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安康 民生改善绘出的幸福画卷
□记者徐铭 曾仲文
特约通讯员 曾茂军
从城市保障性住房到农村饮水安全,从关心困难群体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回望2014年民生清单,米易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用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项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频频叩响百姓幸福之门。
如今,漫步乡村和城镇,总能从群众真诚的表述中感受到民生改善带来的新气象,“富足安康幸福园”正成为米易写照。
米易人坚信,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才是创造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为此,他们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在改善民生的路上从未停歇、不曾懈怠。
秉持这一信念,米易人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的征程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民生工程 夯实小康发展之基
元旦刚过,丙谷镇小河村7组村民王柱三站在新房前高兴得合不拢嘴。2014年,身有残疾的他在政府帮助协调下,把已有“30岁”的土坯房换成了砖房。
2014年,米易县新建保障性住房2633套,实施棚户区改造1654户、农村危房改造18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70户。王柱三是农村危房改造受惠群众之一。
安居稳民、就业富民、社保利民、文化惠民、教育兴民、医疗为民、生态益民、畅通便民、扶困助民、稳定安民……作为改善民生的载体,2014年,米易县实施了154项省、市、县民生工程和31项民生实事。
幸福不在高处,也不在虚处。在米易,幸福不再只停留于内心的感受。借助民生工程这一载体,幸福被具体化。大到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的各个领域,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十大类民生工程有一个共同点,都能发挥富民惠民的作用。
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米易县委、县政府事无巨细,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集中群众智慧,积极创造条件,为项目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狠抓责任落实,米易形成了上下齐心协力抓建设的浓厚氛围。
——通过突出工作重点,米易采取“目标倒逼任务,时间倒逼进度,督查倒逼落实”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把民生改善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通过明确建设时限,米易做到民生工程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日有进展,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在保障民生的过程中,米易县委、县政府精准发力,一方面通过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构建基本民生保障网。
2014年,全县新增就业178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为3.7%,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680万元,城市“三无”老人集中供养率达7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69%,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96.4%和99.8%。说得好不如干得实,米易人交出了一份充满“热度”的民生答卷。
民生的持续改善让米易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2014年,米易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890元和11355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0%和11.6%。民生投入持续增加,覆盖城乡的民生保障网络已基本形成。
为民举措 幸福不断“加码”
从去年底开始,米易城区的不少上班族成了“骑行族”。12月23日,随着552辆公共自行车投放街头,他们的出行方式悄然改变。“非常方便,家和单位周边都有自行车停放点,环保时尚,还能锻炼身体,县委、县政府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群众纷纷点赞。
也是在去年,家住河西小区57岁的张黄敏也有了新的生活方式。每天晚饭后,她和家人都会到健身绿道散步,再到附近的健身场地锻炼。安逸的生活,让张黄敏觉得日子越过越舒坦。
优美的生活环境、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整洁的市容市貌,让不少外地到米易越冬的康养游客感到艳羡。
同时,开窗见绿,出门进公园,生活在米易县城的人愈发感觉到:“环境变化真大,越变越好。”
2014年,米易完成县城视野区绿化造林800亩,新建农村沼气池500户,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安宁河和米易县城饮用水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
幸福,不只是表象上的修桥修路和盖楼,更有来自内心的认可和参与。去年,米易加强教育投入,三小加快建设,一中、民中、白坡中心校等8所中小学运动场建成投用,攀莲、白马、湾丘3所中心幼儿园全面竣工,建成农村教师周转房63套。深入实施文化惠民行动,举办了首届广场舞大赛、第二届电视歌手大奖赛、全县职工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
2014年,米易投入1400余万元,为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添置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完成了县中医医院及白马镇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卫生“三合一”项目和撒莲、攀莲、垭口、白坡、湾丘卫生院业务用房改扩建项目。
幸福感少不了安全来支撑。去年,米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47项,调处社会矛盾纠纷2032件,化解信访积案97件,连续5年在全市社会治安状况群众满意率调查中名列第一。
安宁河畔,这座山水园林小城沉浸在一片幸福祥和的氛围中。
补齐短板 共同富裕奔小康
白坡彝族乡油房村,宽阔的水泥路像一条玉带从村民的新房前蜿蜒而过;麻陇彝族乡新田村,一栋栋小楼正从效果图变为实景;一片片山坡上,核桃树舒展枝桠,翘首期盼着春天……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进程中,米易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边远山区、民族地区是米易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所在。如何让山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与安宁河谷地区共同富裕奔小康?米易人在思考的同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
近年来,米易全面推进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把发展较为滞后的白坡彝族乡、麻陇彝族乡等边远民族地区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破口,集中力量打一套科学规划、交通改善、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社会建设、组织建设的“组合拳”,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等“六难”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米易县于2014年初启动了为期两年的交通建设攻坚战,围绕“打通东西,畅通南北,完善内循环”的总体思路,集智聚力,整合资源,预计在两年时间内投资75705万元,完成4类22个工程建设项目,处于民族地区交通命脉的南七路、麻楠路进入了总体规划,并付诸建设。
一年来,米易县投入资金53711万元,实施了麻楠路、南七路等通乡通村道路建设项目,硬化乡道55.2公里,硬化村道36公里、产业路7公里,整治沟堰14公里,新建新村聚居点2个,新建彝家新寨试点村1个,新建小桥1座,新发展和改良核桃8000亩、芒果5200亩,实现扶贫解困2560人。
通过打通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边远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按照扶贫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规划,米易不断加快前行的步伐。今年,米易的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到2017年,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将与全县同步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