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乡土企业”成为脱贫“利器”
“这些豆腐干发往西安超市,腊肉发往饭店。”满脸汗水的张由美一边填着发货单,一边指着堆在仓库里的土特产说。几年前,她与丈夫还住在四川万源市大竹镇的深山之中,生活穷困。现在,他们专门为一家生产土特产的“乡土企业”做销售服务,年收入超过5万元。
在四川一些贫困山区,产业扶贫以“乡土企业”的方式精准落地,许多像张由美家一样的家庭都发生巨变,走上就地脱贫之路。
记者日前来到四川万源市大竹镇染房村,看见一栋栋白墙青瓦楼房依次排列在大山入口。周围山坡上种满了黄豆、核桃树、茶树等,长势喜人。很难想象,这个贫瘠的村庄由原来的几户人发展到现在30多户人。当地村民邓贤说,他们大多是从深山外迁出来的贫困户,如今已告别贫困,原因就在于几年前村里建的一家企业。
这家企业名叫万源市立川食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用传统方法制作豆类、核桃仁等产品。邓贤也在厂里干活,务工加上卖给公司的黄豆等,一年下来有2万多元收入。邓贤说:“很多深山的村民搬下来在企业里务工,年收入是以前的5倍以上,否则留在深山只能穷死。”
该公司董事长聂立川说,有200多名员工来自当地贫困农村,月收入从2000元到4000元不等。给公司做销售服务的张由美除了每月领取工资外,还有销售提成,去年提成8000元左右。此外,公司从当地贫困村民手中收购黄豆,覆盖四川、重庆、陕西等10余个贫困乡镇,每年支出10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上千贫困户增收。
在四川贫困地区,“乡土企业”带动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并不是个案。在达州市渠江边上的马家湾村,由当地农民建立的金硒川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霄月养殖专业合作社,用红薯、土豆等农产品加工粉条。2014年,仙鹅坝村村民陈邦清卖了4800斤红薯、5000斤萝卜、4000斤苞谷,总收入有7000元左右。在公司上班的72人全部来自当地,当地村民陶孝国夫妇二人都在公司上班,年收入6万多元。
据了解,四川2014年底有贫困人口近500万,主要分布在深沟大川。一些地方由于交通不便,外来企业难以扎根。尽管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物产,但由于对产业进行精准对接的本土企业较少,就地脱贫仍然比较艰难。
记者调查发现,在四川达州、巴中等贫困地区,“乡土企业”纷纷兴起,它们大多是返乡农民所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仅德阳、南充、眉山、广元、巴中、雅安6个市回流创业人员就达27万人。今年以来,四川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把目标瞄准在贫困家乡,进行创业。四川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他们回到贫困老家创业,必是一把脱贫的“钢刀”。
早期走出大山的聂立川告诉记者,万源的大豆、核桃等农产品质量好,外部又有市场。2012年公司正式投产后,企业效益一直保持良好势头。目前,该企业年产值4000多万元,正打算通过互联网拓展业务,辐射更多贫困农户。“把资金带回山里,把效益留给家乡。对贫困户的持续带动,是贫困山区驻村企业最大的价值。”聂立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