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幸福美丽之花在巴山深处绽放

23.05.2014  19:25

——巴中市以“巴山新居”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开发工作综述

记者 李由之

  2011年9月中旬,连续几天暴雨、大雨以及由暴雨、大雨诱发的大面积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巴中大地肆虐……同年9月18日,南江县元潭乡场陷入一片汪洋之中,这个距巴中主城区仅20多公里且位于骨干公路线上的富庶乡场一时间变得满目疮痍……

  一

  大巴山深处这1.23万平方公里土地,是400万巴中人祖祖辈辈生产生活之地。这里资源富集、生态良好、人民勤劳,却又不得不面对各种频繁的自然灾害。以2011年9月为时间节点,由此上溯:2010年7月,通江县陈河乡遭遇特大暴雨及泥石流袭击,通江县城也两次面临半城被淹的险境;2009年7月,平昌县城及云台等沿河乡镇遭遇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

  面对自然灾害,巴中人民在各级党政带领下从来就敢于抗争,并在抗争中成熟起来,抵御灾害的能力和观念正在走向现代化。

  “不能陷入年年有灾年年救的怪圈”。这是当时上任仅半年时间的市委书记李刚在2011年9月视察全市各地灾情时向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工作要求,主导思想是趋利避害、建设新家园。从那时起,一项全新的事关巴中“三农”工作全局的决策被紧迫地提升到战略层面,这就是以“巴山新居”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随后,市第三次党代会将其确立为全市“三农”工作总抓手。

  二

  在巴中建地设市20多年历程中,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向来是历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但从观念意识和路径选择的战略层面而言,惟有市第三次党代会第一次把农村工作与城市工作完全结合在一起。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战略导引下,“全域巴中”、“全域扶贫”、“三三六六”、“四级城镇体系”、“中心村”、“聚居点”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操作规程应运而生,巴中的“三农”工作迎来历史性跨越新阶段。

大巴山,千山万壑、河流纵横、森林密布。战争时期,这些元素是红军抗击强悍对手的屏障;和平时期,这些元素却成为阻碍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巨大障碍。几十年来,巴中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顽强拼搏,奋斗不息,为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富裕、美丽、文明的新巴中。新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怀支持下,巴中终于找到了“以‘巴山新居’为抓手的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这一向贫困发起最后冲击并坚信一定能够取得完胜的战略和路径。

  三

  截至目前,以“巴山新居”为抓手的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已经实施两年半。初夏时节,人们无论从东南西北的哪个方向进入巴中,都能为沿途那些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别致而整洁的“巴山新居”以及围绕新居展开的现代产业气息所感染。玉金村(巴州区)、高店子村(恩阳区)、通木村(平昌县)、长滩村(南江县)、王坪村(通江县)等“巴山新居”就像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绽放在巴山深处……

  以“巴山新居”为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是巴中“三农”工作史上的“大手笔”。“巴山新居”建设模式,是一种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基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为保障、以连片扶贫开发为重点的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催生农村社会转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是全面小康在广大农村所展示出来的优美画卷。

  四

  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共建成幸福美丽新村中心村38个、聚居点935个、聚居农户8.52万户,保护型新居0.89万户、改建型新居2.98万户、新建型新居11.66万户,配套建设农村廉租房1002套。

  建设“巴山新居”,在“全域巴中”、“全域扶贫”,以及“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理念指导下的总体规划是龙头。《巴中市“巴山新居”十年规划(2011——2020)》显示:全市共确定了100个片,180个中心村(含新农村综合体),2380个聚居点,覆盖41.39万户、124万人,要求从2011年按照11.3%的进度,2012年——2015年按照17%的进度推进新居建设,2016年——2020年完成余下的30%。

  建设“巴山新居”,充分发挥群众自愿前提下的主体作用至关紧要。在41.39万户贫困户、受灾户、避灾避险搬迁户中,6.25万户有落户城镇意愿,6.21万户有在原址改建或散居意愿,因而全市“巴山新居”建设确切户数为28.93万户,10年动态投资资金总额约700亿元,其中农户自主投入占70%以上,财政投入仅占21.6%。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任务,没有群众的自主自愿,是根本达不到目标的。

  建设“巴山新居”,扶贫攻坚,让农村贫困群众收获阳光雨露,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求。2011年统计得出,巴中全市贫困群众86万人,80%在农村。在“巴山新居”建设中,将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政策和建设模式扩展到农村,是巴中“三农”工作一项创新举措,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建设“巴山新居”,必须以现代产业作支撑,平昌县元山——得胜一线“巴山新居”的崛起,吸附了全县40%的养殖大户,吸引了浙江温氏集团和雨润集团等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落户入驻。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人文传统,积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成传统农业升级及农村社会转型,是巴中这样的传统农业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重点涵盖核桃、巴药、生猪、土鸡、果蔬、茶叶、通江银耳、南江黄羊、七彩林业、乡村旅游等众多涉农特色产业。

  五

  “巴山新居”建设一路前行。

  在近三年的历程中,几个关键的节点对于全市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的顺利运行具有重大意义。分别是:2012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2013年5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2013年5月市委三届六次全会、2013年10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视察巴中并在平昌主持川东北片区新农村建设座谈会、2013年底市委三届七次全会、2014年2月省委十届四次全会、2014年3月巴中被确立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综合)标准化示范市”,以及2014年4月16日全省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电视电话会……

  上述一系列的重要会议及省委主要领导的视察活动,对于我市以“巴山新居”为抓手的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巴中的新村建设也因此始终行走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条:一是科学规划、分类实施,统筹推进新村建设;二是产业先行、产村相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完善功能、配套服务,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及农村社会和谐指数;四是改革推动、创新驱动,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按照《巴中市“巴山新居”十年规划(2011——2020)》,今年及明年,全市新村建设的推进指标是分别完成总任务的17%。加上前三年的指标完成量,到“十二五”末,全市“巴山新居”建设进度将达到70%。2016年后5年,全面完成规划目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