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唱好经济体制改革这场“重头戏”

14.02.2014  18:19

  ——一论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一招。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全方位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改革重点。

  在全会描绘的“四川版”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中,突出强调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努力使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更有效益更有质量。”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要判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着力点和突破口。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从我省实际出发,集中精力、下大力气,努力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

  实践证明,抓住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也是改革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抓住这个重点与核心,着眼于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支撑和保障“三大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才能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四川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在这个意义上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着力点是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样,才能有利于政府该出手时出手,该放手时则放手,真正把政府的归于政府,把市场的还给市场。

  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就要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促进各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各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也迫切需要统筹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相互协调、相互支撑。

  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协同推进其他各方面改革,努力营造各领域改革互动并进的良好局面,形成强大改革合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改革,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得力的措施、更加自觉的行动,夺取全面深化改革新胜利。

  如此说来,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重点已明确、主攻方向已清晰。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形成万马奔腾的改革合力,就一定能开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界,创造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