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加强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的积极探索

25.11.2014  13:04

  峨边是全省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重点县,2010年启动实施彝家新寨建设以来,投入资金7.9亿元,建成彝家新寨50个,其中市级示范村6个,极度贫困村2个,新建和改建住房5861户,惠及群众2.8万人,彝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微田园”建设作为改善彝家新寨环境卫生、优化人居环境的有力举措,是助推群众产业增收的有益补充。峨边自去年9月启动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试点工作以来,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和“微经济”发展做文章,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党政重视抓部署,迅速启动。为确保“微田园”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我县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迅速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委组织部、团县委、县扶贫移民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微田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团县委具体牵头负责“微田园”建设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深入到各彝家新寨,采取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调研,制发了《峨边县开展彝家新寨“微田园”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先后3次召开协调会,研究工作,解决问题,为扎实推进微田园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二)结合实际抓规划,示范带动。我县始终坚持“以点带面”的原则,通过调动群众积极性,树立典型带动“微田园”建设。县级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先后多次深入各彝家新寨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情况,结合各村产业规划,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新寨制定了不同的种植规划。2013年,我县共确定了五渡镇先锋村、毛坪镇老丫村、黑竹沟镇底底古村和哈曲乡解放村4个彝家新寨25户群众进行试点种植。在验收合格后,我们对15户群众授予了“党团共建彝家新寨‘微田园’示范户(田)”称号,公开挂牌示范,并给予每户现金奖励。通过鼓励积极性高、成效好的农户打造“微田园”,不断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微田园”。

 

(三)县乡联动抓落实,扎实推进。以开展“机关进新寨、干部帮农户”活动为契机,协调示范户帮扶部门及人员,采取“1+1”模式结成对子,整合资源,指导带动,倾力打造“微田园”示范户。与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相结合,积极发挥村组干部、团干部、西部志愿者的作用,通过进村入户等方式,广泛宣传“微田园”的建设意义、发展思路和目标,调动群众积极性。落实乡镇团委书记为“微田园”建设第一责任人,由1-2名团干部联系帮扶1户示范户。协调县农业局指派专家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微田园”建设一户成功一户。

 

二、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一是干部思想认识不够。个别部门、乡镇和村组干部尚未深刻领会“微田园”建设的重要意义,还没有把“微田园”建设与优化彝区人居环境、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等联系起来,致使工作推进还不够扎实,工作配合还不尽到位。二是群众思想认识不够。个别群众思想观念还未转变过来,认为“微田园”建设仅仅就是种菜,种什么、怎么种都是农户自己的事情,只要能自给自足就行了,导致对“微田园”的发展不够重视。

 

(二)积极性还不高。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个别农户在“微田园”建设上较为被动,甚至不以为然,加之缺少资金的激励,一些群众凭守旧有经验,不愿接受政府引导种植的作物。有些农户在搬入新寨前有自己的土地,所以不愿在新寨的“微田园”里种植作物,认为那不仅仅是“自己的事”,选择应付了事。由于个别彝家新寨存在土地归属不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压抑了群众发展“微田园”的积极性。

 

(三)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发展,资金是关键,“微田园”的建设也是如此。由于县级财政十分有限,在“微田园”建设上的配套资金投入不足,加之上级补助资金较少,致使“微田园”建设工作在推进过程中较为困难。建议上级部门将“微田园”建设纳入彝家新寨建设配套产业规划,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扶持,将地方政府适当补助与农户出资相结合,努力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推进“微田园”建设上台阶。

 

三、几点建议

 

微田园”建设作为一项利好的惠民工程、民生工程,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创新思路,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微田园”在全县彝家新寨发展壮大。

 

(一)加强宣传引导,突出群众主体地位。要发展“微田园”,统一思想认识是关键,只有把群众的思想认识转变了,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微田园”才能在各个彝家新寨开花结果。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桥头堡”作用,进一步发动团干部、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等在彝家新寨深入宣传“微田园”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农户真正明白“微田园”建设工作关键在于自身,把“微田园”建设好,才能真正现实乡村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才能实现“口袋”与“脑袋”共富双赢的效果。

 

(二)科学做好规划,加大帮扶指导力度。一抓规划。严格按照“因地制宜、分门别类”的种植原则,将“微田园”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在彝家新寨产业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种植方案,确保“微田园”在作物种植上符合实际,避免出现“种不活、种不好”现象,促进“家门口经济”发展。二抓指导。结合“机关进新寨、干部帮农户”活动,成立服务小组,形成县、乡、村三级干部“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子帮扶,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对农户进行免费种植技术指导,努力引导和帮助群众建设“微田园”。三抓帮扶。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微田园“建设,2014年我县力争从“消除贫困·情暖彝乡”爱心资金中列出20万元作为“微田园”建设农户奖励资金。

 

(三)建亮试点村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4年我县将在巩固提升去年4个试点村寨的基础上,重点打造10个“微田园”示范点,在示范点的建设质量上下功夫,把我县发展态势较好的马铃薯、猕猴桃、高山蔬菜、玉米等特色种植业在“微田园”中深入推广,使各具特色的种植成为彝家新寨建设中的又一亮点。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通过峨边新闻网、电视台等平台对“微田园”建设的经验和成效进行全面推广,并邀请试点成功农户到其他彝家新寨进行现身说法,带动群众积极投身“微田园”建设,力争2014年实现全面覆盖。

 

(四)把握建设重点,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微田园”是以改善彝家新寨环境为任务,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的的一项惠民工程,归根结底是为了群众能过上好日子。因此,在“微田园”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将突出“”和“”二字,努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一是在群众种植蔬果等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将想方设法帮助农户畅通销售渠道,解决剩余蔬果的出售问题,增加群众收入。二是在“微田园”打造成功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农户以“生态、绿色”为特色,积极探索“微田园”乡村旅游,引导群众发展农(彝)家乐,发展壮大“微经济”,不断丰富“微田园”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