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 精准扶贫拔穷根

25.09.2017  09:47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战中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近年来,达州市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快致富”为指向,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做到实施一个项目,安置一批群众,实现一方脱贫。  

  “十三五”期间,达州易地扶贫搬迁规模达132271人,规模居全省第三,总投资近80亿元。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工作部署,2016年计划搬迁28587人,2017年计划搬迁37739人,2018年计划搬迁38883人,2019年计划搬迁27062人,2020年巩固提升,全面实现脱贫奔康。

  责任入心惟倾力,重任在肩当笃行。达州市委市政府以空前的力度、超常的举措、十足的干劲,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代表四川省顺利接受国家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成效试考核,赢得充分肯定。我市各地在实施过程中严格精准识别、科学规划、政策落实、持续帮扶、责任落地,用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推动贫困村向“四好村”发展、贫困户向“小康户”转变。

  万源市以工代赈办公室副主任邱志建:我们在精准识别易地搬迁户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的既定程序,确定了我们全市十三五期间的易地搬迁人数,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我们十三五规划。其二是注重了科学选址、科学规划、科学设计。其三是我们严格的按照标准来实施,我们每一户易地搬迁户都有一名干部作为包户责任人,确保面积不超红线,质量严格达标,住房功能完善。

  渠县以工代赈办公室主任张明:在建设上坚持三管齐下、三个配套、三业并举、三治齐推、三气贯通,统筹解决项目推进、生活宜居、脱贫稳定、风气形成等问题,创新“六民”监管管理和驻点对质量两大机制。做到“政策民晓、规划民议、选址民定、模式民选、队伍民招、建设民管”确保质量优良、施工安全、干部廉洁。

  大竹县以工代赈办公室主任舒中华:通过一申请、一承诺、两评议、三公示,锁定搬迁对象。选好安置地点,组织国土、建设、发改、财政等部门逐渐镇逐点勘察,重点引导贫困群众向场镇、向园区、向乡村旅游区、向产业基地、向现有新村集中。用心帮扶,用好脱贫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帮助贫困群众依托场镇、依托园区、依托产业就地就近务工稳定脱贫。

  绿荫花丛,掩映着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小楼。洁净的自来水引入家中,平整的公路穿村而过,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这一番整洁美观又现代的新农村气象,已成为达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常见景象。“好日子”和“好房子”,带动了“好习惯”“好风气”。感恩奋进、自力更生、勤劳朴实、邻里互助、团结友好、如一家人的良好风气在群众中蔚然成风,群众打心底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易地扶贫搬迁户张仁梅:我们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致富,公司免费提供种子,栽糯稻效益很好,每亩多收入300到500元,大家都愿意种。

  易地扶贫搬迁户邓英明:我们这对联写的是户户颂党恩,我们一心要感谢党对我们贫困户的帮扶,你看我们搬到这里来,房子、水、电、气什么都给我们整好了,帮我们贫困户搬到这些好地方来住起,我们心里很高兴,我们能做的就一定要做,要自己勤恳发狠,用实际行动感谢党恩。

  达州市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激励着全市上下再起冲锋、再鼓干劲、再建新功,深入贯彻中央、省委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定将老区换新颜,让700万老区人民共享发展新成果,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