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委书记李刚:加大开放合作 全域扶贫 实现绿色崛起

30.01.2015  12:57

 

四川省人大代表、巴中市委书记李刚接受人民网四川频道专访。

(王思涵 黄娟 王洪江)巴中曾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近年迎来了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是怎样的发展思路让巴中走上了追赶跨越之路,在新时期,巴中又将规划怎样的发展目标?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人民网四川频道就有关问题专访了四川省人大代表、巴中市委书记李刚。

人民网:巴中曾是“老少边穷”典型地区,近年来迎来了大开放、大合作、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请问巴中在扩大开放合作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有哪些成功做法?下一步有哪些具体的思路和打算?

李刚: 对于巴中这样的后发地区,差距在开放,希望和潜力也在开放。从区域大格局看,巴中区位效应成倍增长。随着交通条件的全面改善,尤其是7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1个机场为主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巴中从昔日的路网末稍加快成为川陕渝结合部的区域交通枢纽、连接成渝—关天两大经济区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经济通道。同时,巴中作为国务院确定的秦巴山片区重要中心城市和省委省政府“四大扶贫攻坚行动”的重点区域,国家和省上给予更多关心支持。同时,巴中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期、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日益凸显。更为重要的是,全市干部群众渴望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异常强烈,干事创业的劲头非常足,这是巴中后发追赶的强大内在动力。

我们把扩大开放作为全局性工作和战略性举措,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奋力抢抓新机遇,努力以扩大开放激活力、增动力、谋出路。一是始终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既打开“山门”,更打开“心门”,以宽容包容之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二是突出园区建设、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大园区、大物流、大通关、大开放格局,不断增强产业吸附能力、承载能力、配套能力。三是坚持“非禁即入”、环境至上、可持续发展,优质高效服务,努力建成“投资洼地”。

近三年来,我们突出成链式、集群式招商,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新引进企业613家,累计到位资金900多亿元,新引进海螺水泥、中航工业、法国安盟等12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巴中。去年巴中市招商引资再获丰收,到位资金增速连续4年居全省前茅,是2011年的近6倍,实现从十亿级到三百亿级新突破。

下一步,我们将主动适应对外开放新常态,继续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巴中加快发展的主动力,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吸引市场要素,实现量和质的同步提升,千方百计保持投资增长速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于全国、全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转型,加快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坚定不移在大开放中大崛起。

人民网:我们知道巴中地处秦巴山区,是森林覆盖率很高的城市。拥有这么良好的生态资源,巴中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实现绿色崛起?

李刚: 对于欠发展的巴中来说,良好的生态是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也是“金字招牌”。我们把握自身优势、市场空间、政策支持的结合点,大力培育以生态为特色的新增长点,努力走出一条生态支撑、高端切入、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之路。首先,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既要富一方百姓也要养一方山水,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完美统一。

其次是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刚性执行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发展规划,正在加紧编制“大农业”发展规划和中长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保证生活空间,确保农业生产空间,优化工业建设空间,扩大生态空间,努力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按照“现代森林公园城市”定位,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把城市、村镇、新居“”在森林里。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初步形成市—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和聚居点的新型城镇形态。

然后,我们要着力变生态为业态,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和突破口,推动生态建设与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农业上,以打造生态农业基地为方向,成功创建省级“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市”,被命名为全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区域性综合绿色农产品品牌“巴适巴食”打造、推介取得实质性突破;工业上,坚持高点起步、高端切入,着力构建以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最小化污染物排放为特征的生态工业系统。初步形成了机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食品饮料“四大重点成长型工业”。特别是发挥丰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努力把巴中建设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山地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此外,我们成功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光雾山、诺水河、佛头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最后,要守住生态底线,强化生态安全保护。一方面,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建立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大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控力度,严格环保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实施差异化的分类考核,生态保护区侧重于生态保护优先的考核导向,取消了对两个县的GDP考核,生态经济类指标占所有考核指标权重的30%,生态保护类指标占30%。同时,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让生态文化深入人心,转化为每个人的行动,保护好好山好水好空气。

人民网:您刚才提到巴中是省委确定的重点扶贫地区,那么,在新时期巴中的扶贫开发有哪些实践创新?

李刚: 巴中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核心区域,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区域性整体贫困。三县两区均是国家、省级贫困县区,还有近50万贫困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八分之一。二是贫困程度深。巴中人均GDP仅占全国的29.4%,占全省的3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全国65%,占全省78%。三是稳定脱贫难。基础差、底子薄,自然灾害频发,培育主导产业难度大,稳定增收渠道少,很容易返贫。

为此,我们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民生、最大的任务、最大的责任,坚定不移向贫困宣战,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新路子,努力挖掉“”根,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方面,坚持全域扶贫,突出园区、新区、农村新型社区“同步建设”,把扶贫开发融入整个区域发展,大力实施“巴山新居”、乡村道路建设、产业扶贫、教育提高、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六大扶贫”工程,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驱动,促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导致贫穷落后的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坚持规划到户、到人头,对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逐户制定针对性扶贫措施,组建808支群众工作队深入建卡贫困村蹲点帮扶,2万多名基层党员干部一一挂包贫困户,通过精准“滴灌”,确保“不落下一户贫困户”。特别是对全市农村土坯(危旧)房,全面摸清底数,实施优先改造,确保群众住房安全。

还要坚持群众主体与政府主导、市场主力相结合。一方面,强化群众主体。探索推行“三自三议三互动”群众决策机制,“巴山新居”建设和连片扶贫开发标准由群众定、规划由群众议、新居由群众建、社区由群众管理,重大项目坚持“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审议、全体村民决议的程序,杜绝大包大揽,充分强化群众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强化政府主导。坚持“大扶贫”理念,全市上下整合力量、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有效发挥了各种资源、力量、项目和资金的乘数效应。特别是以建强基层组织为核心,为扶贫开发提供坚强堡垒作用,选派837名机关干部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不脱贫不撤出。第三,强化市场主力。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通过市场力量推动土地集中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流通服务业、乡村旅游业“六大产业”体系,基本实现了产村相融,有力推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同时,要坚持兜底保障与智力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只有做到标本兼治,才能斩断贫困“穷根”。一方面,通过提高低保、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和教育、住房、饮水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兜底式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存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坚持能力至上,扶贫先扶智,着力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年培训贫困农民10万人(次)以上,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10万人以上。培育农村科技大户7.5万户,70%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1—2项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到2014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87.1万人下降到43.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27.2%下降到13.9%。去年,全市按照100片的总体规划,新完成覆盖212个村的15个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减少贫困人口11.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95元,同比增长12.3%。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现场会、全国扶贫骨干培训班在我市举办,统筹城乡“3366”做法和“1+6”连片扶贫开发机制被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并确定为扶贫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