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挪穷窝 还要能致富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特困地区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
当前,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不少贫困户在改变居住地的同时,还实现了生活方式的改变,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我们走进泸州市叙永县和凉山州西昌市,感受这些地方在精准扶贫方面亮出的实招以及当地贫困户的崭新生活。
点位聚焦
泸州市叙永县江门古寨集中安置点
就地城镇化 村民变居民
9月14日,泸州市叙永县江门镇党委书记赵正伟,找来几名脱贫致富带头人,聊聊下一步发展的想法。“想要拥有更好的生活,还需要进一步发力才行。”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山高路远。从去年开始,依托江门古寨基础设施,江门镇开启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就地城镇化之路。
“安置在这里的207户926人,生活和工作都在发生质的改变。”赵正伟说。□本报记者唐泽文
生活有了新环境 安居提升获得感
9月14日一大早,江门古寨集中安置点内,王文君和妻子早早就起来了,一起打扫整个小区的环境卫生。
“以前住山上,交通不便,老房子背后就是大山,只要下大雨,一家人都提心吊胆。不是没有想过搬出去,只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这回搬下来,舒服多了。”搬迁后,王文君和妻子有了新工作——负责小区里的公共卫生。
王文君原是叙永县江门镇青云村七社村民,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后,统一搬迁到江门古寨集中安置点。
居住环境发生了大变化——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卧室,卫生间里安装了冲水马桶、厨房里用上了天然气。
向坝村村民胡义平也觉得很开心。易地扶贫搬迁中,最让他担心的孩子上学问题得到了解决。“孩子现在十多分钟就能走到学校。”
“我家原住在大山里,不通公路,吃水要去挑,买点肥料要请马驮,喂头猪来卖也拉不出去。最重要的是娃儿读书,要走两三个钟头;早就想重新选个安全的地方居住,但是每年的收入勉强够维持生活,没有钱搬迁。”
缺资金,是他们的共同难题。今年,我省将安排198.58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按照规定,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以内,户均自筹资金1万元以内。”赵正伟说,易地扶贫搬迁的村民在拆旧复垦后,还能得到3000元的补助金,这意味着他们住进新房,几乎不用花钱。
不仅如此,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结合城镇化建设,配套建起了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在安置点半径1300米范围内还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全民预防保健中心、居民培训中心,以及群众夜校、超市、停车场等便民设施。
来到安置点后,王文君夫妇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喂猪喂鸡。“污染大,干净的环境不忍心弄脏。”
培训管理也跟上 家门口就业成首选
江门镇向坝村贫困户张子容、胡一萍夫妇一家共6口人。“家里宅基地复垦后,打算交给村里统一流转出去,这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张子容说。
现在,胡一萍在家开起了小卖部,每月有五六百元收入;而张子容则到纸浆公司上班,现在虽还在培训,但正式工作后,每月工资将达到3000元。
“村里成立了专门的安置小区服务队,相当于我们的社区‘物管’。”赵正伟介绍,服务队人员主要由安置的贫困户构成,也解决了一部分人收入的问题。王文君就是小区服务队里的一员,如今拿着1000多元工资。
最近3年,江门镇投资5000万余元实施了场镇道路升级改造、光亮工程、新区绿化工程、滨河北路、场镇集中供水等民生工程项目,使城镇道路硬化率、场镇供水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投资4亿元,特色乡村生态旅游已初具规模……
“江门古寨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安置户的就地城镇化提供了基础。”赵正伟说,但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软件管理也需要跟上。
为此,叙永县组织了各类技能培训。“我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就业培训,现在古寨荤豆花餐饮店掌厨,每月有两三千元的固定收入。”江门镇大元村村民王正均说。
“每户贫困户,我们都保证至少有一个人找到工作。”赵正伟按照当地最低工资算,一户一年挣个上万元不成问题。
而赵正伟当下考虑最多的,是搬出来的村民怎样融入就地城镇化中。“江门豆花这么出名,我们能不能围绕这个主题打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
参与者说
叙永县国土局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张建文:
科学规划破解四大难题
与以往集中安置不同,江门古寨的安置点,按照易地扶贫搬迁“以产定搬、城乡统筹”的总体要求,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科学规划引领,破解了搬迁户四大难题:土地问题,通过拆旧复垦,土地流转、增减挂钩等形式将搬迁户原来的土地整合,连片发展种植业,实现产值增收;管理问题,通过成立党小组,实现安置点居民自治;安居问题,通过同步考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搬迁户就近就学、就医、办事等,实现便民服务;乐业问题,通过“农户+村集体经济+园区+N产业”“农户+园区+N产业”的形式,让贫困户能就近就好业。
现在,从川黔高速互通进入江门古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商贸繁荣、餐饮兴旺,欣欣向荣。迁居安置在这里的新移民已转变为小镇居民。离土不离乡、新的居住环境和就业岗位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主人翁意识,从思想观念到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记者手记
拥有获得感是关键
山高、路远,一直是山区贫困户心中的痛。
生活不安心,产业不方便,自然环境让他们发展受限。不搬,难过;想搬,没钱。安居乐业对他们来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憧憬。
易地扶贫搬迁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与普通集中安置不同,这次搬迁将“以产定搬、城乡统筹”作为总体要求。不仅要让贫困户搬得下来,还要让他们环境住得舒服,工作干得下来。群众安居乐业了,获得感自然就来了。
然而仅仅脱贫是不够的,如何让贫困户彻底融入新的环境,真真正正成为居民,还有一段路要走。同时,如何让他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掉队?这也是下一步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另外,对长期居住在山上的村民来讲,在新的环境里,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搞,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在物质生活逐渐充实的现在,如何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
提升贫困户获得感是关键。
点位聚焦
凉山州西昌市黄水乡书夫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挪穷窝 换穷业 斩穷根
嫁过来的何阿英,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去丈夫家的情形:从凉山州西昌市黄水乡集镇,步行了三个小时才到达书夫村,一路上坡、狭窄的土房……9月11日,在书夫村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新房内,她说:“现在娃娃都有一岁多了,以前的苦日子总算过去了。”
以前书夫村有80户贫困户,由于居住在高海拔山区,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脱贫。去年,易地扶贫搬迁的春风吹到书夫村,该村34户贫困户统一搬迁到距离黄水乡约3公里的地方。其他贫困户也采取插花安置、投亲靠友等方式搬离原居住地。□本报记者何勤华
3小时的路缩短到20多分钟 外来的媳妇安居乐业
从高空望去,书夫村易地扶贫搬迁点的房子整齐划一,文体活动广场宽敞干净。去年底,何阿英一家从高山上搬迁到这里——到黄水集镇(108国道)步行只要20多分钟。和以前的“苦日子”相比,何阿英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何阿英本是西昌市西溪乡人,那里紧邻108国道,交通等条件比丈夫施日体所在的书夫村要好多了。2013年的一天,何阿英第一次去施日体家,从西溪乡乘坐客车到黄水乡后,两人步行朝山上爬去,随着越来越往高山走,小路也越来越崎岖。虽然何阿英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但也很少走过这么远、这么难走的路。经过3个小时的爬坡,终于来到施日体的家。“那时候他家里只有三间破旧的土房,挺穷的。”何阿英告诉记者。
书夫村是黄水乡唯一一个贫困村,为了帮助这80户贫困户脱贫,去年乡上成立了乡党委书记叶成亮为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并设立工程质量进度督促等六个工作组,全面支持、共同完成书夫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施日体家,一家五口人在这次易地扶贫搬迁中搬到距离黄水集镇3公里的地方。
村支书李尔跑告诉记者,80户贫困户中,有38户采用插花式搬迁安置,有8户采用投亲靠友方式搬迁安置,其余34户搬迁到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点是集体土地,所以在协调方面省了不少事。”他说,由于前期宣传到位,村民们都十分配合搬迁工作。
何阿英现在的家有70平方米,小两口和父母一起住,农闲时候,施日体和父亲外出务工,何阿英大多在家带孩子。
太阳能淋浴、沼气、厕所配套全 彝家奶奶今昔对比感慨多
记者走进集中安置点,远远就看到村民石尔色莫在房前的院子里忙,原来是在撒豌豆种。“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掐豌豆尖吃了。”石尔色莫笑着说。
根据书夫村易地扶贫搬迁方案,搬迁户人均居住面积在13平方米以上,还有太阳能淋浴、沼气、卫生厕所等配套生活设施。不仅如此,房前屋后,还有约10平方米的菜园子,可以种点蔬菜。
在新家里,石尔色莫和记者聊得最多的,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前居住在高山,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她和丈夫石次哈只好把两个孩子送到黄水镇读小学,寄住在镇上亲戚家,每个周末,夫妻俩到集镇接孩子回家,顺便在镇上买些盐、洗衣粉之类的生活用品。夫妻俩整日忙碌农活,但山里除了养羊,种植业很难有高收入。
如今,石尔色莫的大儿子已结婚,已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小儿子21岁,两个儿子平常外出务工,孙子就交给石尔色莫带。和原来相比,她觉得现在的日子太好了。“孙子想他爸妈了,可以给他们打电话。”石尔色莫晃了晃手里的手机,“当年我想孩子的时候,啥办法也没有。”
孙子再过一两年也要上幼儿园了,石尔色莫盘算着,要让孙子上黄水集镇的幼儿园。“离这里近,20多分钟就到了,不像他爸小时候,读书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
参与者说
凉山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涛:
挪了穷窝,还要换观念
凉山州约60%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生态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实施以易地搬迁为主的移民扶贫,是这些地区群众脱贫的主要举措。近年来,凉山州用活用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做到精准搬、科学搬,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际困难。
书夫村居住在高海拔山区的34户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模式,搬迁到距离国道、集镇近的地方集中居住,家家户户住进新房。不仅居住条件改善了,用上了太阳能,厨房里干净卫生。村里还有公共体育设施,村民们文体生活得到了丰富。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不仅实现了名册上的脱贫退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也有了变化。由于现在与外界的沟通渠道畅通,不少年富力强的村民外出务工,挣到钱后,为孩子选择了更好的教育环境,对彻底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记者手记
多措并举让搬迁群众“住得下”
“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瓦吉瓦’(彝语,译为谢谢)”,这是记者在书夫村采访时,村组干部、村民说得最多的话。
黄水乡党委书记叶成亮说,书夫村的易地扶贫搬迁之所以得到群众点赞,是因为在工作中坚持了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据介绍,黄水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原则有三:一是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是扶贫对象;二是有强烈的搬迁愿望;三是能够承担一定搬迁费用。
叶成亮告诉记者,如当初确定搬迁对象时不坚持原则,则可能出现搬富不搬穷,出现困难退回去,搬迁后无法生存造成社会不稳定等负面影响。
群众点赞,还得益于党委政府解决了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问题。为了让搬迁群众“住得下”,党委政府依托农民夜校等载体,对搬迁群众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通过种植、养殖等逐步提高人均收入。
此外,书夫村集中安置点已纳入西昌市龙泉人家——书夫村AAA级景区项目建设,将在今年完成创建。由于易地搬迁将原来居住在山林间的农户也迁移了,更有利于螺髻山生态保护和开发,为书夫村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