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微田园”上作大文章

21.03.2014  11:04

 

微田园方便生活,又是一道风景

(通讯员 王永春)背后山坡上林竹丰茂,前面大河波光粼粼,一栋栋青瓦白墙富有江南特色的房子依山而建,错落分布于大渡河边的青山绿水间。房屋四周是竹篱笆围起的一畦畦绿油油的青菜白菜、翠嫩的豌豆尖、碧绿的葱苗,而一棵棵含苞欲放的桃树、李树更是将新寨衬托得格外宁静美丽,这是笔者近日在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先锋彝家新寨见到的情形。走进村子,只见村民们有的在播种,有的在进行田间管理,有的正在采摘蔬菜。“俗话说得好,近地家中宝,跨出门口就是菜园,要吃的时候摘回去就下锅,新鲜又方便”一位正在地里摘白菜苔的村民高兴地说。这是峨边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0年,峨边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以来,已建成彝家新寨50个,新建和改建住房5800多户,惠及2.8万人,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更好更快实现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过上好日子”的目标,该县2013年9月在五渡先锋、毛坪老丫等四个村寨启动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试点工作,引导带动农户合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发展庭院经济,美化绿化家园。

 

据毛坪镇负责人介绍,该镇在“微田园”建设中根据农户房前屋后空地地形,采取石块堆砌、竹编打围、栽种风景树等方式,建成经济适用、自然美观的围栏。充分考虑海拔实际、土壤情况、群众喜好、季节因素,引导群众合理选择种植品种。同时积极邀请县上的专家深入地块进行技术指导。发展中该镇依托龙头企业,免费为村民供种,并回收产品,在新寨中突出产业发展。该镇以新寨“微田园”建设为契机 ,推出“观山水、赏新寨、游田园”特色乡村旅游,已发展2家农家乐,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该县将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为实现彝家新寨“微田园””全覆盖,今年将加大建设力度。该县成立了“微田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相关文件。按照“因地制宜、分门别类”的种植原则,将“微田园”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促进“家门口经济”发展。结合“机关进新寨、干部帮农户”活动,成立服务小组,形成县、乡、村三级干部“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帮扶,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对农户进行免费种植技术指导,努力引导和帮助群众建设“微田园”。在 “微田园”建设中,该县将突出“”和“”二字,努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在群众种植蔬果等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帮助农户畅通销售渠道,解决剩余蔬果的出售问题,增加群众收入。利用“微田园”建设,积极鼓励农户以“生态、绿色”为特色,积极探索“微田园”乡村旅游,引导群众发展农(彝)家乐,发展壮大“微经济”,不断丰富“微田园”内涵。为鼓励群众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峨边将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微田园”建设,今年将拿出20万元作为“微田园”建设农户奖励资金。重点打造10个“微田园”示范点,在示范点的建设质量上下功夫,把该县发展态势较好的马铃薯、猕猴桃、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在“微田园”中深入推广,使各具特色的种植成为彝家新寨建设中的又一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