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第一个着陆汶川的战士魏建红:难忘袍泽情
现为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政工科科长的魏建红
___满目疮痍已重回葱绿;悲伤哀恸化作生的动力。
___当年,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感动和激励着成千上万人收起悲伤,重建家园。
___10年里,这些闪亮的名字,已化为一个共同的符号,成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一部分。
___他们的经历就是我们的经历,他们的成长就是我们的成长,他们的收获就是我们的收获,
他们的意志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冒死也要进汶川!”这句响亮的口号犹在耳边,也是在这一刻,才明白了军人意味着什么。 ——魏建红
人物名片
魏建红
第一个着陆汶川
2008年5月14日,第一架来自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穿破阻隔了40多个小时的世界,飞抵汶川。拉开舱门,挎着相机的魏建红第一个跳了出去,踏上那片废墟充斥的土地。
当地人哭着围了上来。他们拿出红绸带,尽情挥舞,“吉祥鸟来了,我们有救了。”
魏建红拍摄下大量灾区图片,第一时间提供给了救灾指挥部,这为上级正确判断、迅速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沿着岷江河道,直升机盘旋空中,江面水雾蒸腾,空气中飘着尘埃,魏建红抓紧把手,朝着窗外望去,飞机穿过一根接一根的高压电线。40多小时过去了,高山峡谷的恶劣天气,将几次飞行都阻断,2008年5月14日,抓住天气好转的间隙,直升机最终朝着汶川飞去……
魏建红讲起十年前的经过,每个瞬间都历历在目。他挎着相机,第一个跳出机舱,将汶川的灾情传到了外界。十年后,魏建红脱下军装,转业到了地方,退伍的战友们也遍布各行各业,结婚、生子、工作……那段荡气回肠的过往也日渐消散,但当大家再次聚首时,仍会慷慨激昂,那段袍泽情谊,时刻提醒着他,要认真对待生活。陆航部队冒死也要飞行的英雄气概,部队邱光华等5名战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担当和使命,这些依旧激励和影响着魏建红和他的战友们。
约定
忘不了袍泽情
每年清明都要去看望救灾中牺牲的战友
交子北二路,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办公大楼内,魏建红坐得笔直,低头翻阅着一叠材料,桌上的办公用品整整齐齐,窗外阳光打进来,人影映照在桌面上。这一场景,很容易就让人想到《士兵突击》里的台词,“苍蝇飞上去劈叉、蚊子飞上去打滑”。
报送材料的同事走进来,看到准备采访的记者,笑了笑说:“还是能够看出军人的影子吧?”魏建红站起身接过材料,个头并不高,有些瘦削,举手投足之间,还是那么干练。
2013年,魏建红从当时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退役,转业到了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从一名基层执法人员干起,如今担任政工科的科长,除了负责党建工作,还要查处内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以前是把自己管好,现在是要把身边的队伍管好。”已经38岁的他,显然已经适应了现在的节奏。
和魏建红一起退役的战友,大多也留在了成都,各行各业都有,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城管……下班后聚在一起,喝上几杯,大家聊着现在的生活,但更多的还是聊着部队的生活。
魏建红被人们所认识,也是因为当年跟着部队直升机,挺进汶川县城。他至今也忘不了,直升机进入汶川县城上空后,满城的百姓站起身,跳跃着,朝着飞机挥舞双手……此时的汶川已经和外界“失联”40多个小时,他所在部队是第一支从空中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在空中盘旋了十多分钟,直升机最终不得不选择降落到汶川县城周边一块不足50平米的小山上。搭乘长机的魏建红挎着相机,第一个跳了下去,螺旋桨声音渐渐消失,他听到老百姓欢呼着,“吉祥鸟、吉祥鸟”。魏建红拍摄下大量灾区图片,第一时间提供给了救灾指挥部,这为上级正确判断、迅速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每一只雄鹰,在这场大救援中,他所在的部队,包括邱光华等5名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陈林烈士是他的军校同学,两人坐着一趟火车来到陆航团,在一个连队工作了两年,彼此再熟悉不过了。出事当天,两人在停机坪碰了面,像往常一样,寒暄几句就匆匆分开,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永别。
每年清明节,战友们都会有一个约定,到成都烈士陵园去缅怀邱光华等牺牲在抗震救灾中的战友,无论身处哪个行业,这时候大家都会重拾“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的身份。
壮举
部队是什么?
在抗震救灾之后更加清晰
“冒死也要进汶川!”这句响亮的口号犹在耳边,也是在这一刻,才明白了军人意味着什么。1998年,四川南充营山县,魏建红高中毕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第一志愿选报了军校,之后被陆军航空兵学院录取。
选择军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可以减少家中的负担。“我是农家子弟,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魏建红回忆,那时候家里都靠父母耕田种地收获农作物维持生活,直到高考那年,全家人还在为他的大学学费发愁。“读军校不用交学费,还可以每月领取津贴,这正好给我们全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直到参加了抗震救灾,从灾区运回大量的伤病员,转移大批受困群众,他对军人的身份才有了更多感受,他本人也荣立三等功。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全域性洪水,解放军第一时间开赴长江大堤抗洪抢险,魏建红看到,电视屏幕上那些解放军战士扛麻袋、打木桩加固堤坝,将老百姓从洪水肆虐中背出来……没想到,军校毕业之后,他也成了电视中的人物。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救灾,魏建红所在的部队用直升机创造了单轮悬停着陆的壮举。而遗憾的是,国内没有大型直升机将重型装备运抵唐家山堰塞湖。“5·12抗震救灾后,我们国家直升机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助推陆航部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抢险救灾也纳入了部队年度训练内容,进一步提高了部队抢险救灾的快速机动反应能力和战斗力。”魏建红说。
“运出大量的伤病员,看到他们得到救助后的喜悦以及重复不断说着‘谢谢’,也让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我们的存在就是灾难中老百姓的希望。”魏建红至今还珍藏着一双鞋垫。抗震救灾结束后,一批又一批的群众来部队慰问,其中一个羌族大妈,年龄有些大了,背着几十双亲手绣的鞋垫,在部队见人就塞一双。
转业
脱下军装
从空中回到地面执法一线
2013年,少校军衔的魏建红脱掉了军装,告别了军营。在省级机关和几家市级部门的选择面前,他最后选择了交通执法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身蓝色制服,让他有着好感。
很快,基层执法一线让魏建红有了新的体会,非法营运、克隆出租车……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刚开始那会儿,我认为我们是正义的,检查这些车辆,对方肯定还是会很配合。”魏建红仍然记得,刚开始参与执法那会儿,自己就跟打了鸡血一样,遇事就往前面冲。
第一次执法,他和同事拦截下一辆非法克隆车,刚把车停下,他就推开了车门,准备下去检查车主,还没关上车门,那辆车就从他身旁擦肩而过,“如果再多迈出一步,可能当天就被送进医院了”。
后来他意识到,这些非法营运的车主,在某些瞬间是会情绪失控的。另一次检查非法营运的车辆,司机不肯下车,甚至一度冲撞执法车,轮胎都撞变形了。每一次惊心动魄,他都默默消解,不会带回家中。后来执法队来了新同事,他都会把自己遇到的这些细节,给他们讲一遍。
站在违法车辆什么位置、什么时候上前盘查、要提防什么意外情况……他都要一一讲解。
心里有苦,约出同在地方的战友,大家都有各自的烦恼。“关键还是要调整好心态”,魏建红沉思了一会儿说,尤其作为转业干部,虽然对部队生活有一套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是转业到了新的单位,工作模式、人际关系、协调运筹等与部队都不同,完全是“两码事”。这时候还是要把自己当成“小学生”,虚心向同事学习、向领导请教。
魏建红很快适应了交通执法工作,从基层开始,走上了单位中层领导岗位。他认为,这与部队的经历、自身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接下来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我们单位职能职责还将面临深刻变革”,他说,只有不断学习、自我更新,才能适应新的挑战。
传承
带着儿子重回故地
希望传承英雄精神
下午3点,魏建红下意识看了下手表,抬起头继续和记者聊着,“这个时间娃儿该放学了”。他和妻子都要上班,老人们住在营山老家,不能到成都带孙子,放学之后,儿子都先交给了一个托管班。
陪伴的时间总是很少,回到家中,魏建红要抢着做饭,给家人烧几个饭菜,收拾完碗筷,接着就是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儿子小的时候,我还在部队,平时照顾不到,还是觉得有些亏欠。”退伍后,他努力尝试去弥补一个父亲的职责。
2015年,他开着车,带着一家人到映秀镇、桃坪羌寨和汶川县城自驾游,参观了映秀镇地震遗址。阔别了7年,这还是他头一回故地重游。他找到了当时降落的地方,山头开满了鲜花,阳光下树叶格外嫩绿。那个画面又闪现出来:很多老百姓跪倒在直升机周围,双手合十,这是老百姓对我们救援部队的无比崇敬和真切需要。
“2008年乘坐直升机降落时,两边的山都是满目疮痍,飞机降落刮起尘土,眼睛都睁不开。”魏建红眼眶有些湿润,他感慨着世事无常,战友出事的那天,他原本也要执行任务的,后来因为临时有其他安排,就错过了那次飞行。
他把当年抗震救灾的整个过程都讲给儿子听,告诉他,有一群英雄的叔叔,并带着他去公墓向遇难者同胞献花篮悼念缅怀。“我觉得这一段记忆需要传递给他们这一代,我希望他也能像他的父辈一样勇敢。”魏建红说,他的战友为了老百姓、为了完成救灾任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成了他们青春的一部分。“作为军人,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担当和使命,这无疑激励和影响我一生。那就是要格外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工作,一定要活得更精彩,向社会贡献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
一次在餐馆里吃饭的时候,魏建红听到军号的声音,他怔住了,停下筷子,缓了几秒钟,喃喃自语,“哪儿来的军号声音呢?”妻子在一旁哈哈大笑,告诉他,是小孩子的玩具。“哦……”魏建红拿起了筷子。回到部队开证明的时候,他重回了一趟军营,等待哨兵通报的时候,他远远望着曾经待过的大楼。“那个时候我就在想,这么快,我的军旅生涯就结束了,以前进出都是穿着军装。”魏建红有些感慨,紧锁的眉头舒展开,“好在还是没有虚度时光!”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摄影记者 王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