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扶贫“急先锋”干部奔忙在一线

02.09.2015  10:38

        编者按
    决战扶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大局,攸关贫困群众福祉,党员干部该如何担当?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田间地头最重要的一线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关键在干部,落实靠基层,支撑在人才,只有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带领群众,这场“攻坚战”才能赢得漂亮。
做榜样
致富路咋走?看看身边的党员干部

      “村看村,户看户,致富之路咋走,看看身边的党员干部。”这句话,就是现今流传在荣县鼎新镇群众中的一句口头禅。8月28日,正在菜农地边收购黄瓜、茄子、苦瓜的普通党员梁学琼正组织4吨多蔬菜,准备运往内江销售。“今年,已帮镇内菜农销售了150多吨蔬菜到遂宁、内江等地,在解决当地蔬菜销售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合情合理赚了一笔。”梁学琼说。
    梁学琼是鼎新镇的营销大户之一,每年要帮助菜农销售蔬菜近300吨。“我们闯荡市场多年,有销售渠道,帮助左邻右舍的村民把蔬菜销出去,也算是尽一名党员的责任吧,不压级压价,做一个良心经纪人,这也是我做人的准则。”忙着装菜的梁学琼对笔者说。在该镇,像这样的党员经纪人,还有很多。
    该镇蔬菜协会党支部书记古刚文介绍,从事蔬菜贩运的经纪人中,就有党员近20人,他们影响和带动着全镇近100个经纪人常年忙碌在蔬菜地与省内外市场之间,日复一日将近3万亩的蔬菜源源不断送往市场,将一摞摞票子帮菜农带回来。
    党员种植户习久华是该镇鲤鱼村村主任。“今年种植了5亩地的番茄、3亩多地的茄子、套种了3亩地的苦瓜,卖出后除去肥料、种子成本,在信用社净存了9万多款钱。不仅我自己种菜挣钱,还带动指导村内50多户过去不愿意种菜的村民走上了这条路。在我们村,只要是种菜的农户,户户都有了存款。”习久华在黄瓜地里一边忙碌,一边对笔者说。
    “我镇有40%左右的农户种植蔬菜,其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户有近400户;种植大户中,党员户又占了15%以上。由于我镇是蔬菜种植重点镇,因而在选拔村干部、培养村后背干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时,首先要把懂得蔬菜种植技术和有营销经验的对象纳入培养范围,今后在群众中才说得起话。在鼎新镇,党员干部,就是一面致富向导旗帜。他们自己种菜致富的同时,影响和带动着全镇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也是我镇抓党建促增收的重要举措。”该镇党委书记虞继凯介绍道。
    截至7月底,鼎新镇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累计存款余额达到3.7亿元,其中,今年净增存款5400多万元。“上半年,全镇种植的蔬菜面积就有2.7万多亩,净增存款中,80%来自于蔬菜销售收入。”虞继凯说。
(特约通讯员 蒋兵)
筹资金
党员信用成为贷款保障

    近日,广安市广安区兴平镇丁坝村贫困党员刘建国在信用社领到了6000元“党员信用快贷”贷款,他将把这笔贷款用于秋季农业生产,搞种养业。
    刘建国获得的6000元贷款是广安区 “党员信用快贷”发放的首笔贷款,目前全区有意愿的、申请贷款的农村党员及农户达100多户,申请贷款金额近1000万元。
    “党员信用快贷”是广安区委组织部、区委农工委、农村信用联社联手于今年8月结合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探索建立的农村动态信用评价和授信金融新体系,旨在破解农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先富带后富和助农增收的主力军作用。
    “党员信用快贷”是指以村为单位,通过党员大会方式为每名党员开展信用评价表决,出具《党员信用情况评价表》,建立信用档案及数据库。凡获得村党员大会三分之二通过的合格党员授信3万元,近三年来获得乡镇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直接授信5万元,近5年内获得区(市县)委、市委、省委、中央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分别直接授信10万元、20万元、40万元、80万元,对诚信度高、有一定发展项目、符合风险防控要求的党员户、示范户参照优秀党员授信方式,适当提高授信等级。对党员个人的信用执行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一次授信,3年有效。对获得授信的党员户,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获得授信额度的信用贷款供自己生产生活使用,也可发挥党员帮带作用,用金融机构授予的信用额度为本村需要贷款的贫困农户,非党群众提供担保。
    “在‘党员信用快贷’没搞之前,贫困户贷款很难,现在有授信党员做担保,信用社很快就贷出钱来了。贫困户有了启动资金,脱贫致富步伐加快了。”兴平镇是“党员信用快贷”的试点镇之一,该镇党委书记杨绪德提起“党员信用快贷”就赞不绝口。 (李兴华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
想对策
村民竖起大拇指:这个书记很实在!

    “感谢胡书记给我们搭建了铝合金棚,我们卖李子再也不怕日晒雨淋了。”“胡书记经常给我们讲致富经,和我们拉家常,感觉他很实在!”……在大竹县清河镇龙洞坝村,只要提到下派到村里的第一书记胡书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为实现贫困村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相关要求,大竹县组建驻村帮扶工作组70个,选派优秀机关干部104名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大竹县政协机关支部书记、办公室副主任胡书志被选派到清河镇龙洞坝村全脱产担任第一书记。任职期间,胡书志走村串户、争取项目、发展产业,赢得民心的同时为该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现整体小康,必须让最困难的群众富起来。通过胡书志积极争取,县政协机关干部、乡镇干部与龙洞坝村68户贫困户、10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一对一制定帮扶措施,送去资金35000元,解决就业、子女入学、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等实际问题30余个,剩下的9户贫困户也落实了村组干部进行一对一帮扶。
    六组村民周显志最近在一次务工中不幸受伤住院,了解到其妻子患有精神病,母亲年老,孩子年幼的情况后,胡书志积极向乡镇和有关部门争取反映,为老周筹集了1000余元生活费,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6月下旬,连续几天大雨,当得知五组村民张显奎一家还在危房中居住时,胡书志连夜带领村干部冒雨赶赴张家,对其年迈的母亲进行了妥善安置,并驾车将张家其余4口人送回镇上出租房,接着又返回村上进行安全排查,一直忙到凌晨3点……
    一对一“输血”帮扶的同时,胡书志注重改善龙洞坝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支柱性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以彻底斩断“穷根”。为改善龙洞坝村基础设施建设,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胡书志带领村“两委”积极向交运、农委、就业、扶贫移民等单位争取项目和资金。目前,确定和正在实施的有环形路硬化、六组居民房屋风貌打造、广场建设、水利工程、河道清淤等6个项目,争取资金500余万元。
    农民增收,产业是关键。胡书志依据龙洞坝村实际,制定了6条发展规划,大力开发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目前,已确定和实施的有李子品种改良、水产养殖、农家乐建设、职业技术培训、水果病虫害生物防治等8个项目,意向性引进业主5名,向扶贫移民局、农业局、县农村信用联社、旅游局、就业局等单位争取资金30余万元。
    “力争用两年时间改变该村面貌,用4—5年时间让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展望未来,胡书志信心满满。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结对子
走,去乡下看看我的穷亲戚

    “走,去乡下看看我的穷亲戚。”8月27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党委副书记袁华一到办公室,就叫上党政办主任,驱车前往该镇三江村三组贫困户黄永成家,给他捎去在纳溪城区联系的蔬菜定点销售餐馆名称和联系人电话。
    51岁的黄永成虽然地处“智慧三江”全省项目打捆试点核心区,但由于自己双耳失聪,上有80多岁的老母,下有两个念小学的女儿,一家人仅靠不足1亩土地生活,至今住的还是土墙瓦房,是村里挂了号的困难户。
    今年1月,袁华到三江村了解结对帮扶贫困户情况时,看到黄永成家的贫困境况后,当场拉住黄永成的手说:“政府送温暖只是一时,要脱贫关键还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从现在起我来做你的亲戚,有啥子困难我们共同想办法解决。
    从那以后,村里人就不时跟黄永成开玩笑:“老黄攀上了个好亲戚哟,关键是人家主动来认的亲,这下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而袁华也说到做到,这以后不管多忙,每个月雷打不动要来黄永成家中,帮助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黄永成的“好运气”得益于新乐镇党委今年1月开展的“结穷亲”活动,新乐镇党委要求所有机关干部都要结对1—2户贫困户,除了给予财物上的帮助外,还有具体的脱贫计划和措施,重点从增加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入手,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脱贫后也要多走动、常联系。
    针对黄永成家的实际情况,袁华指导黄永成种植时令蔬菜增收,还协调村里一家农业公司,为黄永成找了份产业工人的工作,每上一天班都有80—100元;同时,袁华还为其一个女儿申请了每年1500元的“朝阳工程”助学金;为了不影响种菜耽搁上班,袁华还到纳溪城区联系了3家餐馆,随时随地高于市场价全部购买黄永成种植的蔬菜。目前,袁华又开始为解决黄永成妻子的户口奔忙……
    截至目前,新乐镇110多名“结穷亲”的镇、村和社区党员干部深入到全镇各村、社区,结对帮扶群众230多家,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320多项,解决突出问题150多个。1—8月,全镇被帮扶困难群众家庭较上年同比人均增收1120多元。 (简宇 马光焱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