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1年多 “雷雷号”校车终于迎来小主人上路了

02.09.2014  08:37

 
乐山马边,孩子们坐上了“雷雷号”校车。

    原标题: 雷雷号”闲置1年多 终于迎来小主人

退役足球运动员高雷雷2012年捐赠的校车,昨日在乐山马边投入使用

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乡,距乐山市约160公里,地处偏僻的小凉山腹地,在9月1日这天迎来了个新鲜事。经此的省道103线上,一辆橘黄色的“大鼻子”校车几乎引起轰动。它叫“雷雷号”,是该县历史上第一辆标准校车,由已经退役的足球运动员高雷雷捐献。在闲置了1年9个月后,“雷雷号”终于在新学期第一天正式上路了。

拉了近20个娃娃

9月1日是马边县中小学生新学期开学报名第一天。早上8点,“雷雷号”从劳动乡中心小学出发,按规定线路前往约6公里外的红心桥接学生。作为全县首辆校车,鲜艳的颜色、大大的“鼻子”,以及车身上“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高老师”的标语都为它赚足了回头率。

早上8点15分左右,“雷雷号”抵达红心桥。由于时间尚早,而且是开行第一天,知道有校车接送的学生还不多,只有3名学生在此等待。接上3名孩子后,“雷雷号”调头返回学校,在距学校约2公里的下坝站,又接到了10多名在此候车的孩子。第一次坐校车,孩子们格外兴奋,在车上东摸摸、西看看。8点35分左右,“雷雷号”顺利抵达学校,同车的陪同老师先下车,再挨个将孩子们牵下来。

方便90人上放学

此时,报名即将开始,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到校,“雷雷号”便没有再跑第二趟。“以后正常运行了,计划每天上下午各2到3个来回。”劳动乡中心小学校长李建明说,按校车核载30人来算,可以方便90个孩子上学、放学。以前,住在红心桥附近的许多孩子,需要家长送或者自行走路约4公里,到下坝站后再乘公交车到校,校车将极大方便这部分孩子和家长。

但校车只有1辆,而全校约有700名学生,哪些学生需要坐校车,可以享受校车呢?“报名结束后将研究确定。”李建明说,该校住校生有近300人,剩下的400余名学生中,大部分住在学校至红心桥沿线,这也是“雷雷号”设此段为运行区间的重要原因。

修站点花10多万

搁了1年多,终于发挥作用了。”“雷雷号”校车上路运行,李建明是最高兴的人之一。

李建明说,沿线的劳动乡中心小学、下坝等5个站点均为按标准新建,“一共花了10多万元”。

此外,对驾驶员的寻找也颇费心思。“从去年5月就开始寻找。”同时,学校还安排一名后勤人员,作为校车上的专职陪同老师。7月左右,校车停靠点验收合格,“雷雷号”终于具备了上路资格。

教育局:“雷雷号”一年维护需10万

对于高雷雷捐赠校车一事,华西都市报一直都在关注,央视不久前也进行了报道。“校车迟迟不能上路,我们的压力也很大。”马边县教育局副局长周连强说,外界一些人对校车运行的规定不理解,认为校车闲置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努力,也确实尽了力,希望得到理解。”他说,校车运行在马边是第一次,在乐山市也不多见,相关部门经验不多,为了确保校车安全,只能慢慢“摸着石头过河”。

根据测算,包括驾驶员、随车老师工资在内,“雷雷号”一年的运行维护费用需约10万元。“对一个只有18万人的贫困县的教育部门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周连强说,根据相关方面研究,学校无力承担这笔费用,需由教育部门统筹解决,“尽管我们也为费用发愁,但既然决定运行了,就不会让它停运,还要把它运行好,既方便学生们出行,也不辜负高雷雷和大家的爱心”。

相比运行费用而言,李建明则更担心校车的运行安全。“决不能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李建明说,学校已经制定了校车运行的全套规范流程,在运行过程中将严格施行并不断完善。目前,让他较为担心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接送问题,“校车按时到站接人,娃娃没有送来怎么办?校车按时送人到站,没有家长来接怎么办?”李建明打算,和家长们签订安全承诺书,也让家长们负起责任来。

对话捐赠者

高雷雷:过程坎坷,也还是好事

9月1日,“雷雷号”校车在马边投入使用后,本报记者也联系到了捐赠者高雷雷,面对记者的采访,他说,“不管怎样,也还是好事。

2012年,高雷雷个人出资20万元,购买了一辆橘黄色大鼻子校车,原打算捐赠给马边沙腔乡中心小学。从买车的时候,那辆后来被称为“雷雷号”的校车就一直处于“在等待”的状态。

首先厂家推迟发货,紧接着,办牌照又遇到困难,办好了车牌照,又因为需要线路牌,它又在马边县政府的停车场继续等待。去年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高雷雷曾大倒苦水,透露了校车永远在等待的无奈,“为了能把校车真正地使用上,我只能等。

不管怎样,也还是好事。”虽然捐赠过程较为坎坷,但昨日得知校车已经上路接孩子了,高雷雷还是感到很欣慰。

文/图 华西都市报记者 丁伟贾知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