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投97亿改善四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12.12.2014  13:47

(记者 吴晓颖)记者11日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为全面改善四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央财政计划5年内共投入97亿元,到2018年使四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基本达标。

        据悉,“全面改薄”是国家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而启动的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实施期限为五年(2014年——2018年)。

        四川实施的“全面改薄”计划主要面向农村,把补短板、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今年,除了已下达2014年“全面改薄”中央专项资金19.4亿元外,四川省级财政设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也已下拨5亿元,用于解决市县大班额、食堂建设、教学实验仪器等问题。

        根据四川“全面改薄”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目标,至2018年,在办学硬件方面,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使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

        同时,在教学方面,至2018年,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在师资配备方面,将坚持对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和连片贫困地区实行教师编制倾斜政策,建立职务职称、薪酬待遇向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倾斜的激励机制,实施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贫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

        四川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县(市、区)在统筹安排中央、省专项资金的同时,也要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资金要向办学基本条件达标率总体较低的地区和学校倾斜。未来几年,四川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国家和省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