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县官”评优提拔要参考农民增收5大指标

21.09.2015  10:02

  2013年,四川在全国首创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并明确全省按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等5大类区,以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增量为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实施两年来政策导向作用明显。日前,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对考核办法调整完善,将5大类区变为4大收入组进行考核,同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幅、增量及农民增收工作评价3大考核指标,将考核做严做细,更科学,导向性更强。

  本次考核对象为除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攀枝花市东区、西区外的176个县(市、区)的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176个县(市、区)也将不再按类区进行分类,而是以近3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值划线划分为高收入组、中高收入组、中低收入组、低收入组4个类别,且类区一经确定,三年内不再调整。

  考核指标不仅延续了以往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增量,为体现改革导向,此次新增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幅、增量指标,并增加农民增收工作评价指标,考核指标因此由2个变5个。计分权重也依次分别设定为45%、30%、3%、2%、20%。

  其中,农民增收工作评价由市(州)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按优、良、中、差4个等次进行评价,其中优、良等次的县(市、区)个数分别不超过本市(州)县(市、区)总数的20%和40%。评价内容涉及10大方面,既包括财政“三农”投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扶贫开发攻坚等情况,也包括农民增收新型业态培育等新要求。各市(州)按照本地实际制定评价办法细则。

  四川将综合兼顾考核结果各类别排序、各市(州)排序,各类别评20%的县(市、区)为年度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同时,考核结果将作为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评选优秀、提拔任用以及省直有关部门安排下年度涉农项目资金的重要参考。县(市、区)存在涉农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上违规违纪、严重损害农民权益、考核中弄虚作假等行为和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将取消其评选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资格。

  四川还明确,考核结果排名同类别最后一位的,县(市、区)委书记要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述职。连续两年年度考核结果排名同类别最后一位的,将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约谈该县(市、区)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并责令整改。此前,四川已连续两年兑现类区垫底“县官”述职要求。(林凌 四川日报记者 李淼 熊润频)

  链接:

  一、四川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五大考核指标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增量;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增幅、增量;

  农民增收工作评价等次。

  二、四川农民增收工作十大评价内容

  1.农民增收工作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负责制落实情况

  2.县(市、区)财政“三农”投入情况

  3.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情况

  4.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情况

  5.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型业态培育情况

  6.支持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正常增长长效机制情况

  7.推进扶贫开发攻坚情况

  8.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9.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

  10.其他有关农民增收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