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人民重托——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监督工作计划解读

26.02.2015  20:10
  2011年,是四川“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四川在坚强奋进、崛起危难,打牢“两个加快”发展的基础上,“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开创美好新天府的给力一年。   “今年,常委会将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定物价,节能减排,农村土地管理,审判管理,保障性住房建设,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建设,文化产业建设,‘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等工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16个专项工作报告;检查四川省宗教事务条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议等2项法规的实施情况。”……   这是近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第四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的监督工作计划。   透过短短一千多字的监督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监督工作“中心突出、科学务实、民生闪亮”,最大特色是紧紧围绕和服务四川“十二五”规划展开。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有关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监督工作安排科学得当,承前启后,点面结合,不仅监督的数量上有所增加,监督的方式上有所调整,而且监督的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必将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再立新功。   保驾“经济发展”大道前行   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紧紧围绕和服务四川“十二五”规划,认真实施监督法,以科学发展为导向,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影响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监督重点,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切实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综合运用法定监督形式,加强跟踪监督,着力推动“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更好地发挥人大监督对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维护人民利益的作用。   近几年,四川攻坚破难,爬坡实干,战胜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多种影响,快速复苏经济活力,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社会各项事业巩固回升、全面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然而,正如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结构总体不尽合理,发展方式简单粗放,自主创新能力羸弱,科技含量偏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等制约经济社会快速良性发展的不利因素。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省人大常委会结合四川实际,紧紧围绕“两个加快”,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在去年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政府公共投资工作情况和全省工业经济工作情况报告,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将今年的监督工作重点之一放在“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的内容上,9月,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情况报告,为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保驾护航,向着“十二五”提出的,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2:50.8:39,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的发展目标迈进。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府服务,无疑是推动经济加快转型的重要条件。如果说,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那么,加快政府行政机关效能建设,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则是为这条“大道”扫清障碍、顺利畅行的必要手段。   结合“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内,四川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初步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目标。9月,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行政机关效能建设情况的报告。   同时,生态四川、绿色天府建设,节能和环保须先行。   在去年基础上,常委会持续把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报告,作为监督工作的一个着力点。   今年的监督工作计划还特别提出,要专题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为我省“十二五”规划实施起稳步、开好局,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护航“天府粮仓”殷实丰沛   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历来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侵扰,在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影响下,“粮食安全”已成为了一个世界关心的重要问题。   在四川“天府粮仓”的护佑下,巴蜀儿女或许少有为缺粮少食而忧的危机感。   然而,四川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要以占全国4.2%的耕地(其中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面积的60%),养活占全国6.8%的人口,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已然是箭在弓弦,刻不容缓。   为了贯彻落中央一号文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关于到2012年实现全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精神以及实现四川“十二五”规划提出“以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000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培育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000家以上,确保省内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自给”的目标。   今年5月开始,省人大常委会将在去年听取和审议我省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专项工作情况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农村土地管理工作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以及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报告,助推我省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意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确保农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粮食安全有保障,群众得实惠,生活殷实丰厚更上一层楼。   夯实“民生基础”温暖人心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督促政府深入实施民生工程,集中物力财力办好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热盼的大事实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利益,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稳定物价相对平稳,确保社会和谐……”   在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的一系列监督计划中,不难看出计划的出炉与代表建议和群众关注热点的关联度进一步提高。其中,“务求实效”、“办好人民热盼实事”成为了最闪亮的部分。   近年来,四川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齐步走,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保障物价基本平稳,改善困难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等方面,殚精竭力,稳步推进,取得了可喜成效。       有人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效能是最能衡量一个政府执政水平高低的标准。一个成熟的政府,高水平的负责政府,必然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   四川“十二五”提出,未来五年的发展,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保障物价基本稳定,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是工作方向的重中之重。   为了不负人民的重托,切实履行法定监督职能,让民生改善成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让更多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常委会将安排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稳定物价工作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的报告,以及省政府关于“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和“彝区三房改造”情况的报告。   精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   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共建共享。   当前转型期的社会,各种矛盾和困难并存,严峻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如何化解各类危机和排除不稳定因素,组织协调、动员团结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奔小康,是各级政府不可轻视的重要问题,也是省人大常委会关注的要点之一。   稳定压倒一切。“十二五”的一切美好蓝图贯彻落实需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需要稳定,积极向上、和谐繁荣的社会需要稳定……为了督促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7月,常委会将安排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情况报告。   同时,司法公正是近年来各界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省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监督工作的重点之一。   今年也不例外。   去年,省人大常委会确定的“两院”监督重点分别是: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省人民法院“加强司法调解、推动构建大调解体系工作”的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查办渎职侵权案件”的情况报告。   而今年的监督重点改为: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的情况报告。其间监督内容的小小变化,既是建设法治四川的现实需要,也凸显了现代司法工作向着公平正义、程序规范化的转变。   此外,根据监督计划,常委会还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文化产业建设、水上交通安全情况的报告。   细作“预算审查”管好钱袋   管理好政府钱袋子,确保纳税人的每一分钱不浪费地用在“刀刃”上,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一项重点。   “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在普通人看来,是历年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一项法定程序性工作。   然而,在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副主任郑树全的眼中,却是一块必须而且可以“精耕细作”的重大责任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往往传统的事后监督难以达到“免疫”的要求,必须将关口前移,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寻找“创新”元素,来注入全新动力。   “从法定程序性工作,到实质性监督转变的背后,是长期以来,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切实增强预算审查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果。”   郑树全说,与去年相比较,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除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四川省2011年1—6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等5项常规报告外,还专门增加了对《四川省2010年财政决算的报告》开展“询问”,表明了省人大常委会对政府财政预算审查工作的细致和用心。   “十二五”时期,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应该在四个方面“创新”。郑树全表示,一是在改进预决算审查方式方法上创新。从统一规范部门预决算审查指标体系,实现“两统一、一细化”,到审查的内容由技术性审查为主向合法性、政策性、公平性审查为主转变。   二是在方便和服务人大代表监督上创新。探索建立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联络员广泛参与预算审查监督的全过程   。   三是在整合各方监督力量中创新。充分发挥人大各专委会的积极作用,把审计监督力量和社会监督力量相结合,督促进一步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   四是在广泛联系与深入调研中创新。加强与预算单位的沟通联系,建立与财税部门的联系机制,加强对市州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指导,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等。   在“十二五”规划蓝图的指引下,省人大常委会将紧紧围绕“两个加快”,不负人民重托,践行好法定职责,沿着“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康庄大道,铿锵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