捐资11330元,交由村支部管理支付。大家的爱心不仅圆了姐妹俩的入学梦,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

    目前,姐妹俩都在华实小学就读二年级,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两人语文和数学都是100分。“谢谢叔叔阿姨们!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也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2014年春节,姐妹俩在写给德阳经开区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自此,这两个村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

    洪恩村村支书屈化全告诉记者,建成全村13个社的通村通社道路,全长5.4公里,解决了全村1500多人的行路难。“近三年来,由于道路的畅通,每年都有10多户村民自发改造自己的住宅。”屈化全估计,光修路这一项帮扶,为全村带来的增加值高达每年30余万元。

    如今,走进中江县仓山镇园山村,笔直平坦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屋、亮丽整洁的文化活动广场让人赏心悦目。“三年来,在德阳经开区的倾力帮扶下,园山村正悄然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园山村村支书彭代银谈到村的变化高兴地说。

    三年来,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帮扶园山村近50户困难户和残疾人员,投入帮扶资金约160万元。逢年过节,经开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都会带上年货和慰问金专程赶赴困难户家中慰问,为园山村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圆了他们的入学梦。修路盖房,改善基础生活设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现园山村村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10%,2014年底已达到11424元。

    坚持村民自愿 用好帮扶资金

    洪恩村这个偏远村,办事坚持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充分用好用活德阳经开区的帮扶资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建起了村级广播站,结束了该村20多年村上无广播的历史; 建成了全村13个社的通村通社道路5.4公里,解决了全村1500多人的行路难;整治11社塘堰一口,解决了一百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对该社塘堰进行了整治、扩大,基本解决了该社用水困难的问题。

    德阳市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本着“帮扶不越位”的原则,所有帮扶项目均通过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方式决定,经开区则为项目建设提供建议。每项工程建设过程由村民代表、村三委会干部现场监督,镇交通办、分管领导对所做工程进行监督指导。此外,仓山镇财政所专门为经开区设立了帮扶资金账户,资金由镇政府主要领导审批把关,财政所严格按照财经制度审核支出。

    随着一个个帮扶项目的实施,园山村、洪恩村的面貌已经大为改观。在园山村,一个村民文化广场已经建成投用,“我们现在也和城里人一样,傍晚来这里跳跳坝坝舞,锻炼一下身体。”彭代银如是说。此外,三年产业帮扶也初见成效,洪恩村400亩的核桃林已经连成片。“核桃林结果后,村民每年每人将有望增收1000元以上。”屈化全告诉记者。

    谋发展思路 奔致富小康

    “挂帮包”其意在帮助脱贫致富奔小康。对此,德阳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成金表示,帮助贫困乡村脱贫致富是一项长期工作,取得这点成绩还远远不够,经开区将此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议程来落实,并实行下派挂职干部工作考评制度。在新年的村委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李成金向大家介绍挂职干部情况,对挂职干部提出了新要求。他说,在新的一年里,挂职干部要以新的工作状态,适应新常态下“挂帮包”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在锻炼和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要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尽其所能为村民服好务,为贫困户致富奔小康贡献聪明才智。他表示,“村上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请告诉我们共同商量解决,共谋发展思路。”听到这些话,村委会干部和在场的村民们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为确保“挂包帮”深入开展,随着帮扶的逐步深入,德阳经开区管委会不断加大帮扶措施,扩大帮扶范围,充实帮扶内容,针对产业的发展、道路的修建、人畜饮水等问题都逐个细化到户。

    看到村上的变化,仓山镇园山村、洪恩村村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变化,怀着对党和政府感恩的心,纷纷表示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村干部表示,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成绩,但村民脱贫致富还任重道远。在德阳经开区管委会的帮助下,将带领大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振兴村级经济,壮大村民收入,为建设新农村,富民奔小康作出不懈努力!

    据了解,三年来,正是有了德阳经开区的帮扶,明显改善了村经济和村民生活条件。双方从最初的相互拘束客气,到现在已犹如家中的“亲戚”。真情帮扶事例不断涌现。

    目前,德阳经开区已经选派了一批干部驻村挂职,进一步为帮扶村的发展牵线搭桥。中江县仓山镇园山村、洪恩村的经济发展及村民生活的变迁,见证了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开展“挂帮包”工作的实效,不仅增进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更增进了双方的信任和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