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以精准扶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21.01.2016  09:34

 

  “十二五”期间,我州12.9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但仍有8万余贫困人口尚未脱贫,面对如此艰巨的扶贫任务,如何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州“两会”代表们积极献策——

以精准扶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阿坝新闻网马尔康1月19日讯(实习记者 肖玄 记者:杨刚 、颜天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通俗的一句话,点破了问题要害——贫困地区百姓脱贫,依然是我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为贯彻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州委十届七次全会指出,要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推进扶贫攻坚“五大行动”,精准实施扶贫攻坚“五项计划”,集中力量、强攻重点,整体联动、高效互动,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致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全力破解民生短板,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8.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0%,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形成全覆盖、高水平、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围绕“精准扶贫”纷纷出点子、提意见,确保贫困群众同步奔小康。

  【人物名片】蔡清礼、州人大代表、理县县委书记

  谈精准扶贫指向“一针见血

  ——扶持谁?必须注意“精准”二字

  精准识别是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提与基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扶贫要求的重要内容。

  我州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已经基本识别确立扶贫对象,但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脱贫人口不断更换、新增返贫人口增加,贫困户对象不断发生变化。

  面对如此变化,州人大代表、理县县委书记蔡清礼认为:“对已经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必须实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对比、反复确认,尽量避免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列入花名册,杜绝用扶贫资金养懒人的现象。”蔡清礼说,一旦出现帮扶对象中有财政供养人口、家庭有轿车等现象,就会导致老百姓不相信干部、政府,好事反而办成坏事。

  据蔡清礼介绍,在理县,每位贫困户的识别过程都是一样的。通过村民大会、村小组会议,由村干部、老党员等对贫困标准进行宣讲,确保扶贫政策能够深入人心;在前期入户调查的基础上,乡、村干部主持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推荐表决决定家庭经济困难户名单,最后进行公示。

  “建立贫困对象信息系统,健全动态管理制度。”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贫困户信息管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能够及时‘剔出’已经摘掉‘贫困帽’的群众,‘拉进’一批因病、因灾等原因返贫、致贫的群众。”蔡清礼说道。

  蔡清礼告诉记者,动态管理不仅能够及时掌握扶贫对象家庭情况、人均收入、致贫原因、生产生活状况等信息,根据不同实际制定扶贫脱贫计划,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有限的资源更加充分地落实到真正的贫困户身上,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在全面启动扶贫工作过程中,理县紧盯全县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从一村一户的实际出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力量推动扶贫攻坚。截至目前,理县贫困人口已由2011年的10317人下降到2015年的2907人……

  理县的精准扶贫在全州只是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我州强力推进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12.9万人摆脱贫困。

  此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代表们还提出建议:扶贫动态管理必须实时公开,以便村民监督,防止干部优亲厚友,一旦发现必须严肃处理。

  【人物名片】毛端喜、州人大代表、小金县县委书记

  为全面小康积极“发声

  ---怎么扶?确保帮扶精准到位

  乡村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一个个新村建设如火如荼,干部驻村帮扶立竿见影,生态扶贫走出绿色之路……精准扶贫的种子正在焕发生机,雪域高原农牧民群众与全省、全国各族群众共同实现小康的日子将越来越近了。

  如何让贫困村跟上经济发展步伐,改变落后面貌?小金县县委书记毛端喜有着自己的理解:“贫困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但最直接的原因便是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滞后,在设施扶贫建设中,要以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破扶贫难点,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和提档升级。”毛端喜告诉记者,在“输血”的同时,更要重视产业“造血”。“脱贫致富,发展和培育产业是重点工作,要给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定制产业,找到增收致富的路子。

  “新村扶贫”出亮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是提高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农村文明、农村管理等有较大改善,能够为脱贫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如何引导贫困户摆脱贫困?毛端喜回答到,关键要提升贫困户综合发展能力,重在扶智,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技能,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秉承‘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理念,坚持‘五条发展路径’,打好‘生态、绿色、特色’三张牌,全力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壮大生态经济作出了明确要求。毛端喜对此的理解是生态扶贫既能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可实现消除贫困、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的目的,具有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双重效应,最终达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目的。

  代表们还认为:扶贫开发,要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扶贫开发必须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村“两委”成为扶贫攻坚的堡垒。去年,我州派出604名“第一书记”,这件实事就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压力前所未有,责任无比重大。代表委员们表示,将以无愧于时代的使命感、无悔于机遇的紧迫感、无畏于挑战的责任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我州贫困群众与全省、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