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探索贫困山区发展新路子

12.09.2014  11:45

记者    刘乾辉    雷德芝    欧阳亚丽

10日,广元市利州区利州区赤化镇泥窝社区村民文大伟和往常一样下地劳作,不同的是他已经有了合法权利用自家的房子抵押贷款,土地可以流转变现金。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我市的农村改革探索。
      广元农业农村基础薄弱、农村经济欠发达、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城乡差距大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跨越进程。
      2007年7月,省委、省政府将我市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三个梯级试点市之一,赋予我市探索贫困地区城乡统筹发展途径的任务,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目前,我市正着眼于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着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到2020年,科学发展、统筹城乡机制体制基本完善,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同步演进,现代城镇和幸福美丽新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基本形成,城乡同步建成全面小康。
      创新深化农村改革思路——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纽带,从土地制度改革破题,统筹推进其它产权制度改革,从而带动整个农村改革全面深化。
      政策要义
      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确权颁证为基础,以还权赋能为核心,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把握明晰产权归属关系、搭建产权交易综合平台、打破产权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产权城乡自由流动、实现产权市场有效配置等关键环节,推动深化以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集体“三资”股份量化“六权一股”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农村产权主体缺失和不能顺畅流动问题,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经验一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突破思想观念禁锢和体制机制藩篱,不断增强农村改革发展活力。
      民生为先,农民主体。把保障农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作为改革顺利推进的首要条件,进一步激发和凝聚广大农民追求自身利益和改善农村面貌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市场取向,科学发展。把发挥好“两个作用”作为根本途径,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取向,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科学界定政府作用空间和边界,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农村发展机制。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关系作为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治本方略。
      积极稳妥,因势利导。先行试验、点面结合,上下联动、配套互动,精心设计方案,搞好跟踪指导,严格风险防控。
      实践前沿
      “这下可好了,有了这些本本,再也不会因为田边地角边界不清扯皮了。”6月12日下午,拿着刚领到手的产权本,利州区赤化镇泥窝社区村民罗万平很是高兴。
      农民的房子可以抵押贷款,农村的土地可以流转变现金,农民还可以在自家的地里就近务工当“工人”……
      2012年9月,我市率先在龙潭乡整乡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2013年6月,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七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
      目前,我市在全省已率先(除成都市外)全面完成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并创新性的按照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并置分离,分“三权”颁“三证”,为彻底放活经营权、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打通了产权障碍,奠定了产权基础。全市已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林权、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2015年基本完成“七权”同确,利州区今年将率先基本完成。
      2014年将全面完成33个市级试点乡镇的小型工程设施颁证工作。目前,已完成15个乡镇101个村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其余18个乡镇将在年底前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