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成都渐行渐近

14.04.2014  12:43

    将形成由1个特大中心城区、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组成的城镇骨架

    《人民日报》上周六头版刊发文章,聚焦成都科学布局市域城镇体系,对本市城镇化工作给予盛赞———

    “如今好了,安居乐业,跟镇上的老居民没啥两样。”37岁的廖琼芝是成都近郊新繁镇居民,在一家沙发厂上班。两年前,远在内蒙古务工多年的丈夫李红明也回到家乡,进厂当了技工。“过去一年到头才能回趟家。”廖琼芝说。

    4年前,廖琼芝还是新繁镇清凉村农民,随着镇上家具产业园区扩建,她和村里的部分村民进镇入住金地社区,分得两套房子。“住进了新家,更盼着老公早点回来。”那年冬天返乡后,李红明没少找当地厂家,最终因工资低,咬咬牙又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要不是这两年产业园区越办越红火,用工需求旺,我没准还在外边漂着呢!”李红明现在干的是沙发外架工,“月收入近4000元,旺季能上5000。

    “有房住”“有活干”“能挣钱”,李红明两口子和更多的乡邻,受益于当地家具产业的持续发展。到2013年,家具产业园入驻企业70多家,解决就业2.8万人,其中返乡务工人员占四成。新繁镇的城镇人口10年增长三成以上,就业率达98.5%。

    不只是新繁,成都近郊万春镇发展花木产业、安德镇发展川菜产业,远郊寿安镇发展高端印务包装产业、淮口镇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一批优先发展的重点镇稳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业兴人气旺,人口聚集水到渠成。

    “产城融合,稳步推进就近城镇化。”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新型城镇化部署要求,成都科学布局市域城镇体系,明确提出:依托产业聚集形成人口聚集,使城镇体系与重大生产力布局有机协调,避免“空心城镇化”。

    按照“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规划思路,成都将形成由1个特大中心城区、7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组成的城镇骨架。

    中心城区严控人口规模,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以及一批特色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将承担起就近、就地城镇化的使命。像新繁这样基本形成产城融合新格局的10个城镇,已被确定为小城市示范建设试点,逐步达到10万至20万城镇人口规模。

    未来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建设中,教育、医疗、文化、公园等基础配套,将比中心城区更加优越。“目的就是让这些区域更有吸引力,引导农业人口就近转移、城区人口有效疏解。”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张樵表示。

     形态业态文态生态统筹谋划 “四态合一”看成都

    “房子漂亮,公建配套也好,比不少商品房小区档次高!”望着已经封顶的青龙鹭苑公寓,四川省成都市西林社区居民张海燕脸上洋溢着喜悦。

    两年前,青龙鹭苑所在地还是一片“城中村”,随着成都市实施“北部城区老旧城市形态和生产力布局改造工程”,张海燕同270多户村邻一致同意签约,就地回迁安置。距青龙鹭苑不足百米,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正在兴建,确定将由市区名校“领办”。学校那头是建设中的文化旅游商贸功能区。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成都强调城市形态、业态、文态、生态统筹谋划、有机协调,西林社区及其周边正在发生的嬗变,浓缩着成都的新追求。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在提升质量”,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看来,宜业、宜商、宜居、宜行,归根结底是“宜人”。

     进得来、能融入,优先破解“半市民化”问题

    3月,成都郊区的油菜花成片绽放。走进双流县黄水镇长沟社区香邻春天小区,大院空地上摆着6桌婚庆“坝坝宴”。“第一代进城农民还保留着乡土习俗,我们尊重这种需求。”黄水镇党委书记郭梁飞说。

    长沟是个涉农社区,因挨着县城,承担了城市扩容的使命。土地被征用后,72岁的费汉根和600多户村邻住进了香邻春天小区。像费汉根一样,过去10年间,成都有106.7万本市农民向城镇迁移。

    经过多轮改革的成都户籍管理制度,为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创造了条件。早在10年前,成都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居民落户城镇的最低住所条件也从“租住统一修建房屋”到“租住城镇私人成套住房”,再到“租赁保障性住房”,门槛渐次降低。

    进了城,有了房,还只是融入城市的第一步。“新市民”能否成为“真市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成为关键。

    2011年起,成都全面实行外来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小小一张卡片,附着子女上学、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与市民同等的12项权利义务,“含金量”十足。

    “优质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既可提升面向新市民群体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有助于农业人口梯度有序转移。”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左华荣说,成都中心城区先后与远郊9个区县建立起“城乡教育互动发展联盟”,中心城区130所学校还与远郊168所学校签订了结对发展协议。

    在温江区永盛镇,外来务工农民邱建上起了镇上的“新市民学校”。掌握了计算机日常应用的他,如今成了新市民学校的一名义工,把学会的再教给农民工兄弟,“业余时间过得充实,也更有价值”。

    “进得来”还要“能融入”,以帮助农民工提高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为宗旨,定向服务的新市民学校、教学点、培训点,目前成都全市已有300多处,培训新市民26万多人。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