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外省医疗救援队来自宜宾 总理为他们点赞

05.08.2014  11:56

8月4日,地震救援现场,李克强站在废墟上指挥大家给救援官兵让路。新华社发

8月4日,鲁甸县龙头山镇,通往震中的道路拥堵。

  灾难,将一江之隔、比邻而居的四川与云南更加紧密地相连。

  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四川第一时间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力量:3日晚22时和24时,宜宾市和泸州市医疗救援队共56人、12台救护车连夜奔赴云南地震灾区。其中,宜宾市医疗救援队于4日凌晨3时抵达鲁甸县人民医院参加伤员救治,成为最先抵达地震灾区的外省医疗救援队。

  4日中午,李克强总理到龙头山镇慰问灾区群众和指挥救灾时,对宜宾医疗救援队带队队长谢明均说:“宜宾医院好样的,你们的举动最能体现兄弟情谊。” 25人救援队凌晨三点抵达鲁甸

  4日早上7点,在从鲁甸县去震区龙头山镇路上,不时看到救护车呼啸驶来,其中不乏来自四川的救护车。据了解,宜宾医疗救援队是第一个进入灾区的外省医疗救援队。

  鲁甸县发生地震后仅1小时,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便启动了应急救援工作的筹备。“虽然没有接到通知,但宜宾是离昭通最近的外省城市,我们要做好救援的准备。”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谢明均说,他们在短短2个小时内便筹备好了相关骨伤、内脏损伤等的药品和夹板、绷带等物资,并制定初步救援计划。晚上9点,医院接到省卫计委通知,由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组成救援队伍前去灾区支援。

  “我们很快组成了25人的救援队伍,开 4辆车况好且配备了发电机的救护车连夜赶往鲁甸。”谢明均介绍,凌晨三点他们赶到鲁甸人民医院,在了解了灾区伤者的情况后,按照计划等待昆明的医院到达,与其一同在凌晨6点到达震区中心龙头山镇。总理称赞你们的举动体现兄弟情谊

  8月4日中午,李克强总理前往龙头山镇慰问灾区群众和指挥救灾,在龙头山镇下车,徒步走到安置点慰问伤者情况。虽然天气炎热,总理的衬衣已出现汗渍,鞋子上也是泥巴,但是他丝毫没有降低走路的速度,一行直奔灾区最严重的区域。遇到伤员和老乡,总理都会上前询问情况。

  当李克强总理到达龙头山镇学校附近时,遇到正在指挥救援的宜宾医疗救援队队长谢明均,看到他胳膊上贴着宜宾的标志,他与谢明均亲切握手,主动说“第一个看到的医疗队就是来自宜宾和昆明的医院,接下来昆明和宜宾将是重点救治的医院。”谢明均回答:“请总理放心,只要还有一个伤员,我们都不会落下”。

  在安置点看望救援队医生时,李克强总理再一次表示:“宜宾医院好样的,你们的举动最能体现兄弟情谊。”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芦灵军: “从死神手中抢伤者,再辛苦也值得。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芦灵军,从4日早上7时到达震中龙头山镇中学医疗点的那一刻,他就再没停下手中的救援工作。

  伤员一拨拨送来,救治非常紧急。上午9时许,一名13岁的小女孩被送到该医疗点。小女孩的父母都在地震中去世了,当时孩子四肢湿冷,有休克表现,情况危急。芦灵军立刻对小女孩进行抗休克治疗,经过3个多小时的连续抢救,小女孩生命体征终于稳定。

  “在地震前线救治伤员最要紧,能够把伤者从死神手里抢救过来,我们再辛苦也值得。”芦灵军匆匆说完情况,又投入到紧张救治中。

  在地震前线指挥的宜宾市卫生局副局长罗强在电话中说,截至4日下午3时,救护车已转运伤员30余人,组织救治伤员57人。泸州市救援队分为4个小组,其中2个小组在震中龙头山镇徒步到各村搜救伤员,另2个小组负责转运其他伤员,已救治伤员19人,转移43人。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 “到灾区不是为了做好事,是为了把事做好

  “鲁甸6.5级地震,为灾区祈祷。”3日21时52分,42岁的张小红在微信上发出第一条关注鲁甸地震灾区的微信。随后,她接到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的通知:在成都待命,随时准备出发去地震灾区。

  身为“成都心家园”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张小红还有另一个身份——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在她看来,无论是当职业公益人还是志愿者,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打交道,“救援”“公益”已成为生活离不开的内容。

  “每次参加救援都很危险,但收获更多的是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感动。”张小红说,在灾区,曾有老乡们硬塞给她的带有温度的鸡蛋,披在她身上的军大衣,陌生人间的互帮互助,都让她觉得格外温暖,“我来灾区不是为了做好事,而是为了把事情做好。