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业态文态生态统筹谋划 “四态合一”看成都

12.04.2014  15:41

  “房子漂亮,公建配套也好,比不少商品房小区档次高!”望着已经封顶的青龙鹭苑公寓,四川省成都市西林社区居民张海燕脸上洋溢着喜悦。

  两年前,青龙鹭苑所在地还是一片“城中村”,随着成都市实施“北部城区老旧城市形态和生产力布局改造工程”,张海燕同270多户村邻一致同意签约,就地回迁安置。

  距青龙鹭苑不足百米,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正在兴建,确定将由市区名校“领办”。学校那头是建设中的文化旅游商贸功能区,“规划用地67亩,其中37亩用于公园和绿地建设。”商贸区建设推进办公室主任肖伟说。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成都强调城市形态、业态、文态、生态统筹谋划、有机协调,西林社区及其周边正在发生的嬗变,浓缩着成都的新追求。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在提升质量”,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看来,宜业、宜商、宜居、宜行,归根结底是“宜人”。

  进得来、能融入,优先破解“半市民化”问题  

  3月,成都郊区的油菜花成片绽放。走进双流县黄水镇长沟社区香邻春天小区,大院空地上摆着6桌婚庆“坝坝宴”。

  “第一代进城农民还保留着乡土习俗,我们尊重这种需求。”黄水镇党委书记郭梁飞说,“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习俗的改变,也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长沟是个涉农社区,因挨着县城,承担了城市扩容的使命。土地被征用后,72岁的费汉根和600多户村邻住进了香邻春天小区。

  “我家就在8楼,电梯在那儿!”费汉根伸手一指,语气带有几分得意。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还带储物间,76.6平方米的空间,陈设紧凑。

  虽对农耕生活还有点怀念,但费汉根更喜欢现在的日子,老两口每月能领2500多元养老金,看病有医保,儿子就业、孙子上学都遂了心愿,“日子安稳,不愁啥子”。

  像费汉根一样,过去10年间,成都有106.7万本市农民向城镇迁移。

  经过多轮改革的成都户籍管理制度,为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创造了条件。早在10年前,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居民落户城镇的最低住所条件也从“租住统一修建房屋”到“租住城镇私人成套住房”,再到“租赁保障性住房”,门槛渐次降低。

  进了城,有了房,还只是融入城市的第一步。“新市民”能否成为“真市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成为关键。

  2011年起,成都全面实行外来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小小一张卡片,附着子女上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与市民同等的12项权利义务,“含金量”十足。

  比如,居住证制度规定: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一年,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由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安排入学。

  “优质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既可提升面向新市民群体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有助于农业人口梯度有序转移。”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左华荣说,成都中心六城区先后与远郊9个区县建立起“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联盟”,六城区130所学校还与远郊168所学校签订了结对发展协议。

  在温江区永盛镇,外来务工农民邱建最近常跟工友交流“上学”心得,他上的是镇上的“新市民学校”。

  “在这里上课后,我改掉了打麻将、玩游戏的习惯。”21岁的邱建说。掌握了计算机日常应用的他,如今“学生变老师”,成了新市民学校的一名义工,把自己学会的再教给农民工兄弟,“现在的业余时间过得既充实,也更有价值”。

  “进得来”还要“能融入”,以帮助农民工提高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为宗旨,定向服务的新市民学校、教学点、培训点,目前成都全市已有300多处,培训新市民26万多人。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