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靶向精准扶贫”见成效
(罗凌) 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以来,巴塘县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依托浙江东西扶贫、双流新津对口支援和省级单位对口帮扶,着力七个点进行“靶向精准扶贫”,成效良好。
农旅造血
该县大力推进8000户“小粮仓”扶贫项目建设和中心绒土地确权试点工作,加力建设万亩玉米高产基地、万亩优质青稞基地、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和千亩特色林果基地、千亩生态中藏药材(玛咖)基地、千亩绿色蔬菜基地、千亩酸石榴基地,带动贫困群众户均增收300元。以“一核三区一带多点”发展思路主动融入环亚丁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打造中山广场文化休闲区、龙王塘非遗文化展示区、滨河路娱乐消费街区,投入2000余万元推进甲坡顶鲜花音乐小镇建设。建成后,将极大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推进农牧民致富增收。
五大工程
走进高原江南巴塘,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片和谐景象,人民安居乐业,发展势头良好,“五大千万工程”贴近民生,加快推动了精准扶贫的步伐。该县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实施“富农惠农扶贫千万工程”,玛咖、酸石榴、蔬菜等特色基地带动了贫困群众有效增收。着力解决覆盖19个乡镇122个行政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180个困难问题,9座同心桥、2条同心路、15条同心渠,实施“阳光惠民扶贫千万工程”,让农牧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完成11个寺庙线路、消防栓和饮水管道改造,实施7座寺庙危房改造工程,实现16座寺庙通路、17座寺庙通电通电视通电话、13座寺庙通水,持续开展爱国守法寺庙和民族团结进步寺庙创建活动,发放奖励资金500万元。将494名贫困僧尼纳入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范围,发放救助资金88.8万元,“牵手暖心扶贫千万工程”纵深推进了“同心同向”工作。今年,该县还将启动“寺庙路灯点亮”工程。启动实施“防灾减灾扶贫千万工程”,发布各类灾害预警信息56期,做到迅速预警、及时防范;培养了一批防灾减灾队伍,整合使用防灾减灾机具,妥善处置了“4.21”中咱森林火灾次生灾害和12个乡镇的28起地质灾害,让5000余名贫困群众直接受益,防灾减灾工作走在全州前列,获得全省先进。“安居关爱扶贫千万工程”让10个乡镇、592户贫困农牧民告别危房。改造棚户区330户,将廉租房与安心工程打捆,建设310套住房,改善贫困对象住房问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9%;加快推进中咱、措拉两所敬老院建设,维修改造9个贫困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建成中咱及夏邛2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施“健康惠民扶贫千万工程”,为全县农牧民补贴购买医疗保险,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坚持开展农牧民健康免费体检和送医上门义诊活动,加大白内障、包虫病等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力度。严格落实计生三项制度,惠及贫困群众515户2574人。建成党巴、中心绒2个乡镇标准化卫生院,建成31个村级卫生室,打造“川滇藏结合部藏区群众最满意医院”。实施“文化宣传千万工程”,高起点打造了藏区第一支由贫困农牧民子女组成的“巴塘天籁童声合唱团”,这张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已成为北京著名将军后代合唱团第一支少年分团,走进北京,走进央视少儿频道,走进台湾,拟于今年末赴澳大利亚参加中国艺术节。建成122个农家书屋和44个农民体育健身项目,发放并安装1100套村村通直播卫星设备,覆盖19个乡镇、15座寺庙。配备16个乡镇文化资源共享设备,农牧区公益电影放映1464场次,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网”建设
记者了解到,巴塘县将“三网”建设纳入大扶贫中,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该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廖学华介绍说:“巴塘县积极构建“水网”,巴楚河引水工程覆盖3乡14个村,夏邛镇8个贫困村直接受益,财政配套1000万元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东南引水工程将让7个乡镇1.8万贫困群众得到实惠,38处人口饮水工程解决了3942名贫困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完善“路网”建设,全面抓实“交通三年集中攻坚”大会战,主动对接国道215线改造项目和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全力打通格木到亚丁机场通道建设,建成总长79公里的9条村通畅道路以及62公里安保工程、8座便民桥梁,努力搭建较为完备的交通网络。全力延伸“电网”,川藏电力联网500千伏外送骨干电网工程竣工投产,以竹巴龙、波密、苏哇龙35千伏输变电线路为重点的“电力天路”解决了14个贫困村770户2285人的用电问题。今年巴塘县还将采取光伏发电的方式,解决248户1222名贫困群众用电问题,力争到年底全面消除无电户。不断夯实水电路基础设施,惠及全县19个乡镇122个村的8844户2.65万名农牧民群众。”
党建引领
2015年是党建工作提升年,巴塘县3000余名干部职工与4万余名农牧民群众结对认亲,实施“党建提升千万工程”。该县还严格要求各部门、各乡镇将党建和作风建设工作经费不低于预算公务经费20%的标准,列支项级科目。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了1个乡镇、13个村作为软乡弱村整顿对象。据该县组工干部介绍:巴塘县将173名三老干部生活补助从每月300元提高到每月450元,超出州上要求30元,其中孤寡三老干部的生活补助从300元提高到每月500元,此项工作走在全州前列。
五个全州第一
巴塘县深入实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尝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爱心帮扶新途径,设立了“贫困农牧民就业援助基地”和“大中专青年创业基地”,实现了“五个全州第一”,即:政府购买公共服务653人,财政配套资金1242.71万元,就业工作扶持力度走在全省前列,排在全州第一;2009级、2010级“9+3”毕业生登记就业160人,就业率达100%,位列全州第一;结合全州“爱心帮扶”工作,积极开展“11.19”爱心慈善日活动,引导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扶贫,2014年募捐1047万元,居全州第一;为1091名持证残疾人制定帮扶方案6170项次,发放699名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阳光家园居家托养补贴56.92万元,投入18万元转移安置360多名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以中咱吗咖种植、中心绒特色养殖等产业辐射带动102户残疾人家庭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使他们走上致富之路。残疾人“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工作获得全省先进,居全州第一。对困难退伍军人和烈士遗属加大关爱力度,发放人均5000元救护资金,位列全州第一。
四个优先
在面向全县招录公益性岗位时,巴塘县坚持“四个优先”原则,即:优先将照顾健全烈士配偶的后代24人纳入公益性岗位;优先将贫困孤儿纳入公益性岗位;优先招收农村贫困退伍军人为协警;优先将因灾致贫的地巫乡搬迁至县城的100名特困群众招录进林业打火队,兑现每人每月1600元工资,着力打造半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
发展教育
2012年,巴塘被州委、州政府确定为打造“川滇藏结合部教育文化强县”,为实现“打造农牧民群众满意学校”的目标,该县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力度、投入力度和争取力度优先发展教育,在全州率先将20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实到贫困乡镇寄宿制学校工勤岗位,加强寄宿制学生管理;率先实施贫困乡镇校园信息化建设,全县35个贫困乡村学校的229个教学班实现电子白板班班通,受益学生7369名。近三年,教育扶贫累计投入达到4.95亿元,初步构建了集幼儿园、小学、中学、职高为一体的藏区一流义务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免费义务教育向高中阶段延伸,全县入学率达到97%,巩固率达到98.9%,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州教育发展先进县。总投资4亿元的教育园区将是全州硬件条件最舒适的学校之一,计划在今年底前实现精彩亮相。
通过“靶向精准扶贫”,截至目前,巴塘县实现80%行政村通路、95%行政村通水、90%行政村通电、95%行政村通讯和90%行政村通电视。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全县贫困面逐步缩小,群众的幸福指数正在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