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互联网扶贫的潜力非常大
专访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
记者马广志北京报道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承诺。
扶贫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加快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举措。那么,如何发挥社会力量在扶贫中的作用?怎样建立一套可持续的扶贫模式?互联网技术给扶贫又带来怎样的机遇?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
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华夏时报》:怎么理解“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这一振奋人心的口号?
刘文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扶贫工作,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十年扶贫纲要”,再到现在提出“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可见政府的勇气和决心。这说明,在可预见的未来,政府要把贫困问题解决掉。彼时,绝对贫困可能就没有了,相对贫困的程度也会大大降低。
《华夏时报》:扶贫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你认为如何发挥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
刘文奎:政府很重视社会组织扶贫,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这等于是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政府可能要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社会组织一些支持,实际上三中全会也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可以预期,政府在扶贫方面必将进一步向社会开门放权,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扶贫济困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华夏时报》:社会组织在扶贫工作上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建立一套可持续的扶贫模式?
刘文奎:民间社会组织的扶贫规模与能力则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如果政府让民间组织来承担扶贫工作的话,首先其规模和能力是否能够承接是个问题。其次,扶贫模式要从生活救助、输血式扶贫等方式向生产性、造血式扶贫等模式转变,否则,还会陷入“贫困代代相传”的怪圈。
从1989年成立到现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走过了25年岁月。起初,我们也是输血式扶贫,要钱给钱,要衣服给衣服,要吃的给吃的,但这是不可持续的。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开始探索造血式扶贫模式,让贫困人口有自生能力,小额信贷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我们的做法是在县里设立一个叫“农户自立服务社”的机构,然后在村民中间挑选一些信贷员,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设立的一套制度进行管理,将资金交给农民信贷员去放贷并按时负责收款,基金会负责监管。这种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的贷款难问题,而且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农村特点,专门为贫困农户服务,又可以快速推广和复制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扶贫效果非常好,真正实现了扶贫的可持续性。
2008年,我们又探索出了一套“扶贫资金集中、股份制经营”的新时期“农村合作社”模式。即基金会用社会捐赠资金作为初始资本,组建村民均等持股的合作社,合作社通过直接投资或与其他企业、个人合作,发展规模适宜、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招聘经理人进行管理,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村民既可以从合作社的经营收入中收取红利,也可以实现务工,从而带动村民进行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
互联网技术扶贫
《华夏时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中国扶贫发展基金会在这方面有什么动作?对201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你有什么期待?
刘文奎:一路走,中国扶贫基金会一直在进行扶贫开发方式的创新探索,比如前面提到的合作社方式。另外,在去年雅安地震后,我们在“合作社”扶贫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方案,即不但要帮助贫困村庄的经济发展,生活改善,还要帮助它进行村庄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环境和人居的改善。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完成之后,真正能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2010年开始,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式确定目标,要从“操作型”基金会战略转型为“筹资型”基金会,专注于依靠其品牌、公信力和资源动员能力募集资金,通过公益招标等方式筛选出具有潜力的草根组织予以资助。2014年,我们将继续专注于容易致贫的教育、医疗、社区与生计、救灾四个领域开展工作,而且,我们还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基金会工作实现新的飞跃。
《华夏时报》:网络技术在扶贫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刘文奎: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现在做什么事都讲互联网思维,扶贫也一样。实际上,贫困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就涉及到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销售。通过这么多年的扶贫努力,虽说很多地方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当地百姓增加了收入,但是,很多地方因为路途遥远、信息闭塞,很多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卖不出去,或者卖出去的价格较低,影响了扶贫效果。而现在通过电子商务等平台,可以让农产品在网络上和用户直接见面,再通过现代的物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成本,也可以为农户带来较为合理的价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我认为互联网扶贫的潜力非常大。
《华夏时报》:中国扶贫基金会是如何操作的?
刘文奎: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多。最近,我们在江苏、浙江等地学习了解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发现很多农户都开起了网店,利用互联网做起了农产品生意,效果很不错。现在,我们正筹集资金,准备做一些电子商务扶贫试点,尝试资助贫困农户开网店。
《华夏时报》:对于中国扶贫的未来,你怎么看?
刘文奎:一方面,我国政府现在推进扶贫的力度非常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这需要政府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做实。另一方面,通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们社会积累的各种资源,包括财富、技术、人才等都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来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如果按照一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这个速度,十年左右我国的贫困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对此,我是比较乐观的。
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历程
1986年
我国第一次进行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调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后来将牧区县、“三西”项目县加进来,到1988年增加到328个国家级贫困县。
1994年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启动。经过重新调整,国家级贫困县增至592个。
2001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出台,取消了沿海发达地区的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增加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数量,但总数不变。同时,将国家级贫困县改为扶贫开发重点县。
2011年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发布,确定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