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合作社出资、贫困户无息“按揭” 改善贫困户住房

08.07.2016  18:38

 

(记者周相吉、杨华)在川东地区,一种原本在城里流行的“按揭房”开始出现在贫困农村。它是专业合作社出资、贫困户无息“按揭”的一种新模式。这不仅改善了贫困户住房条件,也解决了合作社的用工难题,让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呈现出一种新的样态。

        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茶河镇圣水村,65岁的贫困户向以太这几天正忙着装修新房。“这间屋是大媳妇的,中间这间孙儿住,客厅准备安放一台电视机。”向以太说,村里100多户贫困户将搬进新居,告别破旧土房。

        向以太一家以前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稻谷、玉米和打零工,家里几乎没什么积蓄。他住了几十年的破矮土房,现在住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他说,这要归功于村里果蔬专业合作社修的“按揭房”。

        “专业合作社不好好搞生产,怎么会修起房子来呢?”圣水村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策说,村民的房屋非常破旧,一些人为了挣钱修房选择外出务工。为了产业持续发展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就要让贫困户在家乡能就业,住房有改善。

        圣水村党支部书记李长春说,农民自己建房,3年都建不起。“业主拿出资金给农民修房,也能推动圣水村精准脱贫。

        因此,到圣水村流转土地种核桃、猕猴桃的王策和他的伙伴们,先拿出了500多万元,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在大山深处修起了房子,首期修了34栋房屋,解决了78户村民的住房问题。根据规划,今年村里将为148户村民修建新房。在这个贫困村,200多户村民都将搬进新居。

        王策说,这是无息按揭,合作社承担资金的利息,最初村民有疑虑,不相信会有这种好事发生。经过宣传,村里先后有78户村民入住。有的村民只交了2万元,有的干脆只付5千元,余下的资金则通过各种途径慢慢还。“由于贫困户多,所以房子的首付款并不是定额。

        63岁的向以全以前住的土房有100多年的历史,他根本没有钱修一栋大房子。“我们选了一个好支部书记,引来了好的开发商,合作社给我们垫资修房子,非常感谢他们。”现在向以全搬进了一套220平方米的楼房中,首付款只给了2万元,“搬进新房子后,我要去合作社打工,挣些收入,把房款还了再装修。”向以全对还钱很有信心。

        王策说,虽然合作社前期垫一部分钱修房,有很大风险,但能为革命老区和国家级贫困县作贡献也是值得的,而且这样做不但解决了村民安居问题,也给公司解除了无工可用、无钱可还的后患。贫困村民有房住,公司用工有保障,不失为一种双赢的做法。

        当地村干部说,安居才能乐业。只有当输血真正变成造血后,脱贫攻坚才算完成,当初憧憬的美好生活才会到来。

        “3年后,合作社每年收入会在3千万元以上,村民会得到更多的收入,也会过上更稳定的生活。”王策说,通过专业合作社,当地贫困户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向以太一年通过合作社的收入就达到2万元左右,还用不着“背着行囊出远门”。

        如今,圣水村正依托新居、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并成立了圣水村旅游合作社,让农户参与利润分成。“村民住有好房子,手里有票子,才算过上好日子。”李长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