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云村的幸福——苍溪县岫云村的“脱贫帮扶模式”调查

27.07.2018  13:45

 

      太阳山,由北向南横亘在离苍溪县城50公里的白驿镇境内。站在山巅,苍野茫茫。遥望山脚的岫云村,蓝天白云下,山村小洋房错落有致……

      2016年岫云村被评为省级四好村,2017年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目前全村246户人家有153户购买了小汽车。短短十年时间,岫云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幸福路。

      6月26日,雨后初晴,记者来到岫云这个花团锦簇的美丽小村庄。我们走家串户,遇见的村民脸上都挂着甜美的笑容,话语里都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幸福

      ……

      我一定要把订单完成好

      院子边一群豆花鸡正在欢快觅食,圈里猪的鼾声连连,核桃树上的果实压弯了枝头……

      正在给鸡喂包谷的郑荣华虽然手脚不咋利索,见有客人来,放下活路热情的招呼我们“快坐快坐”。

      1988年发现患有类风湿后,郑荣华的手脚关节日渐变形,逐步丧失了劳动力,丈夫又有智力残疾,郑荣华一家成为村里的贫困户。

      “病了以后我莫法做重活,只有喂养一下猪呀鸡呀啥的。前些年,鸡下了蛋,猪也养肥了,又很难卖出去。每次卖猪都要找亲戚邻居帮忙,很麻烦。2015年,村支书李君把我家的两头猪放在网上拍卖,一下卖了7600元。从那以后,我家按照传统方式喂养的猪、鸡,种的蔬菜、粮油啥的都是李书记他们帮着卖。”郑荣华话语质朴。

      “现在生活咋样,还有啥困难吗?

      “我们的传统农产品不愁销,日子越来越好过,感到很幸福。我们加入了‘私人订制·一品一家’活动,今年我家签了两头肥猪、20只土鸡、1000个土鸡蛋的‘大’订单,总共12000元我们也拿到手了。现在愁的是怕年底1000个鸡蛋不够数,所以我准备再养一窝土鸡,一定要把订单完成好。”郑荣华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在乡村振兴教育基地建筑工地旁边的菜园子里,86岁的王泽淑正在摘牛皮菜,放下手中的活,她和我们拉起了家常。

      “您这么大年龄了,干活行不行呀?”我们有些担心。

      “你们年轻人莫看我年纪大,我一年到头就是闲不住,喜欢做喂鸡打猪草这些事。呵呵!”老奶奶虽然有些耳背,可精神头很好,堆满笑容的脸上皱纹褶子很是明显。

      四年前,岫云村通过“远山结亲·以购代捐”活动,销售村里的“时光鸡”、“岁月鸭”、“年华猪”、绿色蔬菜和有机粮油,城里人吃上了地道原味的生态农产品,村民们的腰包也慢慢鼓了起来。

      “第一年,我养了两头猪5只土鸡。猪要养足12个月,只喂包谷、红苕和青饲料,鸡都在地里散养。当年,与我家结对的‘成都亲戚’全部买了,收入6000多元。后来,‘成都亲戚’说我家的猪肉很香很好吃,也就一直和我们结对了。今年春节前,‘成都亲戚’还到我家来了的”王泽淑的言语中,洋溢着自豪与幸福。

      真正吸引我的是青山绿水好空气

      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沿着开满格桑花的石板路来到“感恩亭”,亭子右边的山坡下有一片桃园,一位老人正在挖排水沟,一条雪白的长毛大狗在一旁不停地跳跃嬉戏着。

      “老乡,在园子里务工多少钱一天?”记者问。

      “我干的是义务工,没有工资哦。”停下手中的锄头,老人一边擦着汗水一边说。

      “这是为啥?”记者有些不解。

      “刚刚是给你们开玩笑。这块地是我儿子回来承包的,种的桃子和李子树。今天,我是来帮工的,儿子在下面地里除草呢。”老人指着山下笑着说。老人叫李奎华,今年78岁,是一名退休森工。

      按照李奎华手指的方向,我们顺着盘山水泥路来到山下,远远就看见桃园的路边停着一辆越野车,刚割完杂草的李伟荣正在给桃树修枝。今年51岁的李伟荣一直在成都经商,而他作出返乡创业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

      李伟荣告诉我们:“今年春节回家过年时,看见岫云村变了,而且变得很快,变得很美。硬化的村道四通八达,原先村里的草房被瓦房和小洋楼代替,村里正在打造生态产业园。村支书李君希望我回来为家乡做点事,我只考虑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便与村委会达成协议,承包了130多亩坡地,栽植了7000多株桃树、李树。

      “真正吸引我的是家乡的青山绿水和好空气。在岫云住了3个月,早上起来不咳嗽了,身体比以前好了。”李伟荣说,“现在我种的桃树、李树,全部使用农家肥,人工除草,生物杀虫,为的就是要保护好这里的绿水青山,打好园区生态这张牌,把城里人吸引到乡下来,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何况这里每天都有纯净的好空气呼吸,比城里人幸福多了。”李伟荣黝黑的脸上,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十年探索走出脱贫帮扶创新路

      从走进岫云村开始,我们的耳朵里就不时听到隆隆的推土机声。岫云生态产业园区的10公里道路刚刚完工,进村的道路也扩建完成,生态竞技垂钓池、游客停车场正在开挖建设……

      岫云村的变化太快了,一天一个样,一月大变样。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说:“岫云人是幸福的,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好时机。

      其实,为了抓住这个好时机,李君带领乡亲们整整探索了10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李君辞去成都年薪18万的企业经理工作,毅然回村当起了村支书。10年来,李君先后创造了“远山结亲·以购代捐”、“私人订制·一品一家”、“岫云村扶贫体验餐厅”等脱贫帮扶模式。

      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的“岫云村”汤馆扶贫体验餐厅现有员工23人,绝大部分都是岫云村或者岫云周边村子的,其中有8个贫困户家庭成员。

      24岁的向文科家在苍溪县城,201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扶贫体验餐厅上班。“我在这里推销自己家乡的优质农产品,三年来,我不仅收获了事业,还收获了爱情。去年我和同在体验餐厅上班的小郑结了婚,现在已经当上爸爸了。”有些内向的向文科幸福挂在脸上。

      “岫云村”汤馆现在每天有2万元左右的销售收入,加上客户体验后的定制消费,一年可以消耗价值1000多万的农产品,能彻底的解决岫云村以及周边村里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可以帮助一千个农村贫困家庭脱贫。村集体以村品牌入股,一年可分红15万元左右,全村994人集体经济收入人均可达158元以上。

      “开设扶贫体验餐厅,把一个村作为品牌来打造,通过品牌实现农产品的增值,通过餐厅把城市和农村连接起来,让村里的农产品有稳定的销售通道,贫困户有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的新门路,这是一条适合没有任何特殊资源的偏远山区农村实际发展路子。这样的‘岫云脱贫帮扶模式’具有很大的复制和推广价值。我们决定在成都再开两家藏区县贫困村的体验店,在苍溪县把体验网络扩展到70多个村。”李君说。

      2018年2月12日,李君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召开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并作了交流发言。截至目前,李君的团队已带动周边近100个村、3000多农户销售3000余万元农产品,其中贫困村32个,贫困户1800余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目前国家投资2000余万元正在建设岫云生态产业园,750平方米的乡村振兴教育基地‘初心馆’主体已经建成,建成后的‘初心馆’集展示教育、技术培训、医疗卫生和村委会办公于一体。你还可以通过猪儿妞妞APP在网上定制年猪,通过手机查看猪儿生长情况。”6月29日刚刚当选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的李君在电话里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我们下一步是依托岫云生态产业园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的城里人走进岫云的绿水青山,呼吸好空气,吃上无污染的生态农产品,与岫云人一道共同享受幸福的田园生活。

      (记者 张建明 白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