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确保上千亿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四川有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的特点突出,脱贫攻坚工作难度非同寻常。而随着脱贫攻坚向“啃硬骨头”与“攻坚拔寨”纵深推进,全省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2016年四川财政投入17个专项、共计890亿元;2017年投入22个专项,达1074亿元。
然而,受制于“地域面积大、基层长期面临财务人才缺乏、财务基础管理相对薄弱”等问题,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与有效地防控风险,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据此,四川省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农村财务管理新方法,形成了以“互联网+会计服务”为抓手、以资金管理为主线的“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管理模式,并选取在四川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进行试点。不久前,这一极富针对性的探索成果,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关注与批示。
破 题 >>>
○在坚持以“问题导向”中,催生出“北川探索”
扶贫资金,不仅是减贫脱贫的“催化剂”,在某种程度上讲,甚至也可以说是广大贫困群众的“保命钱”与“救命钱”。
“既不能耽误一分一秒,更不能乱花一分一厘。”如何科学有效地将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在精当处、花在刀刃上”,不仅关乎贫困群众的福祉,关乎脱贫攻坚的成败,更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
而据调查发现,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纵深推进及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整个财务管理监管需求的“高、严、紧”和当前基层财务管理能力普遍存在的“低、宽、松”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现象,引起了四川省财政厅的关注与重视。
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中,一项以“省主导、市指导、县负责”为基本思路与“以制度规范为前提、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安全高效为目的”为基本原则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村级财务代理记账”试点工作,于2016年12月在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拉开帷幕。
据四川省财政厅总会计师黎家远介绍:“之所以选择北川,因为这里不仅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是‘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连片特困区‘五区合一’的贫困县,而且也是全省今年计划摘帽的16个贫困县之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据称,省财政厅希望通过在北川的试点,能为“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的四川,在面上的推广奠定基础。
在承接使命中,绵阳市委市政府与北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试点工作。具体承担此项试点任务的绵阳市财政局与北川县财政局将此项工作作为两级财政部门改革创新的一大重要课题,成立了主要领导牵头、多个科室参与的试点和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绘制出试点工作的“线路图”与“时间表”。
这一被称为“互联网+精准代理记账”管理模式,其操作方法为,将原始票据上传至长虹公司开发的一个叫“云尚行”的互联网数据平台,经过“业务单据扫描上传—数据颗粒化采集—智能财务记账—动态信息发布(出具财务报表)”等具有“自动化”与“傻瓜式”流程化操作,即可实现整个财务数据处理的“规范采集、自动处理、智能输出、永久存贮”,推动农村传统的“粗放型”财务管理向“智能化”管理变革。
绵阳市财政局局长侍玉蓉就此告诉记者,这一集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与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其核心点在于,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基层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诸多薄弱问题,而且可实现对扶贫资金与财政专项资金“层层溯源”地进行透明化跟踪与实时监控,从而筑就了农村资金风险管控的一道安全防线。
效 应 >>>
○以“三个精准”,实现扶贫资金从“开始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全程化、透明化、精细化管理
“以前必须由专业的财会人员来记账,现在只需要将业务单据扫描上传至平台即可轻松完成交单操作,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同时确保了各级不同的管理部门能更方便、更快捷地查阅村级原始凭证等财务资料。”
2017年10月20日,以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为组长的调研组一行,专程前往北川就“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在擂鼓镇村财代理服务中心,王一宏详细听取了这一项目的实施情况介绍,并现场观看了工作人员的模拟演示。他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深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北川的这一探索是一件具有政治、经济、民生意义的大事,要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与强烈的使命感推动此项工作向各层次、多方面、更深处延伸,努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绵阳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出新贡献。
据了解,“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试点工作在北川擂鼓镇启动以来,在四川省与绵阳市两级财政部门的精心部署与跟踪指导下,这一探索性工作如今已在北川23个乡镇全面推进。目前,这一富有创新性的试点工作,不仅得到财政部领导的重视,国务院有关领导不久前还就此作出了“进一步跟踪,总结可推广经验”的重要批示。
对于这一探索在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四川省财政厅与绵阳财政局有关方面用实现了三个“精准”来予以概括:
一是账务“精准”管理。“互联网+会计精准代理记账”平台,能真实记录反映各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及其实施进度,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基层会计人员数量不足以及专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村级财务管理的质量。
二是现状“精准”分析。通过指标的可视化分析、自动推送与智能查询,能准确、真实、快速地反映资金管理现状,提升扶贫的透明度,让大家清楚知道“扶贫的钱花了多少,花到哪里去了”,同时还有助于寻找扶贫盲点,有效实施扶贫计划。
三是资金“精准”运用。扶贫资金是群众的“保命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助推剂”。平台通过对扶贫资金的拨付、使用进行及时追踪,实现用财务数据说话,用信息支撑决策,为以“绣花功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得力的支持。
“随着脱贫攻坚步入攻坚期,这一全新的探索与设计,可以说,能够实现对扶贫资金从‘开始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全程化、透明化、精细化管理,从而更好地助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绵阳市财政局副局长杨彦彬如是告诉记者。
思 索 >>>
○从实现对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的有效监管,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对整个农村“三资”的规范化管理,再到实现将整个涉农的民生项目资金纳入平台管理,绵阳的这一探索,不仅为新时期基层扶贫资金的监管提供了新路径,也为新时期涉农资金的管理乃至推进新时期“三农”工作提供了诸多新的启迪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央财政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通过盘活存量,统筹增量,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然而,扶贫领域的腐败现象也客观存在,侵蚀着贫困群众的切实利益,啃食着群众的获得感。去年6月29日国务院审计署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报告上年度财政审计情况时指出,有8.7亿元的扶贫资金闲置或损失浪费;有1.51亿元的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违规使用。
同样,在今年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务院扶贫办有关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6年,全国纪检监察部门就查处了扶贫领域16000多个问题,处理了19000多人,检察院系统处理了1800多人。财政部、扶贫办去年搞了一次集中检查,就处理了1000多个问题、1000多人。国务院扶贫办开通“12317”监督举报电话,两年来收到1万多个电话……
何以通过一套科学的制度化设计,来监管好 “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的扶贫资金,北川这一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探索的“互联网+精准扶贫村级财务代理记账”模式,对于财政与扶贫部门来说,不仅能够点对点地掌握每一笔资金的流向,而且甚至可以点对点地跟踪其使用绩效;而对于群众来说,不仅可以通过手机与电脑登陆这一平台了解国家关于扶贫资金的政策规定,熟悉资金的拨付程序,而且还可以知道国家“拨付了哪些钱、金额多少、花到了哪儿”,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这样的一个纵横结合架构,无疑从制度上遏制了扶贫资金“贪污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现象的发生,有效防范了“微腐败”,畅通了群众了解、监督扶贫及民生资金的渠道,化解了过去信息公开透明不够所带来的紧张的干群关系,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与基层发展的稳定。
同时,借助这一平台,可以较好地改变以往重点关注村集体资金管理,而忽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的状况,用通过可视化的图片或影像资料等方式将村集体“三资”信息上传平台,形成农村“三资”管理数据库,为精准化地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特别是通过培育产业来实现造血式扶贫,乃至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24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指出:改革是奔着问题去的。据绵阳及北川方面介绍,下一步的探索中,还将在发挥会计大数据的智能分析与自动预警方面予以深度开发,并计划将农业、林业、水务、交通、民政等民生项目的资金纳入这一平台进行管理,这样不仅将科学有效地整合整个涉农资金,也将为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提供诸多富有价值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