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构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舞台”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国家的“软实力”,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四川,既是一方资源富集、物产丰饶的风水宝地,更是一方底蕴深厚、遗存丰富、享誉中外的文化圣地。刚刚闭幕的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四川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突出强调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巴蜀文化独特优势,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给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打开了新的天地、注入了新的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亦无穷期,文化体制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一个延绵不断、持续推进的过程,是在继承基础上开拓创新的过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必然与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构成的社会发展道路一脉相承。
所以,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的全方位改革。只有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相辅相成,才能放大改革的效应。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深化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坚决按照《决定》的要求,千方百计、坚定不移地构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个“大舞台”。
特别是近年来,我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遍地开花,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产业风生水起渐成支柱,文化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文化精品“走出去”的步伐沉稳矫健……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们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切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等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进度,明确保障措施,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并在这一过程中把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进、一同考核。
如此说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没有旁观者,要调动各级各部门主动而为,形成全员参与机制。当各方的力量都创造出一个个“最佳”,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舞台”才能真正搭建起来,才能让这出戏唱得满台生色,唱出文化新繁荣,进而给四川各项事业的发展赚来更旺的“人气”和“财气”,给全省各族人民带来更多的“福气”和“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