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国家林业局:降低保护等级为时过早

06.09.2016  19:15

  制图高翔

  国家林业局:仍是濒危物种,降低保护等级为时过早

  9月5日(当地时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美国夏威夷正式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

  对此,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5日表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的依据,是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野生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变化趋势。IUCN认为大熊猫不再濒危,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当前和过去大熊猫保护工作的肯定。”据四川省林业厅野保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等级的依据为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宝大熊猫的保护等级自然是一级。而在国际上,受到各国认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调整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不会影响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大熊猫不再濒危受威胁程度降为“易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环保组织,也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则是一个衡量全球主要物种生存状况和受威胁情况的清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评判一个物种是否濒危时,IUCN主要依据五项指标:种群成熟个体数是否达到250只以上、分布区或占有区是否低于5000平方公里、过去十年或者三个世代内种群持续减少、今后五个世代灭绝风险是否超过20%。“这五个标准中只要有一个符合,就可以被列为濒危物种。”IUCN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大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栖息地等指标已经全部“超标”,因此,正式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

  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我国现存野生大熊猫1864只,栖息地258万公顷,分别比9年前增长16.8%、11.8%,比低谷时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其中,四川分布野生种群1387只,栖息地202.7万公顷,同比增幅也均在10%以上。

  “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的依据,是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野生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变化趋势。IUCN认为大熊猫不再濒危,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当前和过去大熊猫保护工作的肯定。”据四川省林业厅野保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等级的依据为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宝大熊猫的保护等级自然是一级。而在国际上,受到各国认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调整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不会影响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

  国家林业局: 降低大熊猫保护等级为时过早

  对此,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5日称,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这位负责人表示,大熊猫是濒危物种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栖息地破碎化仍是威胁其生存的主要因素,部分局域种群仍面临生存风险。大熊猫仅分布于川、陕、甘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个体数量小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种群有22个,个体数量小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

  二是种群交流状况有待改善。受栖息地破碎化影响,大熊猫局域种群基因交流受阻。加之地域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各大熊猫圈养单位圈养个体间的基因交流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大熊猫基因交流,以保持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维持种群生存活力。

  三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中有三分之一可能会消失,将对大熊猫的生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是部分大熊猫分布区存在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一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普遍偏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大熊猫保护成效,保护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果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仍需继续坚持不懈地加强大熊猫保护工作。我国计划开展大熊猫及栖息地保护工程建设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工作,加强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促进野生种群复壮,提升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数据:野生大熊猫我国现存1864只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自1963年开始编制,如今包括82954种,是全球最大的受威胁物种名录。其中受威胁的种共23928种,占被评估的29%。名录的上一次评估要追溯到2008年。

  “中国的保育努力证实了我们可以扭转濒危物种的命运。但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IUCN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组负责人简·斯玛特说。IUCN红色名录哺乳动物评估专家卡罗·罗迪尼尼认为,保护的成功主要来自于对偷猎的打击和栖息地的恢复。但是有研究认为,气候变化将会使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在未来80年减少35%,这将可能使它们的种群数量再次下降。另外,它们还面临着栖息地破碎化等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