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南江县:安居与乐业并重 搬迁与脱贫同步
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农民在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居用上自来水。
南江县桥亭乡银堡新村的新居风貌。
搬出大山的南江县燕山乡李寨村贫困户在新居聚居点前管理蔬菜。
南江县红光乡黑池村风貌。
9月4日,雨后,巴中市南江县东榆镇桥坝村木竹坝安置点云雾缭绕,被万寿菊花海包围着的新居格外美丽。房前屋后,土地被竹篱笆分割成一块块菜园,各家种植的蔬菜,在潮湿的泥土中冒出绿色;屋檐下,几名老人抽着旱烟、泡着浓茶摆起了“龙门阵”……
谁能想到,两年前桥坝村还是一个“破旧土坯房、泥泞乡间路”的穷山村。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近年来,南江县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因地施策、因人施策、因地制宜、一户一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搬迁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明显改善,做到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何波 岳旭东 肖定怀
(图片由南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严守红线 政策标准不走样
南江县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属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质灾害频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易地扶贫搬迁来破解。
“路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现在的条件比以往好多了!”坐在新居客厅里,桥坝村贫困户雷明琼感慨万千。
雷明琼今年49岁,祖祖辈辈都居住在海拔1200米的大岩山山顶上,一条山间小道是唯一通往外界的路,生产生活物资都需要从这条路往上运,每一年,家里都要背烂几个背篓。
“空手走路上山需要走一个半小时,背东西的话需要3个小时。”雷明琼说。
去年2月,桥坝村启动易地扶贫搬迁,雷明琼等7户贫困户的生活迎来转机。一年紧张忙碌,今年2月,大岩山上的村民终于全部搬到桥坝村木竹坝安置点。“全家4口人,搬进100平方米的新房,花了不到1万元。”雷明琼说。
为确保搬迁对象精准,南江县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细则》,聚焦“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建卡贫困户,采取“三看三评三审”(看区域环境、看扶贫成本、看房屋状况,院户评、村组评、村民大会评,村社初审、乡镇复审、县级审定),精准锁定搬迁对象。
“易地扶贫搬迁中,我们坚持‘不超标、不豪华、不闲置’,严格执行‘搬迁房户均自筹不能超过1万元’的政策,严格遵守政策规定的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建筑面积界线,明确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未验收销号、稳定脱贫前,不得自主举债扩建。”南江县有关负责人表示。
加强监管 多道关口保质量
去年7月,在日常巡查时,元潭镇元泉村业主委员会发现连日的阴雨天气造成工地上部分裸露钢筋生锈,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业主委员会代表现场就给施工方提出要求,必须打防锈剂才能继续施工,很快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小事,其实是关乎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大事。”元泉村村支部书记刘从银说,事后,易地扶贫搬迁户们对业主委员会负责任的态度表示感激,正是有他们的日常监管,才能保证房屋质量。
“新家”条件好不好?房屋建设质量是否过硬?这些是搬迁对象关心的问题。为此,南江县由监察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审计局等部门履行易地搬迁项目的联合监管职责,县易地搬迁办每月一次专项稽查,按月通报项目进度和质量。对每个安置点,实行“第三方监理+业主委员会”的双重监督机制,由乡镇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同步成立搬迁户参与的业主委员会,确保建设质量。项目竣工验收实行部门、乡镇、易地搬迁户、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六到场”验收机制。
工程验收后,由县审计局实施项目竣工审计,出具工程审计报告。同时,规范县易迁办、平台公司、乡镇、村组“四级建档”,实行“一户一档案、一点一卷宗”,确保工作轨迹清晰,全程留痕留印。
为加快项目推进,南江在严守政策基础上最大限度简化实施程序,创新实施安置点规划设计评审、投资预算评审,既统筹布局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又防止无序建设、豪华建设。在预算评审时,实行发改、财政、审计、平台公司、项目乡镇、工程监理“六方会审”。
此外,该县还制定《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易地搬迁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由县财政局对县平台公司委派财务总监,确保资金管理安全合规。
“四个搬迁+”助力持续增收
去年,南江县高塔乡高家河村贫困户赵学太在搬不搬的问题上,很是犹豫——搬过去,住居问题虽然解决了,但今后靠什么生活呢?
困扰赵学太的问题同样也困扰着其他搬迁户。南江县在推进高家河等村易地扶贫聚居点建设的时候,依托 500亩甘蔗园、500亩核桃园、400亩猕猴桃园等产业基础,依托益雅农业和环宇农业2家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1000亩,让聚居点28户贫困户吃下了“定心丸”。
国家政策暖了心,政府措施到了位,赵学太对未来发展也铆足了劲。他借了1万元产业发展周转金,围了6亩山林,养了2000只土鸡。“要致富,必须选对路,养殖土鸡是好路子!”赵学太正在发动身边的贫困户与他一起联合养殖土鸡,建专业合作社。
“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这是搬迁户收获“幸福感”的关键所在,也是南江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南江县坚持“输血”与“造血”、当前与长远结合,实施就业稳收、产业促收、产权增收,让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创新实施“四个搬迁+”——“搬迁+盘活”“搬迁+园区”“搬迁+旅游”“搬迁+劳务”,拓宽增收渠道。通过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增加贫困户收入。围绕南江黄羊、核桃、富硒茶、生态养殖、金银花等特色产业,通过龙头企业、专业组织和专业大户带动,用活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持周转金,发展订单农业,采取规模流转、入股分红、就地务工等多种方式增加搬迁户收入。
依托光雾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云顶茶乡、醉美玉湖——七彩长滩国家4A级乡村旅游景区,支持贫困户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组合,从事旅游服务和发展农家乐增收。利用县内职教资源,开展创业和就业技能培训,优先聘用贫困户进酒店、宾馆、物业、物流、电商、运营等服务行业,解决贫困户后续增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