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优化产业结构 用造血型方式来扶贫

10.03.2015  11:36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川网会客厅】

  丁任重:坚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 做好西部经济领头羊

  本期嘉宾: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组长、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丁任重

   (川网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杜玉全) 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会场,看望各位代表,听取审议意见并作重要讲话。

  讲话中,李克强总理对四川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希望四川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领头羊作用,希望四川走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希望四川全力保民生、促脱贫。

  那么,四川应当如何准确认识和落实总理的要求呢?今日,四川新闻网记者就此专访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组长、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领头羊

  坚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 优化产业结构

  昨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时讲到:“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在持续加大。中国经济最大的回旋余地就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中,最典型的就是四川。”总理希望四川要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对此,丁任重认为,西部的工业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四川到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中国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这时候对资源能源,特别是能源的需求特别大,而中国的资源在西部,全国自然资源的50%在西部,特别是能源,60%在西部;再者,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重要,而西部地域辽阔,环境容量还很大。同时,西部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大。

  对于四川而言,四川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南西北的中间连接地带;经济上,四川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重镇,在西部四川的人口最多,GDP总量排名第一,投资总额消费总额均居于第一;交通上,四川以航空为核心的交通体系在西部是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其中成都已成为国内第四大航空港。

  那么,四川应该怎样去做领头羊呢?丁任重认为,目前,四川仍需坚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了,四川GDP过千亿的市州已经过半,省十强县的实力和规模也在扩大。”其次,应进一步改善交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近些年,铁路、航空、高速都有发展,但还需进一步加快;在产业结构上还需进行优化调整,“四川发展主要看工业,但目前改造淘汰落后产业的任务还很艰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任务也很重,目前发展得比较好的主要是成都,而其他地方则较为薄弱。

   关键词: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最前沿

  用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 建立沿线战略联盟

  “希望四川走在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李克强总理说,四川是天府之国,四川人民不仅勤劳而且智慧。但四川地处西部内陆,发展相对滞后。国家需要进一步研究对包括四川在内的西部地区实施差别化的支持政策。要“走出去”,要积极简政放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改革开放带动稳增长调结构。

  丁任重认为,四川应该利用国家发展契机,利用好国家级的天府新区和绵阳科技城,发展好成德绵乐高新技术产业带。而说到“走出去”,丁任重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对于四川而言尤为重要。

  四川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在内陆城市开放和沿江开放上,四川获得了一定的优势和政策,四川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保税区和天府新区的建设。但同时,四川还要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要和长江沿线的城市,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建立对外开放的战略联盟。对涉及到的众多国家和数亿人口进行梳理,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重点领域的合作战略。

   关键词:保民生 促脱贫

  做好造血型扶贫 让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昨日,李克强总理还特别强调了四川要“全力保民生、促脱贫。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对于这一点,丁任重认为,目前四川面临的脱贫任务还任重道远。

  四川是人口大省也是贫困人口大省,四川革命老区多,边远地区多,少数民族地区多,贫困地区多,比例很大,扶贫任务很重。近年来,四川扶贫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到了新时期,生活标准提高了,相对贫困人口仍然很多。“在这项工作上,以往是输血型,现在就该是用造血型的方式来扶贫。”丁任重说,老少边穷地区往往又处于生态脆弱地区,在造血型扶贫、连片扶贫中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在综合扶贫工作中,还要特别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这个主要指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和下一代的教育程度的提高,贫困不能代继贫困。再者,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扶贫,这个不是政府一家的工作,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志愿者、企业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