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脱贫攻坚记:雪域云端 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

19.04.2017  10:42

  雪域云端 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

  ——四川藏区脱贫攻坚记

  四川动力:

  超强部署+绿色转向

  四川活力:

  精准施策+创新模式

  四川答卷:

  产业造血+民生巨变

  “年底开通的7号线是新车型,所以要培训。”4月18日,肖芳已为驾驶7号线列车接受了一周的培训。来自甘孜州丹巴县巴底乡色足村的肖芳是全国唯一的藏族地铁女司机。肖芳通过我省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在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学习后,入职成都地铁公司,成为一名地铁司机。

  肖芳命运的转变,是我省藏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贯彻中央治藏方略,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机制和方法,统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提高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至2016年底,贫困村从2063个变为1639个,贫困人口从37万人减至21万人。

  汇聚合力齐攻坚

  2013年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启动时,藏区贫困发生率高达19.3%,高出全国10余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集民族地区、地震灾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区于一体的四川藏区,既是全省面积最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面对困难,四川超强部署,出台超强举措,将传统的单项政策支持拧成一股绳,汇聚成合力齐攻坚。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省委藏区工作会议、四川省脱贫攻坚大会都对藏区脱贫攻坚作出部署要求。把破除制约藏区发展的瓶颈作为工作重点,突出打通交通通道、发展富民产业,千方百计把发展抓起来、让群众生活好起来。

  2014年我省出台考核办法,明确对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不再考核GDP,藏区32个县全部位列其中。新“指挥棒”下,藏区将重心放到保护生态、脱贫攻坚和助农增收上来。考核一松绑,阿坝、甘孜先后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思路,让更多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甩掉“穷帽子”。

  这片雪域高原目标笃定:坚持“两不愁、三保障”底线标准同时,全力向“四个好”奋斗目标迈进。

  切准脉搏精准施策

  紧挨若尔盖县红星检测站的服务站内,红星乡塔哇村村民郎科承包了洗车的服务。郎科70多岁的阿妈泽让卓玛是大骨节病患者,家庭一度陷入窘迫。承包了洗车服务后,每年交村上1万元,郎科每年还能净挣2万多。郎科家的改变,正是阿坝坚持扶贫开发与防治大骨节病的缩影。

  2012年,财政投资30万元建了这个汽车服务站,村上将各项业务通过抽签方式轮流租给大骨节病户和贫困户,帮助其脱贫增收。

  面对类似大骨节病的藏区特殊问题,四川切准脉搏,精准施策。

  2015年11月,四川在石渠县启动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打响了扫灭“虫癌”的战斗,当年底,县内184口安全饮水井全部投入使用,解决了6.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以期改善水源,永久根治包虫病;

  面对“一步跨千年”带来的人口素质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等问题,“9+3”免费教育计划在藏区持续推进,去年起,民族自治地区51个县市15年免费教育计划启动实施,直接斩向穷根;

  去年8月,我省开始在藏区、彝区贫困村开办“农民夜校”,当年覆盖藏区几乎所有贫困村,帮助当地群众了解政策、坚定信心,掌握技术、提高技能,学好普通话、树立新风正气……

  精准施策,还体现在资金的分配上。去年,省政府印发的《2016年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总体工作方案》及扶贫解困行动等6个具体实施方案显示,9.72亿元重点扶持5.26万名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14.35亿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11.69亿元瞄准系统推进教育发展振兴。

  资金使用上,不仅“”,更求“”。去年我省逐步设立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对32个藏区贫困县实现全覆盖。

  “已有的普惠扶贫政策都兑现之后,贫困户还面临具体难题。比如有发展家庭产业的积极性,但就缺几千元、一万元的启动资金。”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四项扶贫基金就是根据贫困群众的这些急迫需求设立的。读数

  高原藏区脱贫攻坚战

  总体贫困状况

  贫困县32个

  贫困村2063个

  贫困人口37万人(2013年统计)

  脱贫“成绩单

  截至2016年底

  贫困村已退出424个

  贫困人口已摘帽16万人

  贫困发生率降至12.8%

  2017年减贫目标

  贫困县摘帽6个

  汶川 理县 茂县 九寨沟 马尔康 泸定

  贫困村退出621个

  脱贫人口8.3万人

  本报记者 李淼 整理

  数字背后的藏区巨变

  4月8日,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举行的“四川贫困地区绿色产品走进北京”推介活动上,藏族大叔白格多登不再像以前那样叫卖鲜松茸和藏香猪肉,而是带来电饭煲卖起小笼包。

  “3月才上市的,香着呢!”他的藏乡松茸包、青稞饼成了抢手货。这是藏区产业扶贫瞄准供给侧发力的成果之一。

  旅游业正成为藏区发展绿色新动力。2014年,《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明确提出,将建立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阿坝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吸纳7992名贫困户“上岗”就业。仅去年前10月,藏区就实现旅游总收入422.08亿元,同比增长了17.4%。

  农业造血、就业助力、旅游富民……经过多年的精准扶贫开发,特别是2016年的强力攻坚,我省藏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贫困村从2063个减少到1639个,贫困人口从37万人减少到21万人。

  数字背后,藏区沧桑巨变——2015年6月,随着丹巴县丹东乡二道桥村通电,四川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全面完工,最后一批共18.86万人告别无电时代,啃下了电力建设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藏区“三年交通大会战”,雅康、汶马高速公路建成后,将结束藏区州府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高原天堑变通途。在阿坝,已实现乡镇通畅、行政村通达和行政村通硬化路“三个100%”……

  数字背后,民生悄然“变脸”——德格县马尼干戈镇民族团结新村贫困户根秋吓从住了两代人的土坯危房,搬进200多平方米的新居;壤塘县宗科乡牧区青年麦朵娜姆参加“牧区千人就业促进行动”培训班后获得了旅游公司的工作;马尔康县松岗镇洛威村大骨节病患者夏呷靠养蜂每年可增收4000多元……

  高原藏区战犹酣。我省藏区今年提出计划6个贫困县摘帽、621个贫困村退出、8.3万人脱贫的目标任务。面对2017年任务艰巨的攻坚目标,面对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重任,雪域云端,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冲锋号!故事

  下足“绣花”功 拔掉“穷根根

  □本报记者 徐中成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两个村的脱贫故事,串联起高原藏区群众脱贫攻坚的华美乐章。

  住不上新房,读不起书,曾是张其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40多岁的张其强家住阿坝州松潘县镇江关乡永和村,这里有113户共495人。张其强家是村里的特别贫困户,如今修了新房,儿子张雪松也在乡中心校免费读书,还享受到每年1200元的教育资助政策。

  更令他高兴的是,去年,在驻村干部和驻村农技员的帮扶下,他家还种了一亩花椒。“两三年就能挂果,一亩花椒能卖七八千元钱。”4月16日,谈起未来生活,张其强充满信心。

  精准识别

  贫困户细分成两大类

  给张其强家生活带来变化的,是松潘的“精准滴灌式”扶贫法。

  作为阿坝州13个贫困县(市)之一,松潘县属“老、少、边、穷”和大骨节病区,贫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且发展不平衡。显然,仅靠过去一贯的“大水漫灌”扶贫并不现实。

  2015年来,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松潘县根据贫困群众的贫困程度和脱贫难度,将贫困户细分为特别贫困户和绝对贫困户两大类,并在危房改造、教育帮扶、医疗救助、产业帮扶等方面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目前,全县有特别贫困户161户580名,绝对贫困户632户2289名。

  余长州家是永和村的特别贫困户。由于老两口年龄偏大,儿子体弱多病,生活一度困难,全家3口人均被纳入低保。

  去年7月,余长州家获得2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对原有危房进行维修加固。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余春福还争取到永和村的公益性岗位名额,成了村上的综合管理员,“每个月能领到1300多元的工资。

  今年,松潘县编制了《2017年脱贫攻坚项目实施方案》,计划推进251户危房改造,开发1539个公益性岗位……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不仅让贫困群众感到温暖,更让他们看到希望。

  精准施策

  产业不接地气通不过

  4月17日,下了一夜的雪终于停下来,壤塘县南木达镇夏炎村第一书记赵娟很高兴,“等雪化了,村民就能种良种青稞,每亩地能多收50多公斤。”200亩地已耕完,种子也从西藏运回来了。

  搞青稞良种繁育点,是夏炎村今年脱贫摘帽的主要任务。平均海拔3300米的夏炎村属半农半牧区,村民靠种青稞、土豆以及放牧、挖药为生。由于产业单一,农作物产量低,全村157户708人中有贫困户42户192人,贫困发生率为26%左右。

  去年底,夏炎村计划投资30万元,将村旧活动室打造成小卖部、旅馆和茶楼,带动村民脱贫增收。然而,这个脱贫项目在壤塘县产业扶贫项目评审会上被否决了。

  产业扶贫项目评审会,由壤塘县扶贫移民局牵头,农业、财政等部门和相关行业13名专家组成评审小组,专门对今年即将实施的脱贫产业进行“把脉问诊”。“目的在于,防止部分干部群众盲目拍脑袋决定产业,避免脱贫产业单一等现象。”壤塘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田辉说。

  “项目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且容易水土不服,不能实施。”评审会上那一幕,夏炎村村支部书记俄板至今印象深刻。他说,以前,村里及附近的村寨搞什么产业,要么是村干部直接决定,要么是召开群众大会决定,“这导致一些脱贫产业不接地气,迟迟不见效益。

  随后,根据自身优势,夏炎村决定建青稞良种繁育合作社,将村民耕地集中入股。“培育出来的良种青稞将销售推广到壤塘各乡镇,实现造血式扶贫。”赵娟说。

  贫困户让迫说,他家将拿出7亩地种良种青稞,“不仅每年能拿到每亩200元的土地流转费,还能领到效益分红。

  切片

  “叫卖”阳光与空气 汶川4200人脱贫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高原县城发展全域旅游经济,让群众在家门口赚个盆满钵满

  本报讯(记者 徐中成)4月16日,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龙竹村的云顶山庄生意火爆。“7栋特色小木屋都住满了游客,订单排到了8月。”龙竹村支部书记赵勇笑着说,去年,山庄共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旅游纯收入实现50余万元。据赵勇介绍,这些都是村集体和贫困村民共同出资投工修建的,盈利后年底分红,每个贫困群众一年至少有520元钱的分红。

  龙竹村地处高半山上,四面环山,三面环水,辖4个村民小组,共91户290人,今年还有贫困户23户63人,占全村总人数的21%。“由于土地贫瘠,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赵勇说,如何让年轻人在家门口挣钱,是他和村委会干部的一大任务。

  近年来,汶川县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提出依托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打造川西北特色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看到不少村的康养旅游搞得风生水起,赵勇很眼红。

  高半山村能不能引来游客?2015年起,赵勇尝试在村里搞特色小木屋康养旅游,让游客住在青山绿水间,吃当地原生态农特产品。令他没想到的是,正式营业后,生意特别好。

  今年初,在赵勇的带动下,龙竹村将通村硬化路从3.5米扩建到8米,又启动了6栋特色小木屋建设,5月20日投入运营。“希望抱团发展康养旅游,带动更多村民脱贫增收。”目前,龙竹村还申报成“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

  “‘十三五’末,我们将申报成功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20个、省级民宿接待示范户20个、民宿接待达标户100个。”汶川县旅游发展局副局长梁勇说,汶川基本形成了南线、北线、乡村三大板块的“2+1”全域特色生态康养旅游布局。目前,通过叫卖好阳光、好空气、好生态,全县4200名藏、羌、汉族贫困群众摘下“穷帽子”。

  “即便是高半山,来的游客也会很多。”龙竹村贫困户刘贵友收获了发展信心。刘贵友说,除了在云顶山庄打工每天能挣100元钱外,他还打算今年和家人在村里养土鸡、挖野菜,“多条门路挣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