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新居建设的灵山路径

28.03.2014  17:33

记者 罗婷

  巴灵大院位于米仓古道重要遗址“巴灵寨”下,是一个有100多家人户聚居的古村落。在以巴山新居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中,平昌县注重传统院落的保护,对巴灵大院的旧民居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改造提升,使之成为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的载体,走出了新村建设的另一条路径。

  清晨山间,巴灵台下,炊烟袅袅,云雾腾飞,柴扉、篱落,石径、庭院,古朴自然中融合着浓郁的田园气息……来到这里的游人无不赞叹:新村建设改变了乡村旧貌,而且在新建的基础上保留了乡村原有的古朴风貌。

  3月22日,记者随民进巴中市委员会新村调研组走进平昌县灵山乡巴灵大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意境。

修旧复旧
在保护中改造提升

  巴灵大院坐落在米仓古道,在古时,是车水马龙、人丁兴旺的客栈,并在此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历史悠久,现存的房屋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村民们有着太多的记忆和不舍。

  2012年下半年,巴中步入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潮期,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平昌境内的元山镇、驷马镇新村建设极大改善了乡村面貌,这些乡镇均在平昌县委、县政府规划的乡村旅游环线上。

  “本身就比其他乡镇具有更加明显的旅游资源优势。是拆了重建,还是保护下来,这曾让我们很纠结。”灵山乡草坝村支部书记李在政介绍,2012年下半年,平昌县以“巴山新居”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推进到了巴灵大院,这让他们同样陷入了“拆建”与“保护”的纠结中。

  看远近其他村落,座座错落有致的乡村“别墅”掩映在绿树丛中,鱼塘层叠,水泥路纵横交错连通各幢新院;再看看自家村落:房屋杂乱、环境脏乱。现代、舒适的环境委实让人羡慕。

  “当初对巴灵大院这样有些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院落怎样进行新村建设,党委政府没有轻易作出决定。”灵山乡乡长田耘川介绍说,县委、县政府多次邀请专家来考察,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作出了在保护中改造提升的决定,聘请了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专家参与了保护性改造提升的规划设计。

  “巴灵大院是作为平昌驷马——得胜——元山乡村旅游环线的一个精品景点来打造的,因此注意了村落意境的打造。”县旅游局局长杜华介绍说,巴灵大院古村落改造提升确立的是“小扣柴扉久不开”、“篱落疏疏一径深”等农耕文化的意境。

  此行,是民进巴中市委员会第二次组织新村调研小组来到灵山乡,大家一致认同这样的新村建设模式。“修旧复旧,拆除了一些破烂建筑和改造了一些现代建筑,保留了村民们的猪圈牛舍,同时添加了幽深的石径、竹编的篱落、简意的柴扉等传统院落的文化元素,建立了农耕文化展览馆,充分展示了大巴山农耕文化的生活场景。”市政协副主席曹华大加赞叹,“这样的新村就能让来过的人记得住乡愁,这种模式应该在全市广泛推广。

留住乡愁
美了游人带富村民

  3月22日正好是周末,一大早,巴灵大院前的小广场上就停满了各色车辆。周末来这里休闲度假的城里人非常多。

  30多岁的王超来自重庆,父亲曾是在平昌插队的重庆知青,在重庆电视上看到平昌依托巴山新居发展乡村旅游的介绍,勾起了他父亲对青年时代美好的回忆。这个周末,他就带着父母亲自驾来平昌乡村游了。他告诉记者,平昌乡村旅游环线上的许多景点都令人流连忘返,但李家大院最令他着迷,“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彷佛回到了遥远的唐宋农耕时代,特别美!

  修旧复旧建新村,给李家大院带来了众多游客,村民们开店、办农家乐,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李海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开的“巴灵客栈”农家乐中午有7桌客人。

  “来过的客人都赞叹这里的景色很美,乡村的味道很浓。如果当初政府决定大拆大建的话,就毁了这好资源了!”李海说。

  可回想当初,李海却不这样想,二十岁出头就外出务工的他,经过十多年的打拼有了一笔积蓄,看到邻村民意村的新居建得漂亮,他也打算回家来拆掉旧房修建新居。当他兴致勃勃去办建房手续时,却被告知:这里不能随意拆房,也不能随意建房……这给了他“兜头一瓢凉水”,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家建个房咋还有那么多的条条款款?对政府的决定有着很大的抵触意见。后在乡、村干部多次做工作下,他才勉勉强强接受了改造提升的意见。

  “想不到效果有这么好!”李海说,改造提升的花费比建新居少多了,结余下来的钱他就开办起了这家“巴灵客栈”农家乐,“如果是建新房,我的积蓄肯定会花光的,说不定还会背点债,早出去打工了,咋还开得起来这农家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