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打造“升级版”新农村

06.07.2015  12:45

 

•紧紧围绕助农增收、脱贫致富这个核心,以新村为载体、产业为支撑、改革为动力,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让广大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到2019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新村建设历史性任务,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改造、新建、保护等形式的新村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270个以上,占全市行政村的80%以上;全市农村基本达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当下宜宾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这是宜宾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次提档升级。
      近年来,宜宾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的大目标、大战略中谋划布局,系统规划,合力推进,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坚持城乡一体 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现在我们告别了以前单居独户的居住方式,住进了漂亮的洋楼,就连走亲访友也近了许多。”近日,记者在江安县怡乐镇麻衣坝新村聚居点采访时,村民们纷纷告诉记者。
        记者在该村看到,麻衣坝新村聚居点内一排排具有川南特色的民居林立,由绿色植物摆拼而成的“幸福麻衣”字样随处可见,村上还配套有休闲娱乐设施供村民使用。
      麻衣坝位于江安县怡乐镇北部,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核心村,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以凸显“六美”理念打造“错落有致,山水相依,产村相融,民富村强”的幸福美丽新村。该村建设之初,按照“依山就势、顺应地形,跳跃发展”的总体理念,以节约土体为原则,按照“两轴两中心”的结构打造独特川南民居建筑新风格。在建设的同时,该村还精心打造“微田园”,以凸显当地的生态之美。
      “现在的新村里有超市,有幼儿园,还有诊所、文化站,该有的基本上都有了,与以前孩子上学要走十几里路完全不同了。就连现在新村里的道路也是和城里黑化了的道路一样,不管走到哪里都顺畅多了。”该村村民李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新村建设的时候他就天天盼着住进新房去,现在新村建好了,他们一家人也在筹划如何装修了。
      近年来,江安县在推进麻衣坝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理念,以改革增添活力、以改革助推发展、以改革助农增收,探索和创造出了“麻衣坝农村综合改革模式”,走出了一条改革助推、龙头带头、融合发展的产村相融之路,使之真正能够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自2012年以来,全市3个省级新农村示范县、8个市级新农村示范片三年规划任务已完成92%,累计建成各类新村聚居点1891个,涉及农户15.62万户;初步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18个,解决农村危房户5.3万户。
        在新村建设中,宜宾着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广大农村逐步建起了集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农家购物于一体的“1+N”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目前,全市累计建成“1+N”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481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2359个,评审达标的村卫生室2054个。

 


        坚持产村融合 发展支撑不断增强
      如何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为此,宜宾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规划、乡村旅游景区规划和农民增收计划等有机衔接起来,统筹考虑新村和产业布局,依托产业建新村,建好新村兴产业。
        “幸福麻衣”新村有了,更需要的是产业支撑,为此,江安县紧扣“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树牢经营理念、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突出以怡乐镇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为重点,奋力打造新村建设样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改革试验区,走出了一条顶层设计、改革助推、龙头带动、融合发展的产村相融之路。
      “现在不用外出打工,就在村里就能上班,孩子在村里就能上学,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在江安德康生公司怡乐种猪场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每年他在家里呆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0天左右,然后就要外出打工,现在好了,村里有了产业,在村里上班每个月就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也不用到异乡去打工了。
      “突出优势招商、互补招商,引进龙头企业支撑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江安县负责人告诉记者,麻衣坝村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在麻衣坝村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种猪场可年出栏仔猪10万头,直接解决200人就业。同时,该公司还通过“公司+基地+家庭农场”的运营模式,按照“六方合作”机制,将带动当地农户建设生猪代养场260个,让代养户年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7月2日上午,随着大卡车的机器轰鸣声,麻衣坝村出产的新鲜蔬菜将由宜宾江安港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专业运输送往香港等地。港丰农业是一家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综合性生产、高档农产品保鲜、速冻加工、大宗蔬菜及农产品定点配送、新鲜蔬菜出口的企业。该企业也是在“突出优势招商、互补招商,引进龙头企业支撑新农村示范片”的思路下引进的一家具有实力的大公司,该公司在麻衣坝村投资3000万元,建设绿色蔬菜基地,直接吸纳本地200人就业,每年为农户创造700余万元的务工收入。
      随着近年来一个个幸福美丽新村的建成和传统村落的改造完成,通过充分发掘利用生态农耕文化、民族民俗风情、传统村落民居、农业休闲体验等乡村旅游资源和元素,连片打造乡村旅游带,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事体验、休闲度假、运动健身、乡愁记忆、民族民俗文化、山水田园等乡村旅游精品区,也成为宜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一大重点。
      南溪区江南镇红丰村坚持将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相结合、本土文化与新村风貌相结合、产业发展与新村规划相结合,并结合自身有利条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断完善居住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了生活便利、风景宜人的川南特色民居风格。南溪区马家乡红豆杉产业基地围绕大阳新村聚居点建设,大力推进红豆杉种植及紫杉醇精深加工、保健产品开发和康养休闲基地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旅观养”融合发展,实现了产村相融、互动发展。
        蓝图绘就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为总结近年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分析问题,增添举措,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2019年全面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目标任务,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月3日上午,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会在宜宾市南溪区召开。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助农增收、脱贫致富这个核心,以新村为载体、产业为支撑、改革为动力,以依法治理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让广大农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2015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阶段性任务;40%左右的行政村实现改造、新建、保护等形式的新村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50个以上,新村聚居点340个以上。到2017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阶段性任务;60%左右的行政村实现改造、新建、保护等形式的新村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350个左右。到2019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新村建设历史性任务,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改造、新建、保护等形式的新村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270个以上,占全市行政村的80%以上;全市农村基本达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建设目标,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蓝图已绘就。如今,宜宾广阔的乡村田野,正见证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画笔正在宜宾大地豪迈挥洒。一波又一波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热潮在不断掀起,一张张农民的笑脸洋溢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