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异工同曲”奏响扶贫攻坚新乐章

20.07.2015  10:59

  7月7日至17日,绵阳、广元、乐山、南充、广安、达州、巴中、凉山相继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要求深入领会和把握新阶段扶贫攻坚目标任务,采取超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2015年07月18日四川日报)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强调,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深入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五大扶贫工程”和“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贯彻《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严格领导责任,强化社会合力,加强基层基础,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自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以来,全省各地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高潮,各单位、各部门纷纷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研究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推动四川精准扶贫的具体举措。 

  笔者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川的全面展开和落实,不仅关系到中央决策部署的有效贯彻,也关系到全省各项事业的即期和长远发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必须按照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要求,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着力抓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富民产业培育、乡村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工作、农村电网升级、信息网络覆盖、教育事业发展、基本医疗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新风正气塑造等重点工作,把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好,把工作举措进一步谋划好,把工作任务进一步落实好,这是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的着力点和出发点。 

  正是如此,全省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措施,把扶贫攻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推进精准扶贫,为扶贫攻坚创造出更多好做法、好经验。譬如,绵阳市通过优化扶贫工作思路,抓好村组道路、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等措施推动精准扶贫落地落实。广元市各县区明确“脱贫摘帽”任务时间表,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和举措解决扶贫攻坚中出现的问题。乐山市坚持双轮驱动、两条腿走路,一手抓连片扶贫,一手抓插花扶贫。南充市通过巧打“3+10”政策组合拳等措施,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广安市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创造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达州市结合达州实际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新村建设攻坚战、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社会事业发展攻坚战。巴中市集中力量实施“1+6”扶贫工程,创造也有巴中特色精准扶贫做法。凉山结合州情实际,制定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笔者再以“4.20”芦山强烈地震的雅安市为例,雅安市把精准扶贫与“4.20”芦山强烈地灾后恢复重建结合起来,抓住灾后重建机遇,积极寻求社会力量援建贫困地区,对重点贫困区域和村组实行整村连片规划,梯次推进,切实夯实区域发展基础,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同步小康,探索出一条有雅安特色的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扶贫攻坚之路。 

  由此可见,无论是绵阳、广元、乐山、南充、广安、达州、巴中、凉山,还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的雅安,并非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办法,精准发力落实扶贫攻坚措施,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笔者认为,尽管全省各地都在打同样的扶贫开发攻坚战,其方式方法不一样,但目标却是一致的,效果也是相同的。依笔者之见,全省各地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最紧迫的工作、最艰巨的使命,以扶贫的推进加快全面小康的进程、以扶贫的成效确保全面小康的实现,推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地落实,充分体现“异工同曲”之妙,奏响扶贫攻坚新乐章,构建起不脱贫不脱钩、不小康不罢休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