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质监工作会议报告解读七:如何下最大力气实施全面质量监管
罗凉清局长在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质监“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放活”的同时更加注重“善管”。
“放活”:一要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稳步下放审批层级。 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放管服”改革措施,进一步解放观念,增强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好审批、监管、服务和廉政建设统筹安排,切实发挥改革应有的整体效应。积极稳妥推进审批权限和审批事项的层级下放,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要求,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基层实施更加方便有效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特种设备许可等审批事项,逐步委托或者交给市州质监部门办理,推动行政审批重心下移。 二要切实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发展。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服务,全面梳理和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流程,尽最大努力减少审批时限,制定“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和具体实施办法,积极发挥质监行政审批在优化投资环境、服务创新中的作用,进一步降低社会创业、创新总体成本。 三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审批提速增效。 加快推进我局“天府质量云”大数据平台建设,整合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及相关行业质量公共服务资源,推进与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共享相关审批信息和基础数据,用信息化促进工作提速增效和监管高效有力。 “善管”:一要理顺职能分级管理,确保政策落实落地。 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加大调整下放事项的政策研究,完善审批运行方式、审批流程、审批标准等内容,加强对调整下放事项的业务培训、统一指导和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各级审批部门权限、职责,切实做到权力与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加强、权力下放与能力建设同步推进,防止权责脱节,做到各项工作整体稳步推进。 二要严格过程监督,规范许可行为。 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党风廉洁建设,把依法依规审批作为基本准则。建立并完善审查员、评审员、观察员、监督员专业技能培训、考核、使用和监督制度,加强对技术评审活动进行监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探索建立审查员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不断提升审查员队伍素质。开展质监审批中介服务的清理和规范,严格现场评审管理,加强对中介服务行为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与行政许可有关的考核、检验、检测、专家评审活动中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
要切实提高产品监督抽查的透明度和关注度,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改革和修订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为着眼点,在突出注重统筹管理、过程管理和监管实效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探索实行“抽检分离”。二是突出民生导向,加大对儿童用品、纺织服装、家具家装产品、家电、食品相关产品等日用消费品抽查力度,围绕省委“两大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和“双七”、“双五”新兴产业、新兴消费品,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突出检测有害有毒物质、电气安全、信息安全等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指标。三是突出加大对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查频次,强化抽查后处理,严格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整改督查、跟踪抽查,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四是突出监督抽查结果运用,公布连续抽查合格企业和不合格企业的红黑榜,引导健康消费,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要强化产品质量风险防控,提升质量保障水平。 坚持严格监管、科学监管,注重从源头抓起,加强产品质量安全事前预防。一是深入探索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点(农村乡镇)试点工作,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试点经验,为全面推广建立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构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提供有益的做法。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风险监测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抓好产品质量风险管理,建立规范和完善风险信息平台、风险评估中心,畅通消费投诉渠道,用好用足风险管理成果,引导警示消费。三是提升风险信息平台系统升级,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监测大数据分析,全面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为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