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纪实

15.07.2014  18:42

近年来,宣汉县紧紧围绕“产城一体,产村相融,统筹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思路,采取了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同新村聚居点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2年以来共集中搬迁安置贫困户852户,2417人。新改建道路23.5千米,硬化人行道25820平方米,安装人饮管道5千米,建住房面积66340平方米,附属设施面积5100平米。在实施过程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部门整合、群众主体、科学规划、产村相融、分步推进”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建成了一大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助推了幸福美丽乡村建设。

南坝镇沙湾村、明月乡大渔池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是我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的缩影。

专栏一

明月乡大渔池村是我县2013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搬迁安置贫困户44户132人。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占地面积约22亩,总建筑面积8089平方米。共建房屋7689平方米,修建了村委会,村民服务中心400平方米,修建了微田园2640平方米;内设功能完善的村委会办公室,便民服务中心,休闲广场等配套设施。目前44户132人已全部搬进新居。

南坝镇沙湾村是我县2012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安置搬迁贫困户50户100人。打造了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修建村“1+N”综合楼1400平方米,并设有新村卫生室、警务室、图书室、学校、超市、便民服务大厅等公共服务设施。

一、依托区位、产业优势,科学选址

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规划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兼顾民风民俗,功能齐全的原则。在项目的规划上,坚持依托场镇、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资源优势明显,区位优势较好的地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着力解决了群众就医、子女入学,生产发展、增收致富等问题。

专栏二

依托场镇区位优势科学选址:沙湾村紧邻古老的南坝场镇,距离场镇1.2公里。南坝场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十分发达。沙湾村素有南坝场镇“菜篮子”基地。通过实地考察,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选择在该村,为搬迁户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栏三

依托产业优势科学选址:明月乡大渔池村以优质水稻、莲藕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较好,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解决搬迁户生产用地、增产增收,为该村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在科学选址的基础上,对集中安置点进行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通过首期实施,打下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好产业,为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搭建好平台,激发需搬迁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有序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

专栏四

南坝镇沙湾村:该村群众看到第一批搬迁户50户住进了新居,走上了致富路,群众自愿搬迁到该集中点134户。目前集中安置点共搬迁安置184户。

明月乡大渔池村: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现代农业产业的培育,增加了搬迁户收入,解决了搬迁户后顾之忧,确保了搬迁户能够脱贫致富。从而带动了群众积极性,目前又有90多户群众自愿申请易地扶贫搬迁到集中点安置。我县2014年计划再在集中安置点搬迁安置贫困户90户,270人。

三、统规统建与统规自建有机结合

围绕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做到“两个同步”,“两个统一”,即: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在集中安置点中统一风貌,统一工程进度。在集中安置点规划建设中,坚持适度超前,兼顾民风民俗,功能齐全的原则,重点解决集中安置点的水、电、道路,群众就医等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征求群众意愿,采取统规统建与统规自建有机结合,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房屋风貌基本一致,基础设施功能完善,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群众十分满意。

专栏五

统规统建:南坝镇山湾村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定了统一建设的承建方式。即:由村支两委牵头,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将工程按照工程建设程序承包给具有资质的承建方,承建方按照规划设计图纸,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和搬迁户房屋,工程监督小组负责质量监督、民主理财小组按照工程量进行预决算拨付工程款,并向群众公布账务。工程结束后,接受财政审计。

专栏六

统规自建:明月乡大渔池村在反复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实行了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的有机结合。对基础配套设施由村委会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统一建设,由村质量监督小组负责质量监督。对搬迁户房屋实行自建,即:搬迁户共同协商确定施工队伍,并与专业施工队伍签订房屋建设合同,按照房屋统一的建设图纸进行建设。房屋建设质量由搬迁户自行监督管理。

四、强化资金整合,坚持群众主体,多元化投入

为切实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短缺问题,一是实行了项目整合机制,积极发挥易地扶贫资金“导向轮”和“粘合剂”作用,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集中使用、捆绑实施、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方式,统筹协调农业、水务、国土、住建、财政、林业、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实施项目拼盘,资金整合,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加快发展的整合资源,用于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上,充分发挥资金整体使用效能。二是坚持群众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群众自愿捐资出劳。通过多元化的投入,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不足的问题。

专栏七

在南坝镇沙湾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中,共整合财政、农业、扶贫、文化等部门资金527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400余万元。

明月乡大渔池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整合财政、水利、农业、林业、国土、扶贫、交通、文化体育等部门资金764万元,特别是国土土地整理项目,实现了田成型,路成网,水成条,屯良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程度明显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自筹资金650万元。

五、强化产业培育,搭建搬迁户致富平台

为了确保搬迁户能够尽快脱贫致富,培育产业是关键。按照产业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培育农业产业,并充分发挥县农业局、扶贫办农业产业项目引导作用,支持集中安置点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不断增加搬迁户收入。

专栏八

南坝镇沙湾村集中安置点,共发展歪嘴清脆李500亩,发展蔬菜400亩,搬迁户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在移民搬迁户中涌现出向以明、赵贵华、向以国等20余户5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涌现出赵宗勇、龚召轩、龚高前等10余户8亩以上的特色水果种植大户。

明月乡大渔池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通过产业培育,实现了“槽田藕坡地果,房前屋后微菜园;荷莲香果满枝,产村相融新村美”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种植优质水稻、优质莲藕2600余亩。

我县根据省市以工代赈办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按照“政府主导、部门整合、群众主体、科学规划、产村相融、分步推进”的易地扶贫搬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使搬迁群众“迁新居、兴产业、幸福生活抿抿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