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编者按
县域强则底部实,底部实则支撑稳。县域经济是构建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潜力巨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意义。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到2017年,力争一半以上县经济总量超过100亿元,40个左右县经济总量超过300亿元。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从全省183个县(市、区)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类型来撷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区),以分组集纳报道方式,展现其特色优势、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以提升认识、启迪思维、增添措施。
今天,我们聚焦平原地区的六个县(市、区),这里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块之一,肩负着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任务。我们将关注打造背靠特大中心城市瞄准中心城市优势产业的双流县、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2 2”产业体系的广汉市、与绵阳科技城同城化发展的安县、推动工业从一业独大向三业并举转变的江油市、聚力打造三大百亿产业的眉山市东坡区、推进陶瓷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升级的夹江县,零距离感受平原地区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灼热温度。转型提升主导力量是先进制造业 □本报记者 王怀 罗向明 {名片} [双流]
“双赢之城,尚善如流。”近年来,双流县抢抓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二五”以来,双流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3.2%,2013年达到746.1亿元。在2013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排名中,双流列第15位,连续4年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称号,入选全国县(市)级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实践}
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8亿元、同比增长4%;总量列成都市第二位、二圈层第一位,完成“开门红”目标任务的114.3%……这是双流县转型提升交出的发展答卷。
双流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转型提升的主导力量,紧扣“一核心三主导一体系”产业方向,大力做强新兴电子信息核心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速构建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先导性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式延伸、集群发展、规模倍增,壮大产业倍增主要支撑极。坚持把临空服务业作为转型提升的战略重点,充分发挥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和生态田园“三大优势”,加速发展以临空经济为引领、以自由贸易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构筑产业倍增新的爆发点。通过抢占自贸经济发展先机,放大发挥综合保税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等功能平台优势,大力发展保税加工制造、保税物流、保税维修、国际贸易、融资租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科技对双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5%。与中物院、核动力研究所、光电所及电子科大等共建的大学科技创新园顺利推进。全县每年设立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吸引4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全县高层次人才总量居成都市第二。 {声音} 全力当好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
双流县委书记高志坚: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将认真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力争到2016年,在中西部县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力当好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
当前,我们已确立“打造天府生态科技城、空港自由贸易区”的新双流城市发展定位。这就要坚持把科技创新、自由贸易作为抢占先机、继续领跑的“驱动轮”,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生态本底为基石,以空港资源为依托,以自贸经济为突破,充分彰显双流城市“个性标签”,加快培育双流经济“新的极核”。提速县域经济打好“改革”“创新”两张牌 □本报记者 刘云云 {名片} [广汉]
近年来,广汉通过工业强市促进“四化联动”,以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引导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石油装备、医药食品两大主导产业和通用航空产业、不锈钢产业并存的“2 2”产业体系。已建成具世界领先水平的石油工程服务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基地和医药产业、铝型材加工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的县级区域。去年,广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 {实践}
一季度,广汉工业用电量达到3.78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35.5%;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2亿元,同比增长18.3%——“主力军”工业的优异表现直接拉动广汉县域经济加速跑。
位于广汉高新区的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已有60亿人民币,在全球石油钻机三分之二“中国造”的现有格局中,宏华已占近一半的市场份额。科技创新驱动成为广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该市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院士工作站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
聚集度高、特色突出的广汉“2 2”主导产业完成布局,形成高端油气装备、医药食品这两大支柱性产业,产业聚集度达75.1%。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通用航空产业,则成为两大新兴产业。油气装备产业园、医药食品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等4个产业集中发展区,作为工业提档升级的主要载体。
深化改革、营造产业发展适宜环境是广汉提速县域经济的另一张王牌。利用广汉石油钻采研究院等三大研究院和区域内三所高校,以及周边十几所高校的整体科研梯队,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简政放权,开通企业“110”,全面提升政务环境和服务水平。 {声音} 围墙外的事情交给政府来做
广汉市委书记毛君甫: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广汉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产业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抓手,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石油装备、医药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和通用航空产业、不锈钢产业并存发展的产业新体系。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围墙内的事情企业去做,围墙外的事情交给政府来做”,完善招商、税收、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激活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经济发展活力。按规划,到2016年,广汉四大主导产业将实现千亿产值,2020年突破2000亿元。努力打造“科技城后花园” □本报记者 邹俊川 {名片} [安县]
安县是我省扩权强县试点县,也是绵阳国家科技城军民融合集中发展区的重要拓展区。安县按照“坚定一个目标、把握两个机遇、推动四化同步、实施七项要务”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科技城后花园”。2013年,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92亿元。 {实践}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安县迎来两个重大发展机遇: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和安县撤县改区。科技城集中发展区规划中,安县的花荄、界牌、兴仁、宝林、清泉5个乡镇的部分区域被纳入其中统筹建设。撤县改区,使得“绵安同城”梦越来越近。
安县抓住灾后重建重大机遇,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新型材料5大主导产业。以华晨汽车为龙头,安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具备年产15万辆整车和50万套零部件能力;好医生药业成长为中国医药百强企业。目前,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81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29户,安县工业园区进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培育计划。为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筑巢”,安县腾出1万余平方米办公用房,建立创业服务中心。
围绕打造“科技城后花园”,安县以工业园区为产业支撑、河西主城区为承载主体、河东新区为拓展空间,5年间投资70余亿元,提升改造城市环境,一江两岸、水韵生态、四季有花的“滨水安县·美丽花城”魅力初显。同时,安县依托“四纵两横两环加两条生命通道”的交通体系,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重镇、商贸大镇、旅游名镇和农业示范镇。 {声音} 将“赛道”锁定在成德绵区域
安县县委书记廖雪梅:安县紧紧抓住绵安同城化步伐加快的契机,在产业发展上有序承接绵阳、联动北川、协作周边。
我们将“赛道”锁定在川西北、成德绵区域,主动对接绵阳科技城的城市、产业、国土、交通、新农村等规划,高起点优化编制县域发展各项规划,实现与全市多规有机衔接,加快建设“滨水安县·美丽花城”,把县城建设成为绵阳科技城的“后花园”,同步带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特色旅游业跨越发展。
按照“一盘棋”的发展思路,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强势推动5大主导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实现工业园区500亿元的发展目标。我们将加速推动“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发展,重点打造“温泉旅游”核心品牌。转型升级擦亮“城市名片” □廖伯逊 本报记者 祖明远 {名片} [江油]
工业是江油的“城市名片”。江油是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四川新兴工业重镇。近年来,江油坚持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双轮驱动”战略,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71亿元,入选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诗意中国·李白故里·美丽江油”正成为江油新的城市印象。 {实践}
工业是江油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进入新时期,江油工业正加速从冶金机械“一业独大”向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医药绿色食品“多轮驱动”转变。
江油将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要“有中生新”,把“调高、调优、调绿”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逐步扭转产业重型化趋势,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无中生有”,大力培育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工业家底雄厚、配套齐全,这为江油延伸产业链,向专精领域进军增添了底气。以攀长钢这一“中国高端金属材料领军企业”为龙头,依托川矿重装设备项目和长祥特钢10万吨大型铸锻件、六合汽轮机2万吨专用锻件等重点项目,江油正加速推进由“特钢材料优势”向“装备制造优势”转变。同时,以特钢产品“进家入户”为目标,将特钢材料向装备制造终端产品领域延伸,推动优势主导产业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文化底蕴是江油另一个发展着力点。以李白故里为城市符号,江油结合城市规划、小城镇打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江油将重点打造青莲镇,启动建设李白纪念馆、太白碑林,还将打造李白文化产业园,举办李白文化旅游节,推动“制造型发展”向“创意型发展”转变。 {声音} 从“一业独大”向“多轮驱动”转变
绵阳市委常委、江油市委书记李江:夯实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底部基础,江油首先要促进工业“一业独大”向“多轮驱动”转变,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展主引擎;二是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城市生态水系和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功能品质大跃升;三是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经济强镇。坚持产村相融,形成“四季花海、果蔬飘香”农旅经融合发展新格局;四是创新招商方式,实现产业链招商重大突破;五是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和谐江油;六是坚持以人为本、全程服务,以“三严三实”为标尺,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做强园区载体做大特色产业 □本报记者 颜婧 文铭权 {名片} [东坡区] 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统筹城乡、依法治区、群众路线、党的建设六条主线,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去年,全区GDP实现294亿元。世界500强亚马逊、法国诗华等全球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全区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09户,工业集中度达到70%。 {实践}
东坡区坚持招大引强,瞄准百亿产业目标,聚力打造泡菜食品、生物医药、机械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围绕蔬菜、水果、蔺草、畜禽、林木、水产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建成18个万亩产业基地,打造岷江现代农业示范片、万亩泡菜原料基地示范片等,连片发展生态友好型、旅游观光型农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立足眉山中心城区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业。
东坡坚持以园区为载体,发展特色产业。夯实泡菜产业园区、眉山经开区新区、机械产业园区等三大园区,打造“中国泡菜城”、“西部药谷”和西部重装机械产业基地。
创新园区体制机制,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区属工业园区与所在乡镇“政园合一”,实行规划、区划与基层政权组织管辖“三位一体”运行模式,激活园区和乡镇发展活力。为破解园区在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用地、人才等诸多瓶颈,累计投入20多亿元,所有园区基础设施全部按城市、生态标准建设。区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通过税收分成、融资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园区发展。
建立专项补助和奖励资金,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创新主体。每年确定十大技改项目,对技改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施奖励,最高可达100万元。今年,园区企业将总计投入55亿元实施53个技改项目。 {声音} 倾力培育特色产业
东坡区委书记李明舟:举全区之力抓好园区建设,倾力培育特色产业,是东坡区实现县域经济飞跃发展唯一路径。我们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按照产业的发展要求和经济的发展规律,务必要营造好良好的发展环境,强化各类发展要素保障,从而做强园区载体,为东坡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今年,东坡区将迈入 GDP超过 300亿元的县(区)行列,我们将在交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快连接成都的“三箭齐发”综合交通建设、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等,优化自身优势,增强发展活力。确保到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既定翻番目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的跨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同”发展做大做强中国西部瓷都 □本报记者 王爽 {名片} [夹江]
夹江县是乐山“北大门”,有中国西部瓷都、中国书画纸之乡、全国绿化先进县等美誉。夹江确立“突出三同发展,建设三个辐射区”的发展思路,加快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各产业协调发展。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9亿元,迈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百亿县行列。 {实践}
立足成都1小时经济圈,夹江突出与成都“同域”发展。针对夹江陶瓷产业“档次低、冒黑烟、布点杂”的状况,坚定不移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品向高端转型,延伸打造科技研发、绿色生产、现代物流产业链。
4月28日召开的夹江工业发展大会引人注目,552万元“重赏”2013年转型升级优秀企业的举动让更多企业信心满怀。此举折射出夹江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心:近两年,夹江制定“西部瓷都产业转型升级保障行动计划”,成立5000万元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技改,劳动生产率提高40%,生产成本、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0%、7.9%、8.1%。
如何引导陶瓷企业可持续发展?夹江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配套建设高端陶瓷产业园,新建占地400余亩的西部瓷都大型物流中心。目前,首期投资17亿元的10条高端陶瓷生产线已入驻园区。联动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2013年,夹江出口陶瓷产品1000多万平方米,正积极走进东盟,拓展新“丝绸之路”。
在加快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夹江积极打造成都高新产业链条延伸基地和产业配套基地,加快建设新万兴碳纤维等项目,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2013年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2014年将突破30亿元。 {声音} 做好经济结构转型这一课题
夹江县委书记廖克全:县域经济是我国最基础的经济形态,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就是要培育主导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夹江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中,分析区位、准确定位、标高站位,一是突出同域发展,建设成都高新产业的辐射区;二是突出同城发展,建设乐山中心城区的辐射区;三是突出同景发展,建设峨眉度假旅游的辐射区。
在未来发展中,夹江依旧紧抓陶瓷特色产业,做好经济结构转型这一课题,力争在乐山次级突破中领先发展,在夯实全省底部基础中加快崛起,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创新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