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民参保:1亿多人待参保 社保改革需加速
来源:人民网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已于近日对外公布,其中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成为亮点之一。
何为全民参保计划?目前进展如何?与社保制度改革如何同步推进?记者为您一一解读。
何为全民参保计划?
全民参保计划起始于一年多以前。
2014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该计划旨在摸清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所有用人单位及个人的参保状况。我国力求建立全民都参与的社会保险制度,引导将自愿参保调整为参保登记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5个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员;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部分人群。
2014年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开始实施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将养老、医疗保险作为重点。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覆盖率超过80%。目前,尚有1亿多符合条件但未参保的人群,主要包括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员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部分农村居民等。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在2012年底实现全覆盖,目前95%以上的城乡人口都有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按照人社部规划的时间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4年在全国部分地区启动试点,2015年扩大到50%左右的地区,2016年和2017年在全国全面实施。
“虽然社保制度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还欠缺对个体情况的掌握。”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对本网记者表示,“通过全民参保登记,可以摸清底数,了解一些人不愿、不便参保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未来政策。”
在试点地区,参保登记正在稳步推进。例如在浙江,通过对个人参保情况进行登记核查和规范管理,建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和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登记信息数据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符合参保条件的本省户籍人员应保尽保。
但褚福灵强调,参保登记的对象是居住地全体居民,不分户籍人口还是外来人口。之前只是人社部提出来的计划,现在随着五中全会公报的公布,需要其他部门或社会组织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按照既定目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覆盖率提高到95%。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
社保改革近年稳步推进
登记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全民参保。人社部原副部长胡晓义指出,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实施,将与社保制度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机制相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诸多进展。在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看来,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统一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出台,新农保、城居保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今年4月,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出台制度整合的政策文件。各地基本实现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这标志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2014年颁布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进一步打通职工和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通道。此举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工群体和城镇非从业居民。
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才能享受待遇。褚福灵介绍,没有制度衔接政策的时候,没缴满15年很可能钱就白缴了,所以很多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不愿意参加,而选择参加待遇水平较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简言之,《暂行办法》的出台,使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进可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并享受相应的待遇,退可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兜底”。
在扩大覆盖面方面,今年1月,国务院决定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改革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缓解了两大群体的“待遇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这项改革有利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参保的发展目标。”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指出。
“同舟计划”,是人社部今年力推的以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为重点的行动计划。人社部要求,2015年,工伤保险以建筑业为重点展开扩面,各地新开工建设项目要实现100%参保,在建项目要实现80%参保。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出台实施办法。
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今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6月,国务院又决定降低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降低失业保险费率,26个省份部署落实降低工伤保险费率,符合地方基金结余规定的30个省份下调生育保险费率。
提升参保质量需加快改革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仅要扩大社保的覆盖面,还要提升内在质量,提高各方面对社保制度的信心和积极性,这有赖于进一步推进社保改革。褚福灵认为,加速制度整合将是后续改革的重要一步。
在统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方面,据媒体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已有天津、青海、山东、重庆、广东、宁夏、浙江、上海等8省市完成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合。
制度并轨后,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的城乡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等,均可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地区内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实现统一的管理部门、筹资标准和信息系统。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体制也将随之被理顺。
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人社部管理,新农合则由卫计委管理。不同部门分管城乡医保,造成流动人员重复参保、重复补贴与漏保现象并存。2013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上述3种医疗保险的管理职责由一个部门承担,但至今未落实。
此前,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针对人社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报告提出,要在2015年11月前完成研究制订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和试点实施意见的工作。建议国务院加大协调力度,尽快提出工作方案并抓紧实施。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是本届政府力推落实的社保制度改革之一。国务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覆盖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有机衔接、政策统一的大病保险制度。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2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下发《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后,政府在重特大疾病保障与救助机制建设上的又一大动作。
根据《意见》,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大病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到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
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也一而再地被业内人士敦促尽快落实。
早在2012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已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但此后,全国统筹推进步伐缓慢,甚至一度陷入停滞。从养老保险收支情况看,各地差异巨大,全国统筹已迫在眉睫。
“社会保险遵循大数法则,统筹层次越高,越有利于保险互济能力的发挥。”专家指出,当务之急应推动尚未实现省级统筹的各地区加快工作进度,统一省级行政区域内养老保险缴费率、发放率,平衡省内地区间资金缺口。
为此,人社部在10月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积极推进形成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事实上,“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也被写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之中。(贾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