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四川省分行:坚守发展之本 服务实体民生

27.03.2014  11:30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身处西部金融高地,建行四川省分行对此感受颇深:“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山青’和‘水秀’,构成完整生态系统,缺一不可。”该行清晰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金融机构,只有坚持与经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信贷政策,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民生领域、普惠金融这一发展之本,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实现“稳中求进”,“”有基础,“”有动力。
□川剑轩  文/图
好雨知时节
服务大型项目找准发力点
        经济之树欲茁壮成长,需要扎稳根基,长到“实处”。对银行而言,就意味着必须优化信贷结构,发挥金融对资源配置的指引作用,做实体经济的及时雨。
        一直以来,“哪里有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项目领域,是建行传统优势所在。近几年,建设银行从总行层面加快完善差别化信贷安排,落实“有保有控”政策要求,支持化解过剩产能,立足大型项目引导绿色发展。
        作为一级分支机构,建行四川省分行一方面坚持发挥传统优势,加大对新建、续建项目的信贷资源投入,重点支持交通、能源、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截至2013 年末,该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贷款余额超过  127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0%。另一方面,该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化解过剩产能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坚决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对于高耗能、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建行四川省分行严把“信贷关”,严格执行信贷准入政策;在产品设计上,按照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总体要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产品,全方位支持各行业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对不符合国家各类环境保护政策、污染排放不达标、环保未获有权部门批准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与此同时,该行致力引导信贷资源投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以及符合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导向相关领域,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信贷规模、产品配置、风险缓释和授信流程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推动科技创新,专业服务能力赢得行业认同,也实现了自身发展与社会履责的和谐统一。
随风潜入夜
立足“民本通达”为民解实忧
        拨一通银行热线,即可在成都、绵阳、乐山等地多家医院完成预约挂号;刷一刷手机,即可在地铁、快速公交、出租车上完成便捷支付;凭一条特约短信,即可在自助设备前实现无卡取款……一缕缕惠民清风,吹拂在民生金融领域;随风可循的,是四川建行人对创新的持久专注。
        长期以来,建行四川省分行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以同业首创的“民本通达”综合金融服务品牌为依托,致力于为完善基本医疗、振兴教育事业、提升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繁荣文化市场提供金融支持与综合服务。
        过去,到医院排长队挂号的“看病难”情况一直困扰着群众,自“建行华西健康龙卡”推出后,无障碍挂号成为现实。随着医疗卫生领域在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建行四川省分行银医服务不断深化。截至2013年末,该行累计发放银医卡超过320万张,成功在20多个市县复制推广“数字医院”模式,利用银医卡、自助设备等渠道提供预约挂号服务,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针对教育领域中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建行通过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产品组合创新、产品功能延伸等方式,为客户量身定做专业化、个性化、适用性强的金融解决方案。目前,建行四川省分行已与省内1400余个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向百余所重点大中学校提供了资产、负债、结算、代理业务、咨询、银行卡、保证等各类对公、对私金融服务。“要买房,到建设银行”——建设银行的住房金融品牌已家喻户晓。作为国内最早开办住房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建行始终以支持居民自住安居为己任,积极满足群众购买普通自住房和保障房的信贷需求,并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一条龙”金融服务。
        2013年8月,建行在成都正式对外发布全国首款可实现公交、地铁、出租车等行业全面应用的手机支付产品——建行“容e付”手机蓉城卡,得到业界高度评价。“移动支付是新兴业务,是便民金融、普惠金融的重要阵地。手机蓉城卡并非建行实现移动支付的唯一模式,仅是一个‘排头兵’;成都也并非唯一覆盖城市,多类创新业务将在全省各市县次第铺开。”该行工作人员如此说。近年来,通过实施多模式并存、分步推进的策略,建行四川省分行以成都为中心辐射全省,在便民金融服务领域勇于创新,屡屡率先迈步,为改善民生、方便群众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润物细无声
助力“三农”小微形成长效机制
        四川某牧业有限公司是遂宁市一家注册资金800万元的小企业,主营特色农牧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但公司新近成立,厂房暂未取得产权证,无有效抵押物,较难获得信贷支持,每到销售旺季前夕,资金周转十分艰难。
        得知此事后,建行遂宁分行迅速派人到公司考察,了解经营情况。走访后,客户经理发现,该公司的法人是建行高端客户,个人账户日均存款高,年结算量大,具有较高信用等级,而公司手中订单充沛,处于“供不应求”的经营状态。据此情况,建行为其量身订制了信贷产品——“信用贷”,一周内即完成230万元贷款投放,破解了公司资金周转难题。“当时迫于资金压力,我们一度不再接受新订单。得到建行贷款支持后,公司接单能力大幅提升,一下子驶上了发展高速路。”公司负责人陈先生说。据了解,不到两年时间里,建行遂宁分行以供应链融资、信用贷等产品为主,着力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支持,为当地涉农企业办理信贷业务160余笔,将数十家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县域客户培育为行业翘楚。
        这样的成长故事不只在遂宁发生。2009 年以来,建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每年都出台专门的政策支持“三农”,并在同业中率先推出新农村建设贷款、小额农户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农民工特色银行卡等10余系列产品,涉农业务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最近3年,建设银行涉农贷款增速均远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超额完成监管部门对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的要求。”该行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小微企业服务领域,建行更是勇担国有大银行的责任。“继续将小企业业务作为重要战略业务,加强资源倾斜,优化经营机制。”2014年初工作会上,建行四川省分行党委班子的发言掷地有声。经过多年努力,该行已成为省内服务和支持小微企业的重要金融力量。截至2013年末,建行四川省分行累计向约5万户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几乎覆盖了与民生相关的各类行业;其中仅2013年即发放小企业贷款逾250亿元,余额增速较各类贷款平均水平高出45%以上。与此同时,业务发展的长效机制也初步形成,50余个小企业经营团队在全省主要城市实现覆盖,以评分卡进行信用评价、在“流水线”完成审批的业务模式,逐步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