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小学校长: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冬天 请大家伸伸手帮帮忙
这200元该咋用 校长犯了愁
我省高海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今冬开始获得取暖补助
11月7日,立冬。本报“民情热线”接到来自甘孜州康定县甲根坝小学校长严小坤打来的电话:“想请你们‘民情热线’帮我们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原来,这所位于海拔3100米的农牧区小学,今年起享受我省新增民生项目:在高海拔民族地区,给予义务教育阶段每生每年200元的取暖经费补助。但由于甲根坝小学要迁建,打算安装长期的取暖设备“不划算”,目前只能采取一些应急办法取暖,效果又不是很好。“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冻红的小手,我和老师们都很心疼!”严小坤很着急。
这个冬天,学校该怎么合理、高效地用好取暖补助政策,让高海拔地区的孩子们不再受冻?11月10日,本报记者前往康定进行实地调查。
11月11日,甘孜州康定县甲根坝小学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们讲解使用烤火器取暖的注意事项。
□记者 江芸涵 陈建兵/文肖雨杨/图
[ 现场]取暖器升温慢,学生上课流鼻涕
夜里睡觉怕冻,两个学生挤一起
11月11日,星期一,早上8点,记者乘车从康定县城赶往100多公里外的甲根坝乡。途中,翻越海拔4500米高的折多山。山上满是积雪,汽车仪表盘显示,车外温度零下4℃。
经两小时车程,终于抵达甲根坝小学,校长严小坤已等候在校门口。尽管蓝天白云有阳光,但记者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依然觉得寒冷刺骨。严小坤说,这里早晚温差很大,孩子们早上8点上学,气温只有零下4度。即使出了太阳,只要是阳光没照射到的地方,也特别冷。
眼前的甲根坝小学比较破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教学楼有两栋,较老的一栋是一排平房,三间教室;另外一栋是三层楼房,上世纪90年代初修建,有6间教室。目前,全校有6个年级8个班,313个学生,其中192个寄宿。
一年级就一个班,位于楼房的底层,老师献德珍正在给孩子们上语文课。记者看到,这间60平方米大的教室,窗户紧闭。尽管孩子穿着县上统一配发的冬季防寒校服,但是师生们的脸蛋都冻得红红的,摸摸孩子的手,多数都是冰冷的,有不少孩子还不时流鼻涕。
讲台一侧,放着一个红外线电取暖器,另一侧放着电炉,这就是今年每间教室新配的取暖设备。记者走到取暖器前感受了一下,几乎要靠拢机身才能感受到热度,离开一米远都没有热气了,而教室内的水磨石地板又更增添了些冷意。献德珍告诉记者,由于热气不够,孩子们上课时还是比较冷,下课时他们就会跑到取暖设备前凑拢一块暖暖手。“一个红外线取暖器300元,一个电炉100元,我们今年冬天取暖目前只有靠这个了。”严小坤说,由于近期甲根坝乡农网改造,停电时有发生,这个时候取暖设备就完全不能起到作用了。
甲根坝夜晚温度低至零下10℃左右,寄宿制的学生能睡得暖吗?六·二班的德吉拉姆带记者来到她住校的寝室,这里暂时还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由于寄宿制学生多、寝室床铺不够,她和一个同学晚上就挤在一个小床上。“垫的褥子和棉絮都是统一配备的,还加了毛毯,每晚睡觉前我们都会烫脚,挤在一起还是暖暖和和的。”
[ 担忧]炭火取暖,材料难买且存隐患
用电取暖,电炉危险且电费高
与平原不同,在高海拔地区冬季来得早去得晚。从头年10月到第二年5月,甲根坝乡的冬季有整整7个月,零度以下的日子占绝大多数,取暖问题一直困扰着严小坤。
此前,由于电压低,且经常停电,学校给每间教室烧木炭取暖,但是因为是在封闭的教室里烤炭火,烤不了多久,炭火引起的二氧化碳,就会让大家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这让大家对烤炭取暖有了不少顾虑。
但即便如此,作为高原上最直接的取暖材料,现在也基本上很少能用了。“这些年木炭越来越不好买,价格还从一斤30元上涨到80元,去年开始就根本买不到了,学校都是用的往年的存货。”严小坤算过一笔账,甲根坝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是每生每年500元,仅烧木炭取暖这一项,全校一个冬季下来就要花费3万元,这笔钱都是从500元里抠出来开支的。
“今年省上给我们民族地区新的惠民好政策,高海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每生每年200元的取暖经费补助,真是我们藏区孩子的福音啊!”严小坤和师生们一直盼着的这笔钱,终于在10月上旬到账了。
可怎么花这笔钱一下子成了难题。严小坤了解到,县城内的一些学校今冬安装了地暖,效果非常好,既环保又安全,如果甲根坝小学也能安装,那孩子们就不会冷了。
但是,地暖安装在今冬肯定不现实。按照康定县教育局的总体安排,甲根坝小学明年9月将迁至附近的新校址,那里正在新建一所甲根坝片区寄宿制学校。新学校将合并现在甲根坝片区内的甲根坝小学、朋布西乡小学的4-6年级、呷巴小学的4-6年级,所有学生全部寄宿制。这意味着,对目前的校舍任何装修改造都是不划算,造成资源浪费。
“所以只能采取应急办法,今冬只有忍一忍了。”严小坤很无奈,现在用200元补助,只能购置比较便宜的电炉和取暖器,但是温度提升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电炉非常危险,孩子们年幼好动,才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有人被烫伤了。
严小坤还有一个担忧,就目前的200元补助,只能解决眼前这种最便宜的取暖器购置费和运转的电费开支。“去年电价是一度0.33元,今年已经涨到0.47元,不晓得明年还会不会涨?”
[ 未来] 设想:安装地暖,利用太阳能
呼吁:各界援手,为孩子献爱心
记者从康定县教育局了解到,全县有20所学校的6000余名学生今冬享受到了200元的取暖经费补助。在农牧区学校中,目前县城内的一些条件好的学校采取安装地暖设备来取暖,一间教室的投资在2万元左右,200元的补助只能用于地暖的维修维护和运转,前期的设备投资安装都是财政另外拨款。“地暖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是加热效果好,而且环保又安全,取暖设备的后期运转维护费用靠每生200元的补助基本可以解决。”康定县教育局副局长杨佳荣说。
按照县教育局的方案,新建的甲根坝片区寄宿制学校将安装长期的取暖设备,初步设想是光电取暖——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再为地热提供能量,比目前的地热电暖更能充分利用高原阳光资源。
严小坤对于新学校的取暖方案非常期待,他认为这比烧炭火、电炉、红外线取暖器的加热效果都好,孩子们也会很舒服,如果寝室也能安装地暖,孩子们睡觉肯定也暖和了。但是,如果再加上太阳能,设备投资费用以及后期维护费用,也肯定不是小数目,“200元的补助实在是杯水车薪啊!”他希望上级财政能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补助力度,让这项惠民好政策能够带给孩子们实在而永久的温暖。
今冬,严小坤也想借民情热线向社会呼吁,不仅是他们,更多高海拔地区的孩子们在取暖设备还没有全部到位的情况下,请大家都伸伸手帮帮忙。“一条围巾,一双厚棉鞋,一双手套,一顶带耳朵防护的帽子,你的一片爱心,可以带给孩子们一个冬天的温暖。”
其他高海拔地区学校今冬如何取暖,有什么好的取暖经验可以借鉴?本报将继续对此予以关注。
新闻背景
为切实解决高海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冬季取暖问题,经省政府同意,从今年起,对我省高海拔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给予取暖经费补助。省财政按每生每年200元的标准定额补助,不足部分由州、县财政承担。我省仅有甘孜、阿坝、凉山三州的43个县部分义务教育学校海拔在2500米以上,共有义务教育学生29万多名。目前,取暖补助资金已经全部拨付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