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配置幼儿园一样配置养老服务设施

16.08.2014  22:15

      在川全国人大代表畅谈如何养老—— “成都养老服务业规划较科学,模式比较齐全,服务也很周全。”8月14日,在川全国人大代表在调研了成都多个养老服务机构后表示,成都下大力气打造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值得各市州学习。

      养老机构建设应纳入小区规划
      如何帮助老年人解决好“吃饭难、看病难、自理难”问题?建在小区里的成都市成华区青龙场晚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了一个范本。其根据社区老人的实际需要,提供全托、日托等托老服务以及多项上门服务,社区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打扫卫生、做饭、心理咨询、陪聊、陪购物等服务,引起了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有基层代表在调研中发现,90%的老人都希望能居家养老。“不用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圈子,又有专业的护理,对老年人来说,能实现家门口养老是最理想的。”对此,耿福能代表建议,在建设小区配套设施时,要像重视和建设幼儿园一样,把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也考虑在内,“目前成都许多社区都有这样的养老机构,希望各个市州也能加快建设力度。
      张德明代表则认为,要发展居家或社区养老服务,必须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建设;同时,推进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成年人照顾老年人的“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和农村互助养老院,“促进居家养老、集中养老、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多形式的养老产业化新格局,形成集养老服务设施、医疗服务、家政服务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业。
      对养老护工队伍评星提高专业性
      新建成的青白江红阳颐养所里,老人们正在干净整洁的院子里锻炼;活动室里,有的老人在练习书法,有的在护士看护下做康复训练。87岁的钟思孝老人因不习惯跟随儿子在国外生活,索性住进了养老院:“这里有专门的医生随时掌握我们的身体状况,平时和姐妹们聊聊天,打打小麻将,日子就不寂寞了。”“公建民营”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红阳颐养所的一大亮点。公建民营,就是政府出资修建养老机构,再通过委托管理、合作运营、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社会化运营。来自省民政厅的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0家公办养老机构实行了公建民营。
      对此,来自凉山州的潘成英代表认为,由于养老事业的特殊性,民间参与的积极性总体不是很高,各级政府在养老院建设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成都的模式可以借鉴。“目前凉山60岁以上的老人有55万多,养老机构有30多所,但都不成规模,在技术、人才、管理方面都存在问题。”潘成英建议,政府应对现有养老资产进行资源重组、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通过招标、招聘或委托经营等成功做法,将政府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交给社会服务组织来管理经营。
      适应现代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快乐、健康养老,还需加快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目前,我省8所中高职校、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老年人服务、管理及相关专业20个,省级养老服务实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石岷嘉代表建议,政府可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扩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比如,面对参差不齐的养老护工队伍,可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养老服务培训机构,加大从业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通过提高报酬、加强培训、对护工评星等方式,提高护工队伍的积极性和专业性。”(消息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