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协调机制维护溪洛渡移民权益

18.12.2013  13:32

访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毕亚雄

溪洛渡水电站首台机组于今年7月15日并网发电,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拦沙、防洪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电站,工程规模仅次于三峡水电站,位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三位。溪洛渡水电站的投产对加快金沙江水电开发、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流域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大型水电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移民。位于金沙江下游的溪洛渡水电站,地处四川、云南两省界河,移民人数多、政策性强、牵扯面广、工程量大,又恰逢国家大中型水电移民政策的调整完善期,移民搬迁安置任务更加艰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溪洛渡水电站于2013年4月底完成电站61,037人(含库区和施工区,四川26,239人,云南34,798人)的搬迁安置工作。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是怎样高效地完成搬迁安置呢?怎样才能兼顾川滇两省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改善民生的广泛诉求、既考虑当前移民搬迁进度,又兼顾移民生产和生活的长远发展需要的呢?这些疑问得到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毕亚雄的解答。

  科学的移民工作机制

  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工作涉及四川、云南两省和多个市、州 、县,由于政策、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在移民工作上往往难以形成一致的标准和模式,容易引起攀比和不平衡,亟待加强沟通协调。三峡集团积极倡议成立了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的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工作协调机构,建立并逐步健全了金沙江下游界河电站移民工作的管理体制。

  对此,毕亚雄发自内心的两个字就是\"感谢\",感谢川、滇两省的广大移民对国家重点工程的支持;感谢国家能源局等部委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川、滇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辛勤工作付出和协调合作。因为如果单靠一个企业的努力,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好溪洛渡、向家坝这两个水电站十几万移民搬迁这一艰巨任务的。

  \"一开始大家都有担忧,而且信心不足,面对这么艰巨的移民搬迁任务和移民工程建设,都有所顾虑,但有了国家能源局和四川、云南两省党委政府和广大参建单位的支持,我们提出了科学的移民工作机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毕亚雄介绍说,\"协调机制有效解决了移民进度严重滞后于工程进度的局面,保障了工程进度的同时,也更加维护了移民的合法权益。\"

  为做好移民工作,三峡集团主导建立了目标管理制、主设单位技术负责制、相关单位技术指导把关制、移民工作政府负责制、正向激励推进制、重大移民项目总承包和代建制等一系列体制和机制,尽力对移民搬迁安置、移民工程建设和移民投资实施全过程管控。

  从开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胜利在望\"再到\"胜利在握\"直到\"胜利实现\",协调机制在这过程中举足轻重,如同比赛中的\"主裁判\"和\"调解员\",保证了移民工作的公平、透明、及时、高效、合理。

  在移民搬迁安置与稳定发展目标上,三峡集团与各地政府是一致的,始终考虑移民长期稳定发展大计,科学谋划,切实做好移民后续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大产业项目、移民劳动力培训等工作力度,共同谋划移民后扶项目。

  把外迁移民当成嫁姑娘

  移民搬迁不是简单的经济算式,它包含着物质、情感的割舍,还牵系着移民生产生活的变革。如何由\"输血式移民方式\"变为\"造血式移民方式\",让移民在新家园里安稳致富,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也是三峡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担当。

  移民外迁好比嫁姑娘,从原先世代生活的地方搬迁到一个新的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姑娘嫁得好不好,不仅要看眼前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潜力,这就意味着移民工作不仅要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更要\"能发展、逐步能致富\"。

  \"移民问题是系统性问题,就移民谈移民,只顾及搬迁安置是不现实,也是不负责任的。解决大移民中的问题,一定要借助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只有借助大环境的变化,借助整个库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移民的安稳致富目标。\"毕亚雄说。

  \"扶上马,再送一程。\"毕亚雄用很形象的一句话彰显了三峡集团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移民工作的责任和支持。

  \"要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仅仅帮扶援建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地方自身具有造血功能才是长久之计。\"溪洛渡工程在保证工程建设物资材料运输的情况下,尽可能向地方开放工程专用通道,解决了地方交通通行困难问题。

  这一\"借道通行\"的政策,极大促进了云南永善、四川雷波两县的经济发展,让雷波工业从零到有,彻底改变了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局面。一些知名企业也纷纷落户雷波,仅投产的雷波洋丰一家企业,每年就可为雷波县带来近亿元的财政收入。

  \"长期合作、融入当地、平衡兼顾、互利共赢\"这十六字方针一直鞭策着三峡集团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坚强信念,也体现了三峡集团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而近年来,永善、雷波两县真实的经济发展数据真正展现了企地共赢的良好局面。

  移民工作进入信息化时代

  为适应新形势下艰巨、复杂的移民管理工作需要,三峡集团牵头并会同两省移民管理机构,利用三年时间,创造性地开发建设了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实物指标管理、进度管理、移民档案电子资料管理、独立评估管理、自助查询管理、后期扶持管理以及综合查询管理等子系统,实现了移民实物指标可核查、移民资金使用可追溯、移民安置效果可评价的信息化平台,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移民工作管理水平和效率,也真正\"把权力关进了信息化的笼子\"。

  \"这个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移民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也方便了移民对其个人财产等信息的查询,受到了移民干部和移民群众的欢迎,也促进和带动了地方政府政务公开化、透明化、现代化。\"毕亚雄对此表示了高度肯定。

  该系统于2011年12月在向家坝库区移民大县屏山县和绥江县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在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电站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该系统的\"补偿补助资金自动测算\"、\"移民明白卡自动建卡\"、\"补偿补助兑现台账管理\"等功能模块,已逐渐成为基层管理机构不可或缺的日常业务管理工作平台。

  据三峡集团统计,截至2012年12月,系统访问量达30余万人次。完成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18余万人的实物指标、人口界定、安置意愿等基础资料和数据的处理、校核。完成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约15万移民实物指标调查数据导录。通过系统完成屏山、绥江、永善、雷波四县的移民资金支付申请资金量累计超过69亿元。

  面对过去移民工作检测、评估难度大,移民安置过程难跟踪的特点,移民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可以为三峡集团及相关各级地方政府、移民管理机构、主体设计单位、综合监理单位、监督评估单位、移民群众等各方提供高效通用的移民管理信息采集、管理、服务和协同工作平台。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菊根对其评价为:\"有效促进移民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移民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移民管理工作模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